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王权、教会与城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6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神学统治的年代,盲目信仰、禁欲主义成为至上的美德和追求,人类失去了真实的自我和真实的生活。

材料二   马西莫•菲尔波精辟地指出:“文艺复兴时期罗马的辉煌,成为数十年间杰出的艺术家们荟萃的中心,如果没有教会的大量订货和教皇与红衣主教们用之不竭的消费,是不可想象的,因为这些都是最重要的社会前提之一。”

材料三   虽然世俗题材艺术品的数量和比例都有所增加,世俗绘画的比例从15世纪20年代的5%上升到16世纪20年代的约20%,但宗教题材的艺术品一直占绝对优势。

材料四   文艺复兴中人们重视人的价值、重视现世的生活以及反对“权威”的精神,都在当时人中间唤起了对于天主教会及其神学的怀疑及反感。……文艺复兴运动培养了大批人才。这些人中有的被称为基督教人文主义者、人文主义泰斗,有的被誉为宗教改革的先驱,他们在各自不同的领域对宗教改革运动的发生和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世纪欧洲人的精神世界处于一种怎样的状态。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文艺复兴时期艺术辉煌的社会前提。
(2)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有何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时“宗教题材的艺术品”在立意上有何新变化。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天主教会及其神学”遭到“怀疑及反感”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宗教在这一时期的社会转型中的历史作用的变化。
2023-07-20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北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077年,德皇享利四世冒着风雪严寒,前往意大利的卡诺莎城堡向教皇格列高利七世“忏悔罪过”,史称“卡诺莎之辱”。1309年起,共有7位教皇被迫居住在靠近法国边境的城市阿维尼翁,长达70年之久,被称作“阿维尼翁之囚”。这一变化反映了(     
A.西欧社会性质的转变B.西欧王权逐渐得到加强
C.教会统治中心的转移D.法国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城市工商业的发展需要实用的社会知识,需要掌握读写算基本能力,需要进行行业技巧训练,还需要大量为工商业服务的管理者、律师、医生、教师等专业人员。随着知识分子队伍的壮大和集聚,在西欧某些城市学校和教会学校的基础上,以世俗教育为主要目标,专门研究高深学问的大学产生了。

摘编自陈红《“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教材分析》

材料二 10世纪起,法国卡佩王朝的国王们在接下来的3个世纪里逐渐地增强他们的资源并扩大政治影响。凭借封君和封臣之间的关系,他们兼并了那些死后没有继承人的封臣的领地,确立了在整个法国执法的权力。到14世纪初,卡佩王朝的国王们已经逐渐地在法国领地,确立了在整个法国执法的权力。到14世纪初,卡佩王朝的国王们已经逐渐地在法国集中了权力和威望。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10001800年)》

材料三 无论如何,中世纪都不是一个沉睡的、可怕的时代,而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中世纪中期,人口逐渐增长,财富得以汇聚,城市得到发展,教育得到振兴,疆域也在扩张。在这几个世纪里,我们也看到了宗教改革,学术进步。

摘编自[]朱迪斯M.本内特等《欧洲中世纪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西欧大学产生的条件并分析其作用。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中世纪“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某中学历史教师利用数学坐标轴画了一条不甚精确的曲线图,其反映的是西欧(       

   

A.王权演变B.教权演变
C.资产阶级力量变化D.市民权利变化
2023-06-10更新 | 168次组卷 | 54卷引用: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2世纪,欧洲社会的思想文化领域有了一些新变化。不少教士受君主委托著书立说,大力宣扬国王功德和高贵出身。随着罗马法的复兴,出现了新的法学和政治观念,认为君主权力的正当性来自法理而非教会。这些变化(     
A.顺应了世俗权力强化的要求B.宣告了封君封臣制度的瓦解
C.形成了世俗权力大于教权的局面D.说明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如图为12到14世纪,法国王室领地扩张示意图。变化表明,该时期的法国(     
A.封君封臣制开始解体B.近代民族国家的构建基本完成
C.王权得以不断地强化D.城市的自治运动逐渐受到限制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校历史社团以下列材料组织辩论赛。

材料:中世纪欧洲不仅仅只有“黑暗”、“蒙昧”这些关键词。其黑暗述糊中也有自己的光亮点,其蒙昧无知中也有它自己的觉醒。他们在昏庸无道中也有创造和累积了近代欧洲文明的诸多因素。无论如何,中世纪都不是一个沉睡的、可怕的时代,而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

——朱迪斯·M·本内特《欧洲中世纪史》


请你作为正方或反方代表,自拟论题,并结合中世纪的历史予以阐释。
2023-05-02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有英国学者指出,整个中世纪,当英国国王力量虚弱或国王尚未成年时,就会出现更多的贵族控制下的官僚政府;当国王强大时,就会出现国王个人控制下的王室政府,但在16世纪这种循环被打破了。这一变化的背景是,16世纪英国(     
A.成为主权强大的民族国家B.国王权力不断受到限制
C.新兴资产阶级的力量壮大D.封建庄园经济走向崩溃
2023-05-01更新 | 775次组卷 | 9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教权与王权关系的演变

阶段

史实

初期751年,法兰克王国宫相丕平在教会的支持下当上了法兰克王国的国王,于是,为了酬谢教会,丕平两次向与教皇为敌的伦巴德人开战,占领了意大利的中部地区,并把中部地区,连同罗马城一起献给了教皇
中期964年教皇约翰十二世依赖德国皇帝奥托一世,打败了与教皇为敌的罗马贵族,同时又为奥托一世举行加冕典礼,尊称为罗马帝国皇帝。1122年,罗马教皇与德国皇帝签订了沃姆斯协定,皇帝承认教会对主教选举和任命的自由;在任命主教时,世俗君主赐给主教以权力,作为世俗权力的象征
后期教皇英诺森三世上台后,发表了《宇宙的创造者》,声称;宇宙的创造者设立了两大尊位;较大的那个主管灵魂,较次的那个主管内体。君王的权力从教皇的权力而取得威望。1309年,腓力四世把教廷从罗马迁到法国
的阿维农城,史称“阿维农之囚”使教皇成为法国国王的御用工具

材料二 进入中世纪后期,王权在与教权的合作与斗争的制度化进程中走向强大,而教权则由渐没落,从12世纪起,西欧城市发展迅速,商品经济繁荣。王权最终能取得胜利要归因于在王权与教皇的斗争中,西欧各国的民族意识开始了最初的萌动。12、13世纪开始的西欧王权的加强,以及民族和民族国家的形成运动,到15、16世纪大体完成。这一漫长过程的结束,终结了教会在中古盛期所确立的“万流归原”的地位,王权的加强、民族国家的胜利必然意味着教皇势力的衰落。

——摘编自《欧洲中世纪的双剑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教权与王权关系的演变历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世纪后期王权地位变化的原因。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