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球航路的开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2 道试题
1 . 由于西方殖民航海贸易被确定为国家基本的海洋政策,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等的航海活动得到专制国家的全力支持和肯定,他们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从而推动了整个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到来。材料反映了(     
A.航海贸易给殖民地带去西方文明B.航海家成为各国人民心中的英雄
C.航海家活动得到本国统治者支持D.国家力量推动大航海时代的到来
2023-10-28更新 | 1461次组卷 | 26卷引用:河南省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阶段性检测(四)历史试题
23-24高三上·全国·课前预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学习情境——麦哲伦环球首航

麦哲伦船队的一位船员记载了横渡太平洋期间的苦难:我们所吃的饼干不再能称为食物……实际上,我们常不得不靠吃木屑过活,就连耗子这种极叫人憎恶的食物,大家都在贪婪地寻找。


从这种艰苦生活中,我们体会到了怎样的航海精神?
2023-09-29更新 | 41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8讲走向整体的世界(课件帮)-超燃历史一轮课件帮好题帮(新教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500年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已在欧亚大陆贩运商品。穆斯林打通了地中海和通往东方的商路,切断了欧洲商业与其财富、知识重要来源的联系。据此可推知,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诱因是其(     
A.传统的东西方贸易通道被切断B.不满穆斯林世界的文化扩展政策
C.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D.打破阿拉伯与意大利商人贸易垄断
4 . 中世纪宗教图景的世界是由欧、亚、非三大洲构成圆形世界。但1502年绘制的新地图则是以非洲大陆为中心,在图的左侧画一条直直的竖线为分界线,以东划归葡萄牙,以西则归于西班牙。这演变反映出(       
A.人类的地理知识在探险中进步B.商贸利益成为探险动力
C.殖民争夺促进近代国际法产生D.整体世界正在逐渐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远洋航行有着损失财产甚至失去生命的巨大风险。新航路开辟后,伴随着海上商业贸易的大扩张,欧洲商人发明了参股集资、建立股份公司的方法以降低风险,减少损失。这表明(       
A.欧洲商人规避风险以追求利润的本性B.远洋航行推动了海上贸易的发展
C.新航路开辟了新的商业经营模式D.新航路开辟促进了商业格局变化
2023-09-06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有学者认为“1453年是欧洲发生巨变的开始。这一年奥斯曼人攻陷君士坦丁堡;英、法两国结束了百年战争”。下列历史现象,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有(       
①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       ②东正教的中心转移到俄罗斯
③西欧人急于开辟通往东方航线       ④英、法两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3-09-02更新 | 222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七彩阳光高考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返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如表所示为达·伽马远航印度的旗舰圣加布里埃尔号人员构成统计情况。由此可见,新航路开辟的重要条件是(     
主要职务人数/人
船长、舵手3
一等水手、普通水手30
保管、外科医生2
制绳匠、木匠、捻船缝匠、制补匠、铠甲头盔匠、厨师6
A.专制政权的全力支持B.国际劳动分工的细化
C.远洋航行能力的提高D.对传播基督教的热情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570年,尼德兰制图学派绘制的《寰宇大观》,对欧、亚、非、北美、南美五大洲上的主要国家及地区的地理和历史状况进行了概述。至1612年,该书相继推出了荷兰语、法语、德语、英语等多种语言共31个版本,所收录的地图数量也不断增多。《寰宇大观》的绘制及发展反映出(     
A.各大洲相互隔绝的状态被打破B.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不断开阔
C.欧洲人开启了殖民扩张的步伐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基本形成
2023-08-28更新 | 338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福建省高考历史猜题卷(七)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士人的海外贸易观有其同之处,也有差异之处,共同之处是认为海外贸易可以,缓解“国库之急”。其差异之处在以下几位人物的论述中有一定的体现。李觏指出:至于蛮夷之国,舟车所通,窃我泉(货币)货,不可不察。苏轼在《乞禁商旅过外国状》中追溯了前一年泉州商人为高丽雕造佛经载往彼国获利,后又栽高丽僧侣束宋境一案,并指出因高丽臣属辽国,使此案具有通敌之嫌。叶适对于泉州“每岁造舟通异城”,而地方官却体恤百姓,不趁机增加赋役的做法十分认可。

材料二   中国是一个大陆型国家,所以不可能像西欧的一些海洋型国家,如英国与荷兰一样,把海外贸易的观念上升到经济思想的高度。荷兰人格劳秀斯在1604年就写了《海洋自由论》。英国人托马斯·孟、尼古拉斯·巴尔本也分别写了他们的《贸易论》。这些人共同主张鼓励官、私海外贸易的发展,以增加国家与个人的经济收入。格劳秀斯更是在1625年出版了《战争与和平法》,提出君主应该制定条约并接受约束,应该利用法律制度来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以及海外利益。

——以上材料摘编自陈衍德《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看宋代士人的海外贸易观》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中国宋代士人、西欧学者海外贸易观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与西欧海外贸易观差异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513年,欧洲人发现了北大西洋湾流,从此,其成为欧洲与美洲之间的商业航线;16世纪中叶,西班牙人发现了从美洲出发向亚洲航行的东风带海上走廊,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兴起。这表明(       
A.欧洲人加快了迈向远洋步伐B.航线的开辟与改进受地理知识的影响
C.“地圆学说”得到了确切证明D.国际商业贸易的兴起源于造船业发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