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戊戌维新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3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897年,梁启超前往湖南创办时务学堂,引导和要求学生阅读“西国近世吏法章程之书及各国报章”,“以求治天下之理”,阅读物理格致之书,“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志乎极”。由此可见,梁启超的办学努力(     
A.利于推动思想启蒙B.冲击了传统官僚体制
C.促进革命力量发展D.为变法制造理论依据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1897年,梁启超发表《医学善会序》强调:“英人之初变政也,首讲求摄生之道,治病之法……学堂通课皆兼卫生,举国妇人悉行体操。故其民也,筋干强健,志气道烈,赴国事若私难,蹈锋镝若甘饴,国之勃然,盖有由也。”这表明梁启超认识到(     
A.强身健体是政治变革的必经之路B.群众运动是革故鼎新的前提保证
C.变法改革是救亡图存的时代要求D.学制创新是社会进步的主要体现
2024-05-11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滨州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1890年王韬的《重订法国志略》出版。该书认为路易十六不能“合众而得民心”,最终“暴徒曳(抓)王至审院,王从容就死”,法国大革命是“冠履倒置,纪纲紊乱乎哉”。该书得到梁启超的大力推荐。对此认识合理的是(     
①该书标志着国际法被介绍到中国   ②该书出版体现了白话文开始普及
③作者以传统观念审视法国大革命   ④梁启超推荐该书反映其改良思想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5-10更新 | 72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戊戌政变发生后,康有为和梁启超根据光绪帝即将被废甚至被弑的判断,多次以“逆后”“淫后”“篡位幽主”来形容慈禧,指出“寻常幼帝之位,母后临朝,犹为六经所不取,况今日之实为篡逆乎”,并向英国、日本等国驻华公使发出照会求助。但此举在当时并没有赢得朝野过多同情,还有官员发出“诸人误上深矣”的感叹。后在日本政府逼迫下,康有为离开日本。英国之行后,康有为指出“盖废立之举,皆荣禄主之。故荣禄之罪,浮于西后”“西后误听其谗”。此后,康有为又推动海外华人以上书为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祝寿为由,请求太后归政于光绪。

——据贾小叶《戊戌时期学术政治纷争研究——以“康党”为视角》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戊戌政变后康有为等人宣传策略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等人调整宣传策略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许多学者依据康有为《戊戌奏稿》中“开国会、立宪法”的相关资料,认为戊戌变法是中国的第一次宪政运动。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发现《戊戌奏稿》经过了康有为的篡改,戊戌变法是一场维新改良运动而非君主立宪运动。这说明(     
A.新史料更接近历史真相B.研究历史文献就能还原历史真相
C.历史研究需要去伪存真D.只有考古发现才能印证历史真相
2024-05-08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新高考历史【衡水金卷·先享题】摸底测试卷(江苏专版)02
6 . 康有为早期取法周公,以《周礼》为治理中国的宝典;中期借助春秋公羊学的孔子改制说,宣扬维新变法的政治主张;晚期以大同为人类最高理想,融合中西,统摄古今,创立新道德进化学说。康有为这种思想发展历程(       
A.表明维新思想具有变通性B.取决于康有为对国情的正确分析
C.缘于救亡图存运动的需要D.推动了维新运动向纵深领域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冯桂芬从自己了解到的有关西方社会的诸多情况中,经过思考,意识到西方除先进的科学技术外,它的社会制度和其他方面,也具有一些值得借鉴的方案。这意味着他的改革思想(     
A.呈现出空想性的特征B.缺乏实践的社会经济基础
C.流露出全盘西化倾向D.上升到政治制度的新境界
2024-05-07更新 | 15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4月阶段性测试(定位)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世纪60年代初,洋务运动兴起,洋务派领导者们在筹划军事自强的同时,也试图在传统教育模式上嫁接近代教育的胚芽。1862年奕䜣奏请创办了北京同文馆,1863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了广方言馆。后来,江南制造局附设机械学校、马尾船政局附设船政学堂,洋务派又创办了天津电报学堂、天津水师学堂等,1887年清廷同意革新科举,把算学科作为实用学科列为科举考试科目。1898年,在维新志士的推动下,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百日维新开始。下令批准设立京师大学堂,将各省府厅州县现有之大小书院一律改为兼学中学西学之学校,废除八股,凡乡会试和生童岁科各试一律改试策论。据统计,百日维新期间,有关教育改革的谕令约占光绪帝这一时期所颁诏书的三分之一,改革的内容相较洋务运动时期更加深刻。

