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6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每一个国家有三种权力:(一)立法权力;(二)国家的行政权力;(三) 司法权力。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要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请回答:
(1) 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哪个时期的制度?  制度的具体名称是什么?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各自拥有什么权力?
(2) 哪个国家的政体是材料二的典型反映?政体名称是什么? 总统、国会、联邦法院各自拥有什么权力?
(3) 根据材料三的叙述,对比两个国家的权力运作模式你有何认识?
2 . 下列有关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秦朝的郡县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
②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主要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③元朝的行省制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④明朝的内阁不是中央一级正式行政机构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4 . 某朝皇帝对侍臣说:“中书门下,机要之司。擢才而居,委任实重。诏敕如有不稳便,皆须执论。比来惟觉阿旨顺情,唯唯苟过,遂无一言谏诤者,岂是道理?……”是要求“中书门下”应尽何责?(          )
A.审批决策机要事务B.传达执行皇帝意旨
C.替皇帝草拟政令D.匡正皇帝的过失
5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大唐令,诸职事官,七十听致仕(退休)。五品以上上表,六品以下申省奏闻。……其五品以上,籍年虽少,形容衰老者,亦听致仕。”
——《通典》
材料二
洪武十三年(1380年)正月,诏令“文武官年六十以上者听致仕,给以诰敕。”弘治四年(1491年),又诏“自愿告退官员,不分年岁,俱令致仕。”清朝文官,六十岁令致仕。武官则不然,副将以下,年满六十,概予罢。低级武官,退休更早,参将五十四,游击五十一,都司守备四十八,千总、把总四十五。
——《中国古代退休制度的发展演变》
(1)比较材料一、二,指出明清时期官吏“致仕”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国古代实行官吏退休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6 . 宋初,内地人民用铜钱向边民购马,但边民却将铜钱铸造成铜兵器,到处侵扰。为此,宋实行茶马互市,禁止以铜钱买马,改用以布帛、茶叶、药材等换马的物物交换方式。这可用来说明
A.边疆地区有