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42 道试题
1 . 英国这个国家面积不大,人口不多,但它的历史作用却非常特殊,开创了世界的一种新文明。不了解它,就不能理解今天的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英格兰历史可以作为世界历史的借鉴,那么,“中世纪”不仅不是一个黑暗的时代,也不是社会发展两峰间的低谷,它恰恰是必不可少的、承前启后的时代。以王权为例,这是一个王权从集中走向分散,又在更高层次上聚合为集中强大的王权的过程,而在后一个层面上即便出现过专制君主,也只可能是有限的专制君主。

——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二   英国通过一次不流血的宫廷政变完成了政治制度的改造,建立了一种完全现代意义的国家体制。英国现在的国王和都铎时期的国王完全不同,区别在于:都铎和斯图亚特时期的国王是大权独揽的,议会是一种节制力量,但它服从国王;光荣革命后情况倒转过来,国王需要服从议会,议会是最高的主权。

——钱乘旦《西方那一块土》

材料三   一些专家认为,19世纪末世界经济达到的高度一体化主要取决于各国普遍与国际金本位制挂钩,而另一些则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英国在世界经济中出色地扮演了中心的角色,伦敦的金融中心与政治中心的地位也是原因之一。19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英国一直坚持金本位制……在20世纪之初,实际上所有主要贸易国都采用了金本位制,这种局面持续了近20年。

——(美)龙多·卡梅伦《世界经济简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亨利八世时期英国王权加强的表现。结合英国的历史分析“中世纪”时期的英国国王为何“只可能是有限的专制君主”。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完全现代意义的国家体制”的含义并分析光荣革命前后两种体制的联系与区别。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际金本位制特点和形成的主要原因。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巴贝奇开宗明义地指出,机械化生产能带来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伟大工业的奠基”。他指出,一个首要的因素,就是高度细化的分工,高效的生产单位必须要把特定生产过程中最有效的劳动分工所需要的工种类别再翻上几倍。他还提到了各种花销的数额,其中包括机器的保养和维修人员以及会计人员的费用,在规模太小的工厂里,他们不能得到充分利用。此外,将生产的各个阶段集中在一座大楼中,会降低运输成本,并且使一个实体能够负责质量控制,这就降低了失误的可能性。

——乔舒亚·B.弗里曼《巨兽:工厂与现代世界的形成》

材料二   工业化的发展直接带来了交通运输的变革;而交通运输状况在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的巨大变化,促使各地的社会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加快城市发展并突出了城市的主体地位……运河和铁路的兴修便交通运输发生质的变化,并将港口同陆上交通连结,形成了水陆运输网,从而加强了城市之间和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并使处于交通枢纽地位的城市和城镇能够迅速成长。

——赵煦《英国城市化的核心动力:工业革命与工业化》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大工厂制出现的背景,并简述其对“伟大工业的奠基”的作用。
(2)根据所学指出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交通运输方式的巨大变化,依据材料二概要指出交通运输变革对城市化的积极影响。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工业革今“的概念出现手18世纪末。当时人们对英国社会经济领域中所发生的变革产生了深刻印象,因而以"革命”一词加以表述。汤因比在论述工业革命的后果时讲道:“首先令人感到印象深刻的是人口更快地增长……其次我们注意到,农业人口相对地或绝对地减少。在工业中,最重要的现象则是,由于机器的发明,工厂制代替了家庭手工业制度。”可见,最初研究工业革命的学者,从一开始就注意到了工业革命期间英国社会和经济的重大变化,并且认为“这些变化……是突然的和猛烈的。一些伟大的发明都是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完成的。"总之,这一批人把工业革命看成英国经济发展的飞跃,是明显的转折。