       ——摘编自余君、赵树旺《晚清政府的教育现代化战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洋务运动和百日维新的共同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洋务派进行教育改革的认识。
2024-05-07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六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时务报》与《民报》]

材料一   1896年1月,上海强学会遭封禁后,黄遵宪愤学会之停散,谋再振之,亦以报馆为倡始。1896年8月,《时务报》在上海正式创刊,梁启超任主笔,设有论说恭录谕旨奏折录要京外近事域外报译西电照译等栏目。黄遵宪非常自信地向友人表示:吾辈事期必成,非阻力所能阻。直到1898年8月停刊,《时务报》共出版了69册。

开创《时务报》的资金来源,在张之洞名下的占半数以上。开办之后,张之洞又下令按时拨款。并称誉《时务报》 实为中国创始第一种有益之报妙,拜以此札伤治下各州县购读,同时要求报馆向文武大小各衙门乃至各局各书院各学堂按期足数寄发。他将仿札登载在《时务报》上,公开表明支持态度。紧踵其后,便有数省官员起而效尤,纷纷通札各属及书院诸生悉行阅看,或令自行购买,或由善后局拨款购送

——摘编自黄升任《黄遵宪与<时务报>》和陈长年《从<时务报>看张之洞与维新派的关系》

材料二 中国同盟会建立后,孙中山等人就着手创办自己的机关报,曾决定将正在刊行的由宋教仁创办的第2期《二十世纪之支那》杂志作为其机关报。但由于该刊第2期中有一篇抨击日本侵华野心的文章,杂志被日本内务省下令押收。同盟会便决定停刊,别起报名,另行出版。1905年11月《民报》在日本东京创刊,到1908年冬被日本政府封禁,至1910年初在日本秘密印行两期后停刊,共出了26期。在前后5年时间里,有一套自己的经营方式:首先是依靠社会捐款和同盟会拨给经费出版。其次,《民报》创刊之初,发行工作靠同盟会员的革命热情去义务完成。此外,《民报》创办初期并不重视广告业务。

——摘编自王业兴《<民报>的创办与20世纪初年的社会思潮》

(1)根据材料比较《时务报》与《民报》的主要不同之处,结合所学分析《民报》与前者不同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时务报》和《民报》的共同影响。   
2024-05-06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鄂州高中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一模)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资产阶级维新派从强调强国保种,培养有知识的贤妻良母出发,大力倡导女子教育,利用报刊广为宣传,出现了轰轰烈烈的“兴女学解放运动”。梁启超强调: “吾推极天下积弱之本,则必自妇人不学始”,郑观应则提出“各省广立女塾,使女子皆入塾读书”。

1906年,清政府将女学列入学部职掌,1907年学部颁布了《女子小学堂章程》和《女子师范学堂章程》,比男子修业期限各缩短一年,同年学部奏定《女子学堂章程》,确立了女子教育学制。

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号召中国妇女“规复天赋之权利,以扫除依赖男子之劣根性,各自努力于学问,以成救国之女豪杰,夫而后中国或可有望也”。他们认为男女平等教育是提高女子地位,实现男女平等的唯一途径。1913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制定了新的学制,规定初等教育男女可以同学,中学、师范、职业各类学校都可以为女生独立设校。

1905年起,湖南、奉天、江西、江苏、浙江等地相继选派官费女子留学日本、美国,促进了女子留学的发展。

——摘编自段敏利《近代中国妇女教育的发展》

材料二   电影《女司机》(1951年)、《马兰花开》(1956年)是两部出自女剧作家之手,反映新中国初期女司机工作生活的作品。文学与艺术中的女司机形象体现了新中国政治文化的构想与实践,具有多重文化象征意义。

——摘编自刘传霞《新中国初期女司机形象的生成与多重文化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女性教育发展的原因,说明应如何看待近代女性教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文艺界塑造的新中国女司机形象的意义。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