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20世纪30年代的农村建设运动中,晏阳初提出:“我们不愿安居太师椅上,空作误民的计划,才到农民生活里去找问题,去解决问题,抛下东洋眼镜,西洋眼镜,换上一副农夫眼镜。换句话说,我们欲‘化农民’,我们须先‘农民化’。”这反映出这一时期(     
A.知识分子与农民运动紧密结合B.社会形成了农村建设的热潮
C.土地革命运动在全国蓬勃开展D.国人对社会改造道路的探索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田赋历来为中央政府税收的重要来源,但是民国以后的北洋政府时期地方各省田赋截留日益严重,南京国民政府对此采取了承认现实的政策。1927年中央财政会议通过“国地收支标准案”,明令田赋划归地方。田赋划归地方的理论根据是孙中山《建国大纲》的规划:“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皆为地方之所有,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抗日战争爆发以后,由于中国沿海及江南等经济富庶之地大都落入了日军之手,这就使得国民政府的主要财政收入(关税、盐税、统税)锐减。1941年4月,国民政府决定:下半年起将各省田赋收归中央管辖。

——摘编自齐海鹏《中国财政史》等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农业税一直是按照地亩的常年产量来征收的。1950年,农业税占当时财政收入的39%,1979年,这一比例降至5.5%,到2004年,更是降到不足1%。从2004年开始,中央决定免征除烟叶税外的农业特产税,同时进行免征农业税改革试点工作。2005年12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十九次会议通过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农业税条例》。农业税的取消,给亿万农民带来了看得见的物质利益,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积极性,又一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摘编自刘涵《简读中国农业》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南京国民政府将田赋划归地方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改革农业税的背景,并归纳其历史意义。
2023-01-11更新 | 198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荆荆宜仙2023届高三2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至1937年7月,南京国民政府已成功构筑起一条贯穿大半个中国的公路交通网,共有京闽桂、京黔滇、京川藏等干线21条,支线15条,总里程接近12万公里,较之1927年之前增长了一倍有余。由此推断此时期(     
A.国民政府发展重心转移至中西部B.国民政府为打击中共殚精竭虑
C.交通建设严重依赖战时经济体制D.国民政府已有一定的抗战准备
4 . [体育事业与成就]

材料一   中国对体育体制的探索始于20世纪30年代,适逢战乱动荡年代,兵操是.体育的主要内容,随着西方运动项目的陆续传入,国内学者如宋君复、江良规等人分别于1933 年和1945年在《体育原理》中重点介绍了德国、日本、美国、英国、瑞典等国的体育体制,尤其对美国以健身与健康为主题的体育体制大为赞赏,由此设计了一个政府与社会共同管理的体育模式,此后,国民政府将体育社会化钠入工作议程,然而,受限于时代因素,收效甚微,未能达到预期目标。

——刘燕舞《中国体育体制研究历史回顾与未来展望》

材料二   旧中国体育事业几乎一片空白,1953年8月21日,中央批准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中央体育运动委员会党组,由贺龙担任第一届国家体委主任。建国之初,贺龙把发展群众性体育运动作为当前工作的重点,仿照苏联的“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实行中国式的“劳卫制”,以体操为主要抓手,使群众性体育运动普及化、经常化.“劳卫制”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群众的锻炼热情,人民体质得到了提高,人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1958 年和1965 年9月,第一届和第二届全国运动会顺利召开,标志着中国体育事业进入了一个崭新时期。

——郑朝沙刘亚《论新中国体育的开创和成就--贺龙与中国体育》


(1)根据材料- - .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民国与新中国成立初期体育事业的差异。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成立初期体育事业发展的意义。
2023-01-04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八县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5 . 【中国近现代法制建设】

材料一   《临时约法》的失败固然是由于当时的中国社会政治环境所造成,但其本身存在的严重缺陷,乃是导致其失败的根本原因。由于《临时约法》的制定在形式上就缺乏代表性,所以在内容上很难反映各阶层意见,其内容虽然是先进的,但从其形式来看,科学性、民主性均有所欠缺。宪政在一个国家的确立,往往是几代人努力的结果,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尤其是像中国这样一个几千年专制的国家。

