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通过文物,我们可以更真实地了解过去的历史和文化。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表2为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中所涉及的部分历史文物。

从表中选取两个或两个以上文物,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所选文物和论题,史论结合,表达清晰。)
2024-05-14更新 | 9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大会于2005103日至21日在巴黎举行第三十三届会议,确认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一项基本特性,认识到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当为了全人类的利益对其加以珍爱和维护。

——摘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

材料二   “文化例外”与“文化多样性”概念形成的重大事件

时间

事件

1993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有关去除视听服务产品的所谓“文化例外”之争。

1994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签署,加拿大在其中增加了文化例外的条款。

1997

在“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框架下起草的“多边贸易协定”草案遭到大量支持文化例外的非政府组织与国家的抵制,最终不了了之。协议于1998年作废。

1997

对抗“多边贸易协定”的“法国文化多样性联合会”成立。

1997

加拿大采取保护与促进加拿大期刊产业的措施受到WTO的惩罚。

1999

“加拿大文化多样性联合会”成立。

2001

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多样性宣言》。

2003

建立有关文化多样性法律手段的谈判开始启动。

2005

通过《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

——摘编自路竞祎《WTOUNESCO框架下文化贸易自由化与文化多样性的冲突与协调》

材料三   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自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来,我国世界遗产保护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截至2023年,我国已有57处世界遗产,世界数量遗产居世界第一。据《文化遗产蓝皮书: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状况报告(20212022)》指出,在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下,国家以及多个相关行业的“十四五”专项规划向世界文化遗产倾斜,机构与能力建设得到加强,新颁布52项与遗产保护管理相关的规章和制度,遗产保护经费总额回升,培训人员数量较上年增长近四成,各类学术研究成果数量显著增长。如今,中国不仅努力保护好自己国家的遗产,而且也开始走出国门,与世界各国联合考古。目前,与17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展的33个联合考古项目,均得到当地政府与人民的高度评价。

——摘编自杭侃《守护文化遗产,推动文明互鉴》等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文化多样性”概念形成的背景。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在保护世界遗产方面的举措及意义。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一项基本特性”的认识。
2024-05-10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芜湖市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统测历史试卷
3 . 有专家提出大运河的保护要注重运河水体、水系保护。沿河段切忌房地产开发;保护古老建筑的同时,也要保护好老菜场、老字号等民间遗产,这反映了(     
A.大运河遗产的保护任重道远B.文化遗产保护要以真实性为第一要义
C.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不断更新D.现代文明对文化遗产保护有双重影响
2024-05-08更新 | 19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新高考历史【衡水金卷·先享题】摸底测试卷(江苏专版)02
4 . 长期以来,为了减轻飞沙和粉尘的危害,敦煌莫高窟492个洞窟中只有8—10个洞窟轮番对游人开放。2016年4月“数字敦煌”上线,游客移动鼠标就可以看到他想参观的每一个洞窟,大大减少了对文物不可逆转的伤害。这说明,文物的保护应(     
A.维护文化的多样性B.适应时代的现代性
C.确保遗产的完整性D.还原历史的真实性
5 . 截至2020年底,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已达42个。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你认为下面哪一个图片反映的内容没有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A.B.
C.D.
6 . 法国于1887年通过了第一部历史建筑保护法,首次规定保护文物建筑是公共事业。1900年,英国对《古迹保护法》进行修订,从古迹遗址扩大到宅邸、农舍、桥梁等有历史意义的建筑物。1972年,《世界遗产公约》规定:“凡公约缔约国均可要求对该国领土内组成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或自然遗产之财产给予国际援助。”据此可知(     
A.西方国家在文化遗产保护中起主导作用B.世界各国普遍意识到文化遗产的价值
C.政府在文化遗产保护中占据重要的地位D.以国际援助为主的遗产保护体系确立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长城,本来是阻隔游牧民族向农耕民族推进的一道实体墙,但随着历史发展,长城内外不同的文明在共同存在的过程中相互冲突、相互影响、相互交流、相互融合,长城也从隔离带变成了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桥梁和纽带。经过岁月沉淀,长城文化由长城的本体建筑的物质文化发展成为中华民族坚韧不拔、奋发向上的精神文化,也成为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象征。

