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隋唐创立的科举制,在宋代得到了高度完善。在时间安排上,形成定制为三年一次,分州试、省试(中央考试)、殿试(皇帝亲试)三级进行。在参加考试人数以及录取名额上,宋代大大超过唐代,使科举成为宋代官吏选拔最主要的途径。在录用程序上,宋代完全按照考试卷面成绩作为评价标准,彻底消除了推荐制的遗留痕迹。在考试程序上,宋代逐渐形成了严密的规定。如州试时,试纸由官府盖印当场发给,发现夹带作弊的当场遣出。考卷实行糊名弥封制,真宗时又创立了卷录制。这些制度,使科举制趋于规范化,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程序和形式的公正。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南京国民政府考试院于1930年成立,下设考选委员会、铨叙部和秘书处、参事处。1933年公布的《修正考试法》规定:凡是候选人员,任命人员及依法领取证书的专门职业或技术人员,均应经过考试取得资格。不过,考试并不是国民政府选拔任用公务员的主要办法。在各级官署中,大量的公务员是通过私人推荐录用的,这些人多数与主管长官有着特殊的关系,对于他们的考核有名无实。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第21卷

材料三   中国特色公务员制度集中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关于公务员范围的界定。公务员的范围界定为所有党政机关的工作人员。二是关于公务员制度的领导。“公务员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党管干部原则”,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公务员制度的核心特质和制度优势。三是关于公务员队伍的管理。对公务员分类、职务级别和聘任制等管理工作进行了制度健全和政策创新,进一步丰富和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

——摘编自苗月霞《当代中国公务员制度:回顾与展望》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科举制度在宋朝完善的主要表现,并结合所学,简要分析其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选官制度。
(3)根据材料三,概括当代中国特色公务员制度的主要表现。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史记》首设《循吏传》,列于类传之首。《史记·循吏传》记载了春秋时期的5位循吏。

循吏

《史记·循吏传》的记载

齐国孙叔敖

其政“施教导民”“政缓禁止”,其人“三相楚而心愈卑”,其为治“吏无奸邪,盗贼不起”,百姓“各得其所便,民皆乐其生”

郑国子产

为相一年,竖子不戏狎,斑白不提挚,僮子不犁畔。二年,市不豫贾。三年,门不夜关,道不拾遗。四年,田器不归。五年,士无尺籍,丧期不令而治

鲁国相公仪休

拒收遗鱼, “食禄者不得与下民争利,受大者不得取小”

楚国相石奢

竖直廉正,无所阿避

晋国法官李离

“过听杀人”,以身“正国法”

材料二   元代修的《宋史·循吏传》人物铨选, “抚子之长……尽其平生”,如程师孟“累领剧镇”,先后出任过南康军、楚州、洪州及青州等地知州;崔立则前后历知十余州。在“循名责实”原则下,以考课优异,有富民、缉盗、治狱、化俗、抚边等实绩的官吏入传。如赵尚宽“按视图记,得汉召信臣阪渠故迹,益发卒复疏三陂一渠,溉田万余顷。又教民自为支渠数十,转相浸灌。而四方之民来者云布,尚宽复请以荒田计口授之,及贷民官钱买耕牛。比三年,榛莽复为膏腴,增户积万余”。高赋继赵尚宽之后知唐州,两任期满时, “田增辟三万一千三百余顷,户增万一千三百八十,岁益税二万二千二百五十七”。

——摘编自牛子晗《正史〈循吏传〉入传标准与记述内容的变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司马迁界定循吏的标准,并分析影响其推崇循吏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史记》到《宋史》循吏人物铨选的变化,并分析其影响。
3 . 唐朝采用“勾检制度”履行审计职责,从三省到九寺五监大都设有勾检官,负责审核本单位对规章制度的遵守情况,重点勾检财务收支状况,其结果层层上报,最后由户部进行审计。该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限制官员权力B.规范政府行为
C.协调中枢机制D.提高行政效率
2024-02-02更新 | 94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2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观察到明代政治的情形,曾写道:“所有的官吏都从最低的职位开始他们的事业,然后按照才能和品行的等第,依法按荣誉体制而迁升。未能达到某一项标准等级,就意味着或是撤职,或是降职。”这说明,明代的官员考核(     
A.将考核与监察结合B.意在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重视激发人事活力D.协调了中央与地方关系
5 . 两汉时期,郡守避籍制度使外籍郡守在所任职的郡中毫无社会根基,只得辟召本郡人士为属吏,由此出现了“三世二千石,穆郡户曹史”和颍川郡“世为乡里著姓”的韩棱担任郡功曹等普遍现象。这一现象说明(     
A.郡县属吏的晋升途径较为单一B.地方离心力容易导致军阀割据
C.豪族的势力逐渐渗透地方政权D.国家选拔人才更注重基层经验
2024-01-31更新 | 340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北省沙市中学2024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材料   1933年,罗纳德写道: “中国的科举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得到传播,并成为世界上其他国家实施和发展行政精英制度的基础。毫无疑问,美国公务员竞争考试的特点主要受英国的影响,而英国的公务员制度则来源于中国。”

笔者认为,由于古代中国与近代西方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因而二者就不是单纯地被借鉴与借鉴的关系,可以说,二者是在披着考试这一相同方式的外衣上,各有各自鲜活的特点。

——摘编自曾华《科举制度与西方公务员制度之比较研究》


以上材料是部分学者对中国科举制度与西方公务员制度关系的一些认识。围绕“中国科举制度与西方公务员制度”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史实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阐述充分。)
7 . 中国古人深谙“为政之要,惟在得人”之理,对选官制度极其重视。以下提法对应的选官制度符合历史发展进程的是(       
①“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芳”。
②“逐计官资以定品格,天下以居位者为贵”。
③“诸侯王、公卿、郡守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
④“御笔封题墨未乾,君恩重许拜金銮”。
A.①④②③B.①③②④C.③②①④D.①②③④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左图右史

部编高中教材《历史·选择性必修1》的封面是一幅宋朝考试场景图(如图),有人认为是宋朝科举考试图。

宋朝省试,在考试前一天排定座次并张榜公布;开考前,由监门官按姓名引入,依榜就座,不得调换。此后殿试、解试也实行按榜就座制的办法。

——张希清《中国科举制度通史》


考生进场考试之前,……穿色彩鲜艳的衣服都会被认为有挟带的嫌疑。在考场内,考生不许交头接耳,互通消息。

——张利《宋代科举考试防弊措施》


“传义”指在考场上遥口相授或传递文字。宋朝防止传义的办法,一是实行“间隔就座,稀次设席”;二是派官员和士兵在考场巡查。

——张希清《中国科举制度通史》


太祖皇帝既定天下,鲁之学者始稍稍自奋,白袍举子,大裾长绅,杂出戎马介士之间,父老见而指以喜曰:“此曹出,天下太平矣。”

——(北宋)晁补之《张穆之《触麟集)序》

你认为上图是宋朝科举考试场景图吗?说明理由。
9 . 宋代《建隆重定刑统》中的《职制律》专门对一些常见的官员违法事项及其量刑标准作了规定。此时朝廷还常常借助颁布“宣敕”或“敕令”传达以皇帝为中心的顶层指示,对《职制律》所涉官员违法惩治形成补充。宋朝这些举动旨在(     
A.防止权臣朝堂擅权B.革新选官用人机制
C.保障监察规范有效D.完善律令结合体系
10 . 1972年,中国考古界在西北居延地区发掘出汉简2万余枚。有木简记载了一个有经验的官吏孝里大夫到居延管理屯田。在西域屯田的小吏,按照要求必须“能书会计、治官民、颇知律令”。这可以推断出,汉代(     
A.西北小农经济发展迅速B.重视官员行政技能培养
C.边疆治理措施严密规范D.屯田制在全国广泛实行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