——音正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缺陷》

材料二   1903年,清政府特设修订法律馆,力图“参酌各国法律”,订立“务期中外通行”之法律。此时的民法学以翻译外国民商法及论著为主,少有中国学者独立研究的论著。民国时期,中国学者民法学研究论著日渐增多,成为这一时期民法学的主体。同时,由于借鉴了德、日、瑞士等国立法,此时领行的民法典是当时世界是较为先进的民商法律体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未能在中国实现宪政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民法建设演变的特点。
2022-12-22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松滋市贺炳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时代变迁与教育思潮】

材料   近代中国的教育思潮

教育思潮

兴起时间

主要内容(主张)

教育救国思潮

戊戌变法时期

今日自强之道,自以兴学为先
兵战不如商战,商战不如学战
兴办新式学堂,加紧进行人才教育、实业教育、国民教育、女子教育、师范教育、留学教育等,建立近代学校制度,确立汇通中西的教学课程与内容

军国民教育思潮

20世纪初

国家之强弱,与民质之是否尚武密切相关
中国屡战屡败,受列强欺压,原因在国民军人之精神不备

实用主义教育思潮

五四运动后

强调教育的实用性、生活性、社会性,反对传统教育的形式化、模式化和脱离实际的种种弊端,主张教育即成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社会

三民主义教育思潮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

强调党化教育,标榜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建国方略为指导思想,融化东西文化之所长,使全国人民在人民之生存、国民之生计、群众之生命上,具备三民主义之实际功用,以达民族独立,民权普遍,民生发展之目的。

——摘编自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影响近代中国教育思潮变迁的历史因素。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任选一种教育思潮,并简要评价。
2022-12-09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重点中学4G+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1926年“北伐”开展后,广州国民政府宣布对广州进口的一般货物加征2.5%、奢侈品加征5%的附加税;1927年初,北洋政府国务总理顾维钧也下令征收附加税,但遭到总税务司英国人安格联的拒绝,经北洋政府商议后一致同意免去安格联总税务司一职。这表明(     
A.南北双方就主权问题达成了共识B.洋人把持海关要职局面结束
C.中国政府形式上实现了关税自主D.近代国家主权意识逐渐增强
2022-12-09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对如表信息解读合理的是(     
1814—1936年中国国民收入(1936年币值:亿元)
年份农业/%工矿交通业/%服务业/%国民收入总计年平均增长率/%
188769.5210.0820.67143.64—0.64
191468.2213.2818.50187.641
193664.5115.5319.97257.981.45
①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化   ②近代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③民生得到了显著改善   ④工业化需要国家政权的推动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36年通过的《中华民国宪法草案》规定:总统是国家元首、行政首脑,行政院对总统负责,行政院下属各部首长由总统任命。立法院是最高立法机关,但所提法律均需先经过行政会议议决,总统对立法院的决议有权提请复议、这一规定(     
A.推动了共和制民主化进程B.暴露了国民政府一党专政本质
C.践行了孙中山的宪政思想D.奠定了全民族抗战的政治基础
10 . 【经济政策与经济发展】

材料一   大萧条对美国西部脆弱的资源依赖型经济的打击极为沉重,美国总统罗斯福在西部经济濒临崩溃之际推行新政。罗斯福新政期间建立的联邦紧急救济署和第二次新政期间建立的公共事业振兴署、重建金融公司、国家青年署等其他新政机构,使联邦救济政策向西部倾斜。同时向西部各州注入大量资金,西部17个州获得的资金总额超过124.95亿美元,名列联邦资金在美国各地区分配的前茅。联邦政府的这些公共工程项目,满足了西部人民当时最迫切的需要,给予了他们基本生活保障。传统观点认为“联邦政府是西部的某种身外之物”。然而大萧条深深地震撼了西部,数百万西部人发现他们要在简单的生存方面依赖联邦政府。

——摘编自邱建群《论罗斯福新政与美国西部经济的崛起》

材料二   在国民政府颁布废两改元政策后,国民党财政部便实行“法币”政策。英国此次对南京国民政府颁布的币制改革采取积极支持态度。南京国民政府的改革币制消息传至日本后,日本朝野上下之间所表现出的态度与英国的态度恰恰相反,日本对南京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政策提出了强烈的反对意见,他们认为南京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政策是不可能取得什么进展的,他们设想了南京国民政府币制改革的种种困难。

——摘编自王丹《1931——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


(1)依据材料一,概括罗斯福拯救西部经济的措施,并指出这些措施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两国对中国币制改革态度截然相反的主要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