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陆王心学与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6 道试题
1 . 顾炎武认为,君与臣都是为民而立,他们取得俸禄都是因为有管理之责,行代耕之义,因此,君与臣“—也”。他还反对君主有“绝世之贵”,取“无事之食”。由此可知,顾炎武
A.用民本思想批评君主专制B.论述了君主治民的逻辑性
C.强调实行“众治”的优点D.分析了明清政局动荡的内因
2 . 在价值层面上,贵族化是宋明理学的根本特征。理学家否定现实社会中个人的生命、情感、欲望等世俗价值,而明末一些儒家学者在价值取向上正好与之相反,肯定“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而大圣人之所必用”,是“吾人禀赋之自然”。这说明
A.世俗化是明末儒学主流B.经济发展导致思想变化
C.理学认为人性违背天理D.明末市民文学得到发展
2020-01-01更新 | 1229次组卷 | 80卷引用:重庆市万州区第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李贽反对“存天理,灭人欲”,主张每个人都可以顺其“自然之性”,黄宗羲主张“工商皆为本”,这些思想本质上反映了
A.理学的官学化B.商品经济发展
C.西学东渐兴起D.儒学的哲学化
4 . 明清时期的民间信仰中,各种神祇十分庞杂,其功能往往足以覆盖民间生老病死一切所求,其中以玉皇大帝,城隍、关帝、观音、碧霞元君、妈祖的影响最大,这表明民间信仰
A.促进了市民阶层的兴起B.带有很强的功利性色彩
C.受宗族观念的影响较大D.提高了女性的社会地位
5 . 王守仁倡导“知行合一”,曾说过:“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这一观点表明
A.知中有行行中有知B.先实践后有正确认识C.对格物致知的继承D.知行是先后两个程序
6 . 阅读《明清之际思想家与法国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比较表》,由此可知
思想家主要观点
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君臣平等”和“工商皆本”思想。
伏尔泰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神权,认为自然赋予人类思想自由、出版自由、信仰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A.法国思想家侧重人权B.他们都否定封建制度C.他们阶级属性相同D.二位思想家观点对立
7 .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有亡国,有亡天下……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下列历史事件中符合“亡天下”含义的是
A.1937年的七七事变
B.1912年的清朝建立
C.1927年,北洋军阀基本被消
D.1644年的明朝灭亡
2019-11-11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云阳县江口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与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产生有关的是
①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②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衰落
③八股取士的因循守旧
④程朱理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019-11-11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云阳县江口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传习录》)材料认为加强道德修养的途径是
A.知德合一
B.格物致知
C.内心反省
D.穷理格物
2019-11-11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云阳县江口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写道:“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制度。”他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根源是
A.黄宗羲等代表地主阶级利益
B.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
C.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
D.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2019-11-10更新 | 609次组卷 | 49卷引用:重庆市重庆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