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0 道试题
1 . 商代公卿中异姓和同姓所占的百分比分别是78.95%、21.05%,西周是34.78%、65.22%。这一现象说明
A.商代官僚政治体系较完备B.西周家国同构色彩较浓厚
C.分封制的推行开始于商代D.西周沿袭了商代政治制度
2 . 中华古姓多源于图腾崇拜,自古就有“姓氏者,标示家庭血缘之符号也”。然据《姓纂》载:“秦有卫鞅,受封于商,子孙氏焉。”由此可知,商鞅的姓氏来源于
A.古老的商业图腾B.殷商的后裔C.秦王赐封的商地D.母亲的族姓
3 .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春节团拜会上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
A.禅让制B.宗法制C.世袭制D.分封制
4 . 夏、商、西周是中华文明和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时期。下列属于早期国家特征的是
①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②血缘关系被地缘关系取代
③青铜文化灿烂辉煌   ④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0-11-26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5 .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中国古代家国同构的共性成为国人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这种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相关
A.禅让制B.世袭制C.宗法制D.内外服制
6 . 《史记》记载: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父亲的位置,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材料反映了哪一政治制度
A.禅让制B.王位世袭制C.分封制D.宗法制
8 . 商王太甲继位后,贪图享受,不理朝政,还任意杀戮大臣,破坏了祖宗留下来的法律制度,结果被宰相伊尹流放到桐宫。在太甲流放期间,商王朝由伊尹“摄行政当国”。这反映出当时
A.宰相掌握国家行政权B.专制王权尚未真正确立
C.地方诸侯势力的强大D.借助人伦秩序维护王权
2020-11-15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十五县(市)十六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据《左传》可知,陈在楚庄王、灵王、惠王时曾经四度为楚所灭而为“县”,晋在春秋中叶也已较普遍地设置县。最初的县都设在边地,多为国君直属的边地军事重镇,县之长官由国君任命,可以世袭。据此可知,春秋时期
A.已普遍推行郡县制B.依据血缘关系授官职
C.诸侯重视加强集权D.官僚政治已初步形成
10 . 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是学习历史的必备能力之一。春秋时期楚庄王“问鼎中原”反映了
A.贵族特权的废除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C.分封制度的固有缺陷D.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2020-11-11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冈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