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王权、教会与城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某学者针对西方文明上古与中古分期问题指出:“7~8世纪,一系列新的现象打破了尚存的统一性……罗马、基督教和日耳曼传统的融合最终完成。”上古向中古的转变也是“从罗马帝国到神圣罗马帝国”的转变。据此可知,中古与上古文明的区别主要在于(     
A.文明多元趋势的加强B.王国割据局面的形成
C.王权有限原则的确立D.政治与宗教逐渐结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040年,米兰城的中小贵族和工商业者联合起来,赶走了大主教。1045年,在出身贵族的人民领袖兰佐内的领导下,米兰城内的小贵族和城市工商业者开始融为一体,他们的联合被称为“和平联盟”。上述现象(     
A.导致天主教会迅速衰微B.瓦解了封君封臣之间的关系
C.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D.呈现了王权逐渐加强的趋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中世纪后期,西欧城市复苏的标志之一是“修建城墙”。一“墙”之隔区分了墙内外居民的法律身份:墙内居民因特许权解除了在采邑制和庄园制之下形成的人身依附关系,并可自由选择其经济活动的内容和方式。这一历史现象(     
A.表明了封君封臣之间的关系B.概括了西欧封建庄园的特征
C.呈现了王权逐步加强的趋势D.说明了城市自治产生的前提
2022-08-31更新 | 4042次组卷 | 40卷引用:北京市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附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1302年,法国国王腓力四世召开了由教士、贵族和市民组成的三级会议。三级会议中的各个等级分别写信给教皇,申明国王只服从上帝,教皇不得干涉法国的任何内政。次年,三级会议控告教皇,决定以国王的名义在法国召开宗教会议,审判教皇。由此可见,当时法国三级会议的召开
A.推动了宗教改革运动B.有利于法国王权强化
C.体现了信仰自由趋势D.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大宪章》第13条规定:伦敦城,无论水上或陆上,俱应享有其旧有之自由与自由习惯。其他城市、州、市镇、港口,余等亦承认或赐予彼等以保有自由与自由习惯之权。《大宪章》的这一规定
A.顺应了城市经济发展的趋势B.兼顾了国王和教会的利益
C.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D.确认了议会具有征税权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4世纪,西欧一些城市成立了城市同盟并制定了同盟法律,于是出现了一个所谓“法律圈”现象,如德意志地区莱茵河畔法兰克福的法律为49个城市所采用。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A.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B.国家统一趋势的加强
C.基督教会实力的削弱D.欧洲大陆法系的形成
2022-01-28更新 | 932次组卷 | 28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中古早期的西欧王权弱小,地方割据势力林立,中古后期城市中的市民支持王权,反对地方贵族,打破了原有的政治平衡。国王与教会贵族、封建诸侯和市民三个等级势力实行联合专政,并通过议会沟通以获得支持。这一变化表明,中古西欧晚期(     
A.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王权的加强B.王权与教权的矛盾尖锐
C.形成王权与教权的二元并立结构D.已经形成专制王权国家
2024-05-10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六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般认为,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兴起开始于10世纪后期。11世纪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经济日益发展,西欧各地不断有新的城市出现。许多城市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手工业者脱离农村与商人集居而成的。还有一些城市是由封建主、教会、国王主导建立的,他们希望得到货币,而获得货币的手段之一是向城市索取。

——摘编自马克垚《西欧封建经济形态研究》

材料二   但是,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现代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工业中的百万富翁、一支一支产业大军的首领、现代资产者,代替了工业的中间等级。……资产阶级也在同一程度上发展起来,增加自己的资本,把中世纪遗留下来的一切阶级排挤到后面去。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的角度分析城市自治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工业生产的革命”出现的原因。结合所学指出“工业生产的革命”开始的标志和近代工厂开端的标志。分析这次“工业生产的革命”使社会阶级结构产生了怎样的重大变化。
2024-04-25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十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史载,秦武公曾攻取郑、冀戎,并在其地设县,而晋侯也曾以“瓜衍之县”“先茅之县”赏赐有功者。郡县主要由君主委派官员进行直接管理,“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c"<《史记·商君列传》),郡县官员主要依照能力进行选任,开始取代贵族领主成为新兴的职业官僚。……使得中央与地方垂直互动成为现实,通过强化权力集中和行政效率,很大程度上消除了由分封割据而带来的分离倾向,有利于政治经济的安定与发展。

——摘编自吴昊《从贵族到官僚:春秋战国时期官制的变迁与重构》

材料二   英格兰国王不断地要求封君封臣惯例之外的权力,贵族们认为国王没能履行封君封臣契约,而且侵犯到了他们的利益,于是放弃效忠举而反叛。从这个角度来说,《大宪章》前的贵族反叛是一场封臣的反叛,是封臣对抗“违法”封君的武力斗争。《大宪章》将通行的封君封臣制度惯例以法律条文的形式确定下来,要求国王遵守,强调国王的私权力是受到私法约束的有限权力。如马克·布洛赫所说:“西欧封建主义的独创性在于,它强调一种可以约束统治者的契约观念。”贵族反叛以及《大宪章》本身都体现出这种统治者私权力受私法约束的传统,这一传统蕴含着“法治”原则,推动了日后英国法治精神的成长。

——摘编自易凌飞《1215年缔结的<大宪章>:旧制度,新统治》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并结合所学,简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大宪章》签署后“新统治”的基本内涵。结合所学,概括这一时期西欧封建社会出现的新变化。
2024-05-25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强基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期中)历史试题
10 . 有学者认为:对许多人来说,中世纪就是“黑暗的时代”,是契入古罗马和文艺复兴之间的一个巨大错误。由于种种原因,对中世纪的这种不公道的观点持续了整整500年,无论如何,中世纪都不是一个沉醉的,可怕的时代,而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下列史实符合该学者观点的有(     
①封君封臣制度     ②庄园与农奴制度     ③各国王权的加强     ④各地兴起众多城市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4-05-12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滨城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