——摘自王觉非《英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社会经济领域中所发生的变革被称为工业革命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革命的社会影响。
4 . 咖啡是一种具有提神功效的致瘾性饮品。19世纪以前。咖啡是宗教冥想、做生意或上层人士休闲消遣的饮料;到十九世纪末,咖啡馆已经让位给了自助餐厅,咖啡社交圈让位给职场上的休息时间。这些改变的发生反映了
A.咖啡的提神功效显著下降B.工业革命影响了社会生活
C.工业革命冲击了宗教的影响力D.咖啡不再是区别身份的代名词
5 . 到1851年,当时的英国的苏格兰和威尔士的农场发展到24.9万个,经营土地2470万英亩,其中100英亩以上的大农场的农场数31.6%,占上到耕地面积总数的78%。土地的不断集中,农场规模的扩大,为农业机械技术的广泛采用提供了可能。这表明
A.圈地运动满足了工业革命对劳动力的需求
B.农业生产关系的变革有利于工业化的发展
C.国内市场扩大是工业革命发生的根本动力
D.机械化促成农业生产组织形式革命性变化
6 . 下图为过去500多年中国、英国、美国、印度的经济占比变化示意图。

其中④代表的是
A.中国B.英国C.美国D.印度
2022-01-24更新 | 190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校际联考历史试题(A卷)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恩格斯曾经指出:“国家政权对与经济发展的反作用可以有三种:它可以沿着同一方向起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发展得比较快;它可以沿着相反方向起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像现在每个大民族的情况那样,它经历一定的时期都要崩溃;或者是它可以阻碍经济发展沿着既定的方向走,而给它规定另外的方向——这种情况归根到底还是归结为前两种情况的一种。但是很明显,在第二和第三种情况下,政治权力能给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的损害,并能引起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的浪费。”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701页


概括材料中的观点,并以17至19世纪中英两国历史发展演进的史实对该观点加论证。(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8 . 20世纪初,法国设计师受希腊古典文化和中华文化等影响,大胆采用宽松样式设计的女装奠定了二战后西方女装流行的基调。这种女装
A.受到了浪漫主义思想的影响B.凸显了西欧文化的衰落
C.反映了现代主义的精神危机D.体现了文化交流国际化
2022-01-24更新 | 270次组卷 | 6卷引用:第四单元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单元测试卷)-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统编版选必3)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恩格斯看来,我们必须从社会革命的角度来全面地理解英国18世纪工业革命的真正意义……只是在阿克莱特和克隆普顿的机器以及瓦特的蒸汽机建立了工厂制度以后,运动才开展起来……这里的关键词是“工厂制度”,恩格斯是从工业生产的社会方面来理解和界定它的……恩格斯此时所讲的工厂制度具有技术维度和社会维度两个方面的内容。……从社会维度来看,工厂制度反映了社会关系尤其是劳资阶级关系上的新建构……由于私有制的作用,这些本该属于全人类的力量便成为少数富有的资本家奴役群众的工具。

——唐正东《工业革命的社会历史意义与恩格斯对唯物史观的初步思考》

材料二 法国大革命及随后的拿破仑大征讨,曾经引发了一股民族主义浪潮,但随之而来的这一国际关系体系则让欧洲重新回到了“民族主义以前的时代”……克里米亚战争是发生在英国主导的同盟与俄国之间的一场战争,它打破了体系的“和平”状态,事实上结束了体系所确立的机制,是欧洲体系发展的一个转折点。……维持欧洲百年和平的重心从欧洲大陆的均势转移到海外扩张,将全球带入一个“帝国的年代”。

——据冯建勇《民族原则如何影响国家疆界》、孙兴杰《克里米亚战争、“东方问题”与国际关系体系的重组》等改编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工厂制度具有技术维度”的含义,并从恩格斯所讲的“社会维度”简析工厂制度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这一国际关系体系”的名称及其特征。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克里米亚战争的影响。
2022-01-24更新 | 17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十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如表为英国工业革命前后富人和穷人身高差距表(单位cm),如表可以用来说明
工业革命前工业革命时期
富人174.0178.2
穷人168.5176
差别3%1%
A.工业革命打破社会阶级结构B.工业革命改善民众生活状况
C.工人阶级政治地位显著提高D.英国自由经济政策成效显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