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条条大路通罗马”这句西方谚语家喻户晓。罗马在大规模的军事扩张过程中,军队到达哪里,道路就修到哪里。罗马帝国建立以前,罗马的道路绝大部分是出于军事目的修建的,它保证了罗马军团的行军、命令的迅速传达以及粮草供应。经过几百年的努力,其境内的道路网可以到达统治的所有地区。罗马从共和国末年到地跨欧亚非的罗马帝国,没有道路系统的保障是不可想象的。为了运输方便,道路一般采用直线铺设,道路的宽窄有严格规定,道路坚固耐用。每条道路上的设施完善,罗马统治者建立了完善的信息传递系统一一驿站,每隔一段距离就设立一个里程碑,碑文记载着道路名称和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距离。

——摘编自王允《浅析罗马道路建设及其历史作用》.

材料二   秦王朝以惊人的努力完成了全国范围的交通和通信网络。驰道是秦朝道路网的主干。它以首都咸阳为中心,向四方辐射,将全国各郡和重要城市,全部联通起来。“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滨海之观毕至”。另有一条专为抵御北方匈奴的“直道”,是由名将蒙恬指挥修筑的,全长1400余里。此外,在南方还修了到两广和西南的“新道”。这样,就在全国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秦朝驰道修筑得非常坚固,路平道宽,沿路驿站、馆舍和军事设施遍布。秦朝实现了车同轨,全国车辆使用同一宽度的轨距,就意味着车上的主要零部件都有统一标准,更换迅速方便,它适应了秦朝全国土木工程和战争等方面长途运输的需要。

——摘编自《秦朝驿站的建立》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道路与秦朝道路的共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马道路与秦朝道路修建的共同作用。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古代历史上修筑国家道路所应具备的条件。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东西方的“理想人格”

古代中国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淮南子》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顾炎武
古代希腊城邦
人是万物的尺度—普罗泰戈拉
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
思维是灵魂的自我谈话—柏拉图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

材料二   近代·东西方“人的觉醒”近代中国的启蒙运动具有与欧洲启蒙运动迥异的特点。如果说欧洲启蒙运动是一场以个性自由为主的人文启蒙运动,那么中国思想启蒙运动则是一场旨在国家富强的现代化启蒙运动,这是中西启蒙运动的最基本差异。……欧洲由启蒙而现代化是一个水到渠成的文化和社会转型过程,在中国启蒙则是救亡的现代化运动的步骤。

——摘编自郑大华主编《民国思想史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古代中国“理想人格”的主要内涵。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中西方“人的觉醒”的不同内涵。并依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西启蒙特点不同的原因。
2021-11-16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他承认人为万物尺度,同时认为是理性而非感觉才是人最重要的品质。反对真理的相对性,他认为人们能够发现独立于人类欲望之正确和公平的恒久原则。在教育方法上,他反对死记硬背,而是不断地提出问题让人们去思考。”下列属于材料中“他”主张的是(     
A.人的感觉是万物尺度B.人非达到目的的工具
C.教育能使人认识美德D.法律是理性的体现
2021-11-01更新 | 401次组卷 | 6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甘肃省会宁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公元前3000年的埃及规定:凡转让重要财产,都要在地方或中央官署达成书面契约,由书记官登记、备案,以资证明财产的所有权。这表明
A.古代埃及的商业十分发达B.古埃及私有产品占主导地位
C.契约签订在古埃及比较广泛D.古埃及人一般不会违背契约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言论自由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信条,众多智者和文化人先后来到雅典。但公元前5世纪后期以来,雅典智者对传统宗教、城邦政治、法律效力等一些基本的信条,形成不同程度的冲击,导致雅典思想领域混乱,于是雅典人控告、驱逐了部分哲学家。这反映了当时雅典
A.亟待重塑社会道德价值观B.奴隶制工商业经济发展较为迅速
C.传统的宗教权威逐渐瓦解D.言论自由是民主政治的重要条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公元前2世纪,在罗马征服希腊后,罗马官兵从希腊挑选并带回来的大批人质里面,包含有贵族、伦理学家、政治理论家、历史学家、诗人等,此外还有大量的奴隶、杂技演员,甚至还有厨师。这种现象会导致(     
A.希腊文化在罗马扩散B.希腊民主遭受致命摧残
C.罗马的法治得到完善D.罗马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2021-04-11更新 | 934次组卷 | 33卷引用:甘肃省武威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处在大河流域的古国都有着自己灿烂的文明。下面大河流域与之相对应的文明中,不正确的是(  )
A.B.C.D.
2021-03-19更新 | 2507次组卷 | 47卷引用: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村落最早出现在两河流域。世界其他地区,如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印度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长江及辽河流域等,也存在大量的原始村落遗址。这表明
A.两河流域村落发展迅速B.农业发展决定村落规模
C.原始村落分布较为均衡D.地理环境影响村落位置
2021-02-03更新 | 656次组卷 | 28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国忆录》中写道,"苏格拉底说,既然正义和其他美好的事情都是美德,很显然正义和其他一切美德都是智慧",苏格拉底的这一观点
A.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发展B.强调以德治国
C.源于对社会现实的反思D.主张思想自由
2021-02-03更新 | 762次组卷 | 24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的作者,传说是毗耶娑,书名的意思是“伟大的婆罗多族的故事”。该史诗大约定型于2—4世纪,是漫长的历史积累的产物,是许多人不断加工扩充的结果,其中内容多为神话传说。从中可得出,该书(  )
A.荒诞离奇完全没有史料价值B.写作年代久远可以看作历史
C.侧面反映古代印度社会风貌D.是文学瑰宝,但与真实历史无关
2020-10-15更新 | 1203次组卷 | 22卷引用: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