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5 道试题
1 . 20世纪第一个10年的后期,主要列强的政府,特别是德国、英国、法国等,不同程度地掌控着本国的经济,生产、消费、工资和价格均由政府机构确定,而非自由市场决定。这一现象(     
A.说明自由资本主义体制已陷入绝境B.反映了社会主义运动在欧洲的发展
C.表明垄断资产阶级控制了国家政权D.适应了提高动员和组织能力的需要
2 . 俄国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不顾民众反对,坚持继续参加一战,却又屡战屡败,这让厌战的民众对临时政府非常不满。此外,临时政府处处维护资产阶级利益,欺骗民众,对共存的苏维埃政权多有打压。在此背景下(     
A.布尔什维克党的指导思想形成B.民众意识到工农联合的重要性
C.苏维埃道路赢得广大民众支持D.实现民主共和成为民众的呼声
23-24高三上·河南·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阅读下表:20世纪20—30年代英国部分社会活动人士的事迹,这可用以说明(       

人物

身份

社会活动事迹

乔治·兰斯伯里

工党领袖,社会主义和平派的代表。

参加了“不要再战”运动的发动及领导。

阿瑟·庞森比

工党成员,人道主义和平派的代表。

发起和平签名运动,反对兵役,拥有大批支持者。

迪克·谢泼德

牧师,基督教和平派的代表。

发表“和平呼吁信”,召开大会,成立“和平誓约会”,发起了影响广泛的谢泼德和平运动。
A.英国和平主义阵营分裂对立B.绥靖政策实施的社会背景
C.法西斯主义遭到了全面抵制D.英国国内的政治危机深化
2023-11-05更新 | 160次组卷 | 5卷引用: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课堂例题
23-24高三上·河南·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下表:1921—1925年苏俄(联)的商贸政策,这说明当时苏俄(联)(       

领域

政策

私营商业

进行监察、监督、规定形式和手续,建立一种受国家领导并为国家服务的资本主义

民间贸易

不反对“正当”的贸易,而只对盗窃公物、逃避国家监督、监察和计算的行为进行严厉制裁

A.鼓励私人资本主义发展B.摆脱新经济政策束缚
C.利用市场机制恢复生产D.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
2023-11-05更新 | 133次组卷 | 5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2023-2024年高一下学期第二学程考试(期中)历史试题
23-24高三上·河南·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18—1920年,欧洲建立起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芬兰、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立陶宛等8个新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以及1个独立的塞尔维亚—克罗地区—斯洛文尼亚王国。这表明当时(       
A.和平主义思潮非常活跃B.欧洲民族国家的兴起
C.区域政治版图不断重构D.凡尔赛体系逐步形成
2023-11-05更新 | 176次组卷 | 3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2023-2024年高一下学期第二学程考试(期中)历史试题
6 . 1942年初,一位抗日将领给妻子的家书中写道:“余此次奉命固守同古(位于缅甸),因上面大计未定……现在孤军奋斗,决以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这则家书可以说明(     
A.中国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B.中国战场是反法西斯东方主战场
C.敌后战场成为全国抗战的主战场D.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已经形成
2023-10-12更新 | 372次组卷 | 2卷引用:第23课全民族的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分层作业)-【上好课】高一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纲要上)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21-1925年,墨西哥石油平均年产量达2710万吨,居世界第二位。但墨西哥自己需要石油,要向外国公司购买,其价格要比国际市场高二倍。于是,卡德纳斯总统推行了石油国有化运动。不久,经济增长率高达83%。之后他引领墨西哥在其他领域继续发展现代化。由此可见,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拉美民族民主运动(       
A.呈现出广泛性特点B.呈现出深入性特点C.与国际共运相结合D.对国际秩序影响大
2023-10-11更新 | 562次组卷 | 10卷引用:第16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课堂例题
8 . 训诂是释读古语、探析历史的有效方法,“训”是用通俗的语言解释词义,"诂"是用当代的话语解释古代的语言。对文献名词中较难的字进行逐一的训诂,可以增强对历史概念的精准把握。下列对历史概念的训诂与阐释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A.绥靖政策:衰落的英法美帝国主义为自保,以牺牲他国利益为手段换取妥协的政策
B.泛非主义:主张黑人与白人应享有同等权利,提出“非洲是非洲人的非洲”口号
C.希腊化时代:从亚历山大远征到罗马最终征服托勒密埃及间约300年
D.垄断资本主义: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由国家掌控的一种资本主义经济
9 . 1919年3月9日的学生游行为先声,在开罗、亚历山大及其他各城市都爆发了全民性的大规模的总罢工、罢课、罢市和示威游行,进而转化为武装起义,愤怒的群众与前来镇压的军警发生了流血冲突,甚至连埃及的妇女也打破了旧习俗,走上街头,手执武器与英国侵略者搏斗。这折射出(     
A.埃及民族解放运动斗争的艰巨性B.民族自决成为反殖民斗争的思想武器
C.世界殖民体系瓦解成为历史必然D.埃及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斗争舞台
10 . 人类历史发展经验告诉我们,无论何种关系,只有合作才能共赢,敌视对立只会带来危害。

材料一   2023327日至47日,原台湾地区领导人、国民党原主席马英九赴大陆祭祖、参访,并带领台湾青年学生前来交流。马英九此行对促进两岸同胞交流往来、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国共两党关系决定了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第一次国共合作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民主革命;第二次国共合作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反之,每当国民党不顾国家、民族大义,发动对共产党和人民的围剿、内战,就会给中华民族带来灾难。今天,台湾省的国民党应当以史为鉴,积极接受共产党的建议,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这才能为自己和台湾同胞带来福祉。”

——摘编自汪景丽《试论国共关系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材料二

聚焦合则两利斗则俱伤
中日关系日本效仿中国隋唐的封建制度实行大化改新,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从此,中国人民开始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
美苏关系1942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各国协同作战,逐渐扭转了战争形势。冷战期间,美苏两国为了压倒对方,展开了激烈的军备竞赛,大力研制、发展核武器,两国都维持着一支在和平状态下不必拥有的庞大的常规部队,军费开支太。
法德关系19514月,法国、联邦德国等六国签订《巴黎条约》,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67年,欧洲共同体。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成立。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法德之间进行一系列会战,最终德国战败。1919年,《凡和赛和约》签订,德国被宰割。19406月,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进攻法国;法国贝当政府投降。

——杨栋梁《中日两国古代关系的性质与特征》——白建才《试论冷战的后果与教训》


阅读上述材料,材料一认为“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俱伤”,材料二认为“国家关系合则两利、斗则俱伤”。请选择其中一个观点,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行文流畅)。
2023-09-22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第十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