——摘自王金梅《浅谈长城文化内涵的阐释与呈现》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长城内涵的历史演变进行评述。(要求:围绕“长城内涵的演变”展开评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024-04-23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鹰潭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环鄱阳湖生态经济文化圈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很丰富,在国家公布的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里,江西入选的项目有:兴国山歌;南丰跳傩、永新盾牌舞等;弋阳腔、湖口青阳腔、广昌孟戏、婺源县徽剧、宜黄戏等;婺源县徽州三雕、萍乡湘东傩面具;景德镇传统瓷业营造技艺、铅山连四纸制作技艺、婺源歙砚制作技艺等。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进城务工,环鄱阳湖生态经济文化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农耕文化土壤已经发生了变化,加上一些年事已高的老艺人相继谢世,农村年轻人对传统手工技艺兴趣不大,传统手工技艺濒临消失。

——摘编自冯立、匡蓉蓉《环鄱阳湖生态经济文化圈传统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几点思考》

材料二   北美印第安人有一个旨在歌舞娱乐、访亲交友的传统集会Pow-wow(意为“精神的领袖”)。现代Pow-wow的举办并没有固定的时间,只要筹募到经费,发起人可能是某印第安部族组织、都市中的美洲印第安人社区、大专院校中的美洲印第安人研究项目或俱乐部等等。集会上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部落舞蹈展演竞赛,胜出者在享受荣誉的同时也会得到现金鼓励。这些传统舞蹈,不但成为印第安人族群认同的一个重要载体和纽带,也实现了自身在代际的自然传承。在对墨西哥一个村庄的现代玛雅艺术状况的检视中,我们看到,该项目研究设计了以在当地举办艺术展览为平台而作为一种实验民族志方法,来展现该处当下的玛雅艺术与政治历史、技术、审美、跨文化交流、传承等因素的关联,其中关于从单纯办展览而参与者寥寥无几到加入竞争奖励因素后获得积极回应的叙述值得关注。

——摘编自洪颖《文化展示中的竞争——促进传统艺术存续的一种路径选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家公布的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里江西入选的项目类型,并简要分析保护环鄱阳湖生态经济文化圈传统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北美印第安传统文化保护的案例中我们可以获得哪些启示来积极回应环鄱阳湖生态经济文化圈传统技艺濒临消失的现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文化遗产代表着人类文明所留下的辉煌。结合下面两幅图片判断,两者的共同特征是(     

                  北京故宫俯瞰图                                 雅典卫城复原图
A.依山势而建,布局讲求对称,主次分明
B.行政、防御、宗教和商业功能划分明确
C.遵循严格的等级观念和长幼有序的制度
D.具有超越地域和时间的突出的普遍价值
2024-04-10更新 | 197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丽水、湖州、衢州三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23-24高三下·辽宁锦州·阶段练习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康熙三十年(1691年)五月,工部等衙门议复古北口长城,总兵官蔡元上疏,请求整修古北口一带残破的长城,康熙就此事发表了他的长城观:帝王治天下自有本原,不专恃险阻。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敢当。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如古北喜峰口一带,朕皆巡阅,概多损坏,今欲修之,兴工劳役,岂能无害百姓!且长城延袤数千里,养兵几何,方能分守?

——摘自徐永清《长城简史》

材料二   长城作为军事防御工程,其文化价值不是长城修筑者的主观意愿,而是历史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动态的历史场域中,长城本身的物质形态会改变,长城的价值超越了历史长时段并不断被赋予新认知,也因视角和价值取向不同,不同时代对于不同人群而言,在古代、近代乃至新中国建立之后不同的历史时期,长城的象征意义和价值有所不同。

——摘编自付瑞红《长城文化价值的“命运共同体”意涵与展示路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康熙反对整修长城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长城在中国古代、近代和新中国建立后所赋予的不同价值,并分别以具体史实说明。
2024-04-09更新 | 56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份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