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艺复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在世界历史上,5—15世纪一般被称为“中古时期”,其起止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     
A.西欧城市兴起、文艺复兴运动的形成B.西罗马帝国灭亡、新航路的开辟
C.罗马帝国分裂、《查士丁尼法典》颁布D.东罗马帝国灭亡、新航路的开辟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就像艺术是文艺复兴的主调,宗教是宗教改革的灵魂一样,科学与哲学也就成为启蒙运动的神。从这个立足点来看,文艺复兴的确传承了欧洲心灵发展的主流,后来导出了启蒙运动;而宗教改革却溢出常轨,排斥理性,重新肯定中世纪的信仰。

——摘编自[美]威尔·杜兰特《世界文明史》

选取材料中局部或整体观点,并结合世界史的相关知识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文主义者是新思想的鼓吹者、未来新社会的憧憬者,但并不是激进的社会改革家。他们虽然对教会的腐朽和僧侣生活的糜烂表示强烈不满,但还是认为教会的存在是维系社会秩序的必要条件,所以他们认为“促进罗马教廷的改革和促使教皇的进一步完善要比路德所要求的那样废除他们好得多”。他们宣称“在我没有看到更好的教会以前,我容忍这个教会”。

——摘编自杨毓初《试论文艺复兴运动的共性和个性》

材料二   为了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工商业者不允许把宝贵的时间和金钱浪费在无益的宗教活动中。同时,在西欧那样一个天主教占统治地位的地区,新教的存在和发展必须以摧毁某一地区的天主教会为前提,而天主教会是一个拥有强大政治和经济势力的社会利益集团,要想摧毁并取代它,不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没有锐利的斗争锋芒,这是根本不可想象的。因此,新教思想家们号召信徒们“用百般武器来讨伐”天主教,“并用他们的血来洗我们的手”。这给了平民一个强有力的武器,“农民们利用这个武器来从各个方面反对诸侯、贵族、僧侣”。

——摘编自徐鹤森《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之对比研究》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人文主义者”对待天主教会的态度,并分析他们鼓吹“新思想”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新教思想家”对待天主教会的态度,并分析上述态度形成的原因。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没有一个强有力国家组成民间社会时,基督教居然能够维持,这是欧洲得以继续发展的一个有利条件。教会有能力把世俗的目标经由宗教条例合法化。最初,教会把一周7日的第一天礼拜日定为“主日”,在这一天,任何不得攻击他的敌人,以营造一种比较和平的社会氛围。不久以后,又陆续发展出各种圣日,在圣日也不能攻打敌人。而后,又提出所谓“神的休战日”;还规定在集市的日子不得争战。

——【荷】彼得李伯庚《欧洲文化史》

材料二   (宗教改革派)反抗由教会包办的信仰,回转头去,求之于《圣经》和良心……不承认罗马的教皇,反对教权的政府。

——摘编自高一涵《欧洲政治思想史》

文艺复兴的影响侧重于知识分子,而宗教改革……享受到了“文艺复兴”所开拓出来的人文主义的影响……把欧洲人民的觉悟,提高了一步。

——摘编自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1)据材料一概括中世纪教会的作用,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世纪教会发挥重要作用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宗教改革中人文主义的诉求,从人文主义传播的角度分析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的关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492年,哲学家费奇诺写道:“这个世纪是金色的,它照亮了之前被扑灭的‘自由艺术’之光:语法、诗歌、修辞、绘画、雕塑、建筑、音乐......在佛罗伦萨,它也把柏拉图的律条从黑暗引入了光明。”材料中“这个世纪”(     
A.开启了大工业的狂飙时代B.理性主义成为社会主流
C.鼓励人们追求个人的价值D.信仰自由冲击神学统治
2023-04-23更新 | 247次组卷 | 26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4世纪,古代希腊古典文化学术著作通过阿拉伯人西侵和十字军东征之后重新传入欧洲,被新兴的资产阶级吸收、借鉴、重新加以改造创新。这(     
A.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B.推动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开展
C.提供了欧洲文艺复兴的养料D.奠定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基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薄伽丘这样描述:“浩劫当前,这城里的法纪和圣规几乎全都荡然无存了;因为神父和执法的官员,也不能例外,都死的死了,病的病了,……因此,简直每个人都可以为所欲为。在这种情况下,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开始抬头。”由此可见,黑死病的冲击(     
A.推动了西方人文精神起源B.提供了欧洲历史转折的契机
C.有利于民众获得人身自由D.摧毁了天主教思想垄断地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0-12世纪的学者非常欢迎来自阿拉伯世界的文明成果,但14-15世纪的欧洲学者则出现抵制阿拉伯文化的倾向,如彼特拉克对阿拉伯诗歌就多有批评。这种变化反映出(     
A.地中海原有贸易地位的衰落B.外来文化成为文艺复兴动力
C.欧洲自身文化竞争力的提升D.政治交锋逐渐取代思想交流
9 . 15世纪以来,欧洲服饰造型基于人体解剖学制衣的理念,逐渐摆脱了哥特的直线型风格,男性服饰凸显肌肉发达、肩膀宽大,女性服饰呈现细腰、圆臀等特点。这反映了(     
A.经济发展,女性地位提高B.文化繁荣,宗教信仰动摇
C.思想开放,近代科学发展D.王权强化,民族国家兴起
10 . 拜占庭在实用科学如建筑、美术等方面成就突出,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欧教堂采用了拜占庭式的穹顶。正当文艺复兴兴起时,拜占庭则出现了与人文主义近似的倾向,即所谓“拜占庭文艺复兴”。据此可知,当时欧洲(     
A.思想解放植根于东欧文化B.东正教文明区域扩展
C.文化的同源异流特征明显D.东西欧文化遥相呼应
2023-02-19更新 | 1770次组卷 | 29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