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艺复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神学统治的年代,盲目信仰、禁欲主义成为至上的美德和追求,人类失去了真实的自我和真实的生活。

材料二   马西莫•菲尔波精辟地指出:“文艺复兴时期罗马的辉煌,成为数十年间杰出的艺术家们荟萃的中心,如果没有教会的大量订货和教皇与红衣主教们用之不竭的消费,是不可想象的,因为这些都是最重要的社会前提之一。”

材料三   虽然世俗题材艺术品的数量和比例都有所增加,世俗绘画的比例从15世纪20年代的5%上升到16世纪20年代的约20%,但宗教题材的艺术品一直占绝对优势。

材料四   文艺复兴中人们重视人的价值、重视现世的生活以及反对“权威”的精神,都在当时人中间唤起了对于天主教会及其神学的怀疑及反感。……文艺复兴运动培养了大批人才。这些人中有的被称为基督教人文主义者、人文主义泰斗,有的被誉为宗教改革的先驱,他们在各自不同的领域对宗教改革运动的发生和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世纪欧洲人的精神世界处于一种怎样的状态。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文艺复兴时期艺术辉煌的社会前提。
(2)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有何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时“宗教题材的艺术品”在立意上有何新变化。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天主教会及其神学”遭到“怀疑及反感”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宗教在这一时期的社会转型中的历史作用的变化。
2023-07-20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北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中写道:(中世纪)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意大利最先打破这层纱幕主要是因为(       
A.独特的地理位置B.保留了古典文化
C.商品经济的发展D.宗教神权的束缚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世纪,在意大利特别是在佛罗伦萨,我们不仅看到中世纪种种事物已经衰败,而且也看到一种崭新而又有建设性的世界观念出现了。“文艺复兴”是一个法语词,意为“再生”,首先采用这个名称的是那些把中世纪视为黑暗时代的人,他们主张摆脱这种时代,唤醒人类的精神。所谓“再生”,就是相信在经过一个漫长的中断时期以后,人们眼下该是继续和恢复那种类似希腊、罗马文明的时候了。

材料二   人们通常把18世纪或至少把1789年法国革命前的那些年月,称为欧洲史上的启蒙时代。启蒙时代在文化生活和政治生活中维系着一种生机蓬勃的传统。自18世纪以来,思想争论总是或明或暗地反复出现,对启蒙时代的真理观念、知识观念、进步观念的正确性和传世影响提出种种疑问。然而,它的现代评论家满怀激情地确认启蒙时代思想在现代社会文化和政治领域上的重要性,是无与伦比的,是永恒持久的。18世纪,评论家在批评当时的政体和文化传统时,从启蒙时代思想中汲取越来越多的养分。但是,启蒙运动也遭遇过许多文化的谴责。不过,无论是其赞同者或是其批评者,都应有这样的共识:“启蒙时代”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总是代表一次有决定性作用的历史运动,或是一股有决定性作用的历史力量。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至1870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唤醒人类精神”的主要表现,并分析这些“精神”的实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用两个以上的关键词描述启蒙时代的主要特征,并分析启蒙运动的历史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下图为1507年拉斐尔创作的《金翅雀圣母》,圣婴耶稣与约翰都画成幼儿形象,年轻的圣母像是带着两个孩子的民间母亲。该作品(       
A.蕴含了人文主义的思想B.抨击了教会的虚假面目
C.宣扬了人性的自由平等D.消除了宗教观念的束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中世纪的绘画中,人在神面前如蝼蚁一般卑微,而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如图所示)一改以往绘画理念,画中人物自信、端庄,仿佛“仙女”一般,甚至体现了古希腊工匠的“黄金螺旋比例观念”。由此可见,该作品(     
   
A.把神灵的形体赋予人B.推动了神学的世俗化
C.缺乏精神活力和激情D.凸显了人的个性特征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罗马有着悠久的世俗文化教育传统,深刻地影响着中世纪的意大利,这里诞生了最早的一批新型大学如博洛尼亚大学(1158年),传授侧重实践应用的学科知识如法律、医学等,它们后来被统称为“人文学科”。同时,罗马教延也逐渐重视古典文化,14世纪建立的梵蒂冈图书馆,到15世纪末收藏古希腊文和拉丁文的稿本达到3650册;并且,教廷也对新艺术表示出极大热情,资助艺术家创作一些宗教题材的艺术品,借以宣扬基督教信仰。总之,14世纪初,意大利的知识分子首先借助“复兴古典文化”的旗帜,掀起了一场新文化运动。

——摘编自武寅《简明世界历史读本》

材料二   对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来说……他们大多数人继续把基督教信仰视为理所当然的事,并没有感到自己对古典的热情需要与它协调。

——摘编自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文艺复兴运动。
2023-06-29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4世纪以来,体育锻炼被视为欧洲“绅士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绅士教育”要求所培养的人要进行多种形式的锻炼,认为“这些能使其身体强壮、敏捷,还能有助于其对危险保持警惕,从而为可能发生的战争或其他必要时候做好准备”。可见,“绅士教育”(     
A.强化了贵族的政治地位B.意在为资产阶级革命培养大才
C.适应了社会变革的需要D.摆脱了教会对世俗教育的束缚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18C世界科学与思想
科学革命文艺复兴启蒙思想
科学家成就思想家内容思想家主张
哥白尼日心说但丁揭露教会黑暗伏尔泰君主立宪
伽利略相对性原理彼特拉克人学对抗神学卢梭主权在民
牛顿经典力学达芬奇展现女性美孟德斯鸠分权与制衡

材料二   文艺复兴打破神学枷锁,解放人性,启蒙运动“争取人权”。从文艺复兴强调个性、自由到启蒙运动提倡民主、法制;从解放人性到提倡“主权在民”。两者都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伟大斗争,且都有一些共同点,也存在明显差异。

——摘自《从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到法国大革命》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科学革命与文艺复兴、启蒙运动间关系,说明推动三者发展的根本因素。
(2)依据材料一、二,比较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异同。
2023-06-28更新 | 88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县二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按其性质来说是属于个人主义的,它既不是一种信条,也不是一种哲学体系;它不代表任何一个利益集团,也不想把自己组织成一种运动。它只以受过教育的阶级为对象,就是人数有限的城市或贵族精英。

——【英】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

材料二   人的信仰就是人的一切,它正是我们的生命。人只要有信仰,无须任何中介人或代祷者,就可获得上帝救赎的恩典。信仰使得人与上帝面对面,没有任何受造之物居乎其间。人只要有信仰,无须外在的律法和戒律的约束,无须善功和赎罪,就可得到基督的公义和永恒的生命,信仰使人摆脱了一切外在的束缚。

——摘编自李平晔《马丁·路德与宗教改革》


(1)根据材料一,归纳文艺复兴的特质;结合所学知识,解析特质的多元成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在人的灵魂得救问题上,天主教会和路德观点的差异;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精神信仰的演变。
2023-06-19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尚义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哀悼基督》是公元1498年米开朗琪罗为圣彼得大教堂所作的大理石雕塑作品,这件作品依据《圣经》故事,表现了耶稣基督从十字架上被卸下来后,圣母玛利亚抱起儿子尸体时悲痛的情景。据此可知,这一作品(     
A.体现了宗教信仰自由B.反映了宗教改革
C.凸显了人文主义精神D.倡导以神为中心
2023-06-06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尚义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