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商代统治者认为,祖先神灵与“天”同在,政权的获得乃是受命于天,祖先神灵和“天”会庇佑其统治。而周初统治者则认为“天命靡常”,把“天”看作是具有是非观念和道德准则的,认为只有遵守道德标准的人,才能获得福禄,取得“天命”。周初统治者的这一观念
A.强化了西周时期的等级秩序B.表明政权的理性化色彩加强
C.导致君主实现权力高度集中D.反映出儒家民本思想的盛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殷墟中甲骨文的内容主要是为商王祭祀的官吏向上帝和祖先进行占卜而在龟甲和兽骨上留下的卜辞。商王根据卜兆行事,卜兆的吉凶、可否都是由“帝之子”商王做出决定。由此可见,商代占卜
A.强化了专制集权体制B.强化了王权的合法性和权威性
C.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D.增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3 . “西周以同姓兄弟或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掺沙子’”。这一做法旨在
A.建立中央集权B.维护宗法制度
C.加强地方管理D.削弱贵族势力
4 . 有学者指出,春秋的诸侯国不是一个纯粹的政治机构,国君君临天下但并不治民。对于卿大夫而言,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这反映出
A.“家国”同治的观念B.宗法制的实施
C.社会转型的完成D.“国”与“家”的对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初步具备了君主专制国家的雏形,正从宗族国家向君主专制国家过渡。这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       )
A.宗法分封制度已经终结B.血缘政治纽带得到加固
C.官吏选拔原则发生变化D.家国一体观念趋向淡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孔子认为周礼是理想之制度,“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这一思想提出的政治背景是(   
A.诸侯不满封号,纷纷改称“王”B.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
C.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逐步推广D.王室衰微的迹象开始出现
7 . 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和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分析说明周秦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
8 . 有人说:“分封制是一把双刃剑,它同时给予中央和地方以合法性。至于哪处势力能够在激烈的政治搏斗中获胜,那就完全要看它的实力了。”下列地方势力的行为不具有“合法性”的是
A.周显王三十五年,齐侯婴自称齐威王
B.晋文公加派鱼盐之税
C.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进行变法
D.魏文侯以吴起为将,编练新军
2016-11-27更新 | 392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4届河北省藁城市一中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礼记》载:“诸侯不敢祖天子,大夫不敢祖诸侯。”这主要反映了西周
A.按地域分割政治权力
B.宗法制与郡县制相结合
C.维护嫡长子的特殊地位
D.天子拥有绝对专制权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西周各级贵族所封城邑大小和数量都有等级限制。据《左传》记载推断,天子之城约为今10.4平方千米,诸侯国都约3.2平方千米,卿大夫都邑约为1平方千米。但考古发掘表明东周列国的国都中,最大的燕下都约为32平方千米,最小的秦都雍城也达10.5平方千米。城市的数目也从由近百个增加到八九百。城市数量增多和规模扩大表明
①周朝统治疆域扩大 ②王室衰微礼乐崩坏 ③社会经济得到发展 ④专门商业城市兴起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