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7 道试题
1 . 世界史专家吴于廑先生认为,马其顿王亚历山大东侵以后,从爱琴海地区到印度河流域,经济文化发生了范围空前广阔的交往。13世纪蒙古军横跨亚欧大陆,随着帝国的建立,东西陆上交通为之大开。他意在强调(       
A.古代帝国具有扩张性B.战争成为文明扩展的常用方式
C.文明扩展具有双向性D.战争客观上促进经济文化交流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公元前500年后,旧大陆兴起的四大文明生活方式大致势均力敌,各个文明内部的发展和变化从未停止,其所占据的土地面积都倾向于扩大。当然,这增加了每个文明中心地区的范围和种类,减少了文明地区之间的隔绝,从欧亚大陆的一端到另一端的联系越来越频繁。这使得一种文化能够借鉴或适应其他文明的因素,这种跨文化借鉴的确是每个独立文明创新的主要刺激因素。

但是,世界四大文明之间的均势状态的确经历一系列震荡。首先希腊文明、其次印度文明在发源地之外得到广泛传播。但是正如中国和日本的印度化,中东地区的希腊化最终被证明是表面的、暂时的现象。接着,伊斯兰教兴起,并成功地首先向整个古代中东、北非和西班牙(6321000年),然后向印度、东欧、中亚(10001453年)扩张,印度教的印度最终(1565年)丧失了政治独立。因此,穆斯林统治者与皈依伊斯兰教的人(主要来自印度低级种姓)联合起来,限制和压迫印度教徒的世界平衡格局第三次遭到威胁。

——据齐世荣、吴于廑《世界史》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史的相关知识,以“文明的碰撞”为话题,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3-11-03更新 | 83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赣州中学蓉江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希腊帕特农神庙的多立克柱式建筑风格是希腊建筑文化的缩影。这种文化伴随着亚历山大东征来到世界各地,成为亚历山大东征中一道亮丽的风景(见图)据此可知(       

   

A.征服战争客观上推动了人类文化传播B.古希腊罗马文化深受东方文化的影响
C.亚历山大东征推动了西亚文明的进步D.建筑艺术是希腊文明绵延千年的象征
4 . 托勒密王朝统治时期,塞拉匹斯是埃及的奥西里斯神与阿匹斯神相综合的产物,同时又注入了希腊神宙斯、狄奥尼索斯、哈得斯和赫利奥斯等神的诸多特质。埃及诸神往往被希腊人认同为自己的神,如阿蒙神被等同于宙斯;荷鲁斯等同于阿波罗等。这表明(     
A.战争促进了文明的交流与融合B.暴力冲突导致了文明逐渐衰落
C.埃及人和希腊人擅长文化交流D.希腊文明与埃及文明逐渐趋同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6世纪末,中亚被纳入波斯国王的统治之下,成为波斯帝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波斯国王派遣人员驻扎中亚,设置军事堡垒,并在当地建立较为完善的税收制度。波利斯卫城的档案文书清楚地表明,中亚的行省乃至个人都对帝国负有纳税义务。不少书记官和行政人员,先在帝国中心受训,然后前往中亚就职。连接中亚各行省的“王道”由帝国中央投资新建,成为整个帝国道路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推动人员流动的同时,物资也在中亚与帝国中心之间流通。中亚为大流士一世在苏萨的王宫提供了黄金、青金石和象牙等。中亚地区历史遗存中的聚落和宗教建筑等,都体现出古波斯帝国在当地进行了实质上的统治,波斯帝国加强了中亚与邻近地区的交流,为东西方之间大规模有组织的商业和文化交流,奠定了物质基础。从大流士一世时期开始,中亚已被全面纳入波斯帝国体系之中。

——摘编自吴欣《帝国印记;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在中亚的统治》

材料二   7世纪中叶,阿拉伯帝国灭亡萨珊波斯后,对中亚进行统治。在百余年的统治中,帝国派出总督、建立军队、法庭、监狱等国家暴力机器,镇压中亚人民的反抗。据《布哈拉史》记载,布哈拉的卡什卡瓦族部落在武力强迫下,将所住房屋全部让给东迁的阿拉伯人。撒马尔罕的居民被迫从城镇中搬走,给迁移至此的阿拉伯人居住。阿拉伯人对农民和手工业者课以苛捐杂税和实物贡赋,并强迫他们无偿修筑桥梁、城墙及开挖渠道等。阿拉伯哈里发要求中亚地区的民众信奉伊斯兰教,企图在此建立长久的统治。宗教冲突以及经济恶化,孕育着阿拉伯人与当地居民对抗的种子。当然,阿拉伯帝国的治理进一步加强了中亚在东西方贸易史上的地位,为丝绸之路交流创造了条件。

——摘编自赵永伦《阿拉伯帝国在中亚的统治初探》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波斯帝国对中亚统治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阿拉伯帝国统治中亚的措施。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中亚在古代文明交往进程中的地位。
6 . 公元前4世纪晚期,希腊人初到埃及时有他们自己的神祇和宗教信仰,但很快某些希腊神与埃及神结合起来形成新的三位一体:在亚洲,波斯、中亚的阿纳西塔神与希腊神阿芙萝黛蒂也时常融为一体。这样,东方各民族宗教在衰落中逐渐出现世界主义的特征。由此可知,亚历山大东征(     
A.首次沟通了欧亚两大文明B.促进了古埃及文化的传播
C.有利于中东基督教的形成D.推动了希腊化文明的形成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一场暴风雨的到来,在洗涤一个旧世界的同时,也冲刷出一个新世界。蒙古帝国的兴亡皆具有这种历史意义。由于亚欧大陆是世界古代史的核心地区,蒙古帝国在亚欧大陆东、中部的迅速崛起与旋即覆闻都刮起了世界历史上的巨大旋风,具有影响世界历史全局的意义。蒙古帝国的打通了亚欧大陆文明之间的地理分隔,亚欧大陆各文明并未退回到原来的区域空间,而是凭借蒙古帝国打开的广阔视野,踏上充满未知、充满风险,而又机遇无限的历史征途,世界近代史由此开端。

——摘编自赵现海《十字路口的长城:明中期榆林生态、战争与长城》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得出结论。(要求: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3-10-23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五)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750年到公元前550年是希腊人向海外移民的高峰时期。在地中海西部殖民是为了运入金、银等贵金属。黑海沿岸的殖民是为了控制粮食运输要道。在受客观条件限制而无法建立殖民地的地方,希腊人只建立商贸城市。殖民城邦的创建者仍可保留原来城邦的公民身份,殖民城邦与原城邦犹如子与母,在感情上有密切的关系,文化上也承袭母邦,但政治上基本独立。这些殖民城邦不仅是商贸中心和农业小国,也是非常重要的港口。到公元前5世纪时,希腊人的足迹已遍及地中海沿岸的所有地方。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在埃及,亚历山大不惧旅途艰险,亲自朝拜阿蒙神喻宣示所,感动得僧侣们直呼他是神的儿子。在巴比伦,他下令将薛西斯毁坏的马都克庙宇连同其他任何被波斯毁坏的庙宇都一一重建,他还亲自祭祀马都克。他不仅在一般城市,即使一些重要的大城市如苏萨、巴比伦等地也任命当地贵族出任总督。他号召马其顿士兵与当地居民联姻,并给予他们免税的优惠政策。他带头娶波斯帝国末代君主大流士三世的女儿为妻。亚历山大曾让三万波斯青年穿上马其顿服装,按马其顿的军训制度进行操练,组成一支强悍的骑兵队伍。

——摘编自宋慧娟《评亚历山大》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人和马其顿人对外扩张的差异。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希腊人和马其顿人对外扩张的共同影响。
2023-10-17更新 | 169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兵者,国之大事

不同时代,不同战争。

公元前4世纪13世纪1914-1939-1945年
亚历山大远征蒙古西征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又称“反法西斯战争”)
征服过等人类早期文明区域蒙古帝国最强盛时期,统治区域覆盖中国、印度、两河流域等人类早期文明区域以及欧洲早期文明区域。同盟国和集团展开大规模厮杀。战争初期是
大肆对外扩张,随着战局的展开,演变为法西斯势力与反法西斯联盟的交锋。
亚历山大远征所形成的帝国及帝国解体后分裂出来三个王国的统治区域,统称为“化世界”。在元帝国建立之初,中国南方汉政权依然存在,即战争期间爆发的革命,建立起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战争后期的一系列国际会议,奠定起战后国际格局的基础。
亚历山大远征屠杀被征服区人民,损毁被征服区文明,同时将希腊文化带至被征服区域。蒙古三次西征,给被征服地区的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破坏,但客观上推动了东西方的文明交流战争结束后,战胜国召开一系列国际会议,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帝国主义的国际新秩序—“”体系。彻底打败了法西斯侵略者,对殖民主义以致命打击,极大地促进了亚非拉运动。
问题:
(1)(单选题)①处      
①古代埃及       ②古代两河流域       ③古代印度       ④中国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单选题)②处      
A.埃及B.罗马C.希腊D.马其顿
(3)(单选题)③处      
A.北宋B.南宋C.刘宋D.金朝
(4)(单选题)以下能用于证明④处蒙古西征“客观上推动了东西方的文明交流”的实例是(        
①列班·扫马访欧       ②火药武器西传       ③欧洲传教士访蒙古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
(5)(填空题)⑤处________                    (6)(填空题)⑥处_____________
(6)(填空题)⑦处________革命                 (8)(填空题)⑧处_____________体系
(7)(单选题)⑨处      
A.轴心国B.同盟国C.华沙条约组织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8)(单选题)⑩处      
A.资产阶级革命B.无产阶级革命C.民族解放D.黑人民权
(9)(单选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旨在维护世界和平,制止战争冲突的世界性国际组织是(     
A.国际联盟B.世贸组织C.欧洲联盟D.联合国
(10)有观点称“古代战争多为争夺土地,而近现代战争则更多为争夺资源和市场。”,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阐述理由。
2023-10-16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崇明区横沙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考古学家在阿富汗发现一座公元前4世纪末希腊人的城市遗址。城中不仅有希腊风格的神庙、广场、宫殿与体育馆,而且保存有希腊文的戏剧与哲学方面的手稿。由此可推知,该城市(     
A.兴建于亚历山大帝国时代B.代表了希腊文化最高水平
C.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纽带D.移植了古希腊的城邦制度
2023-10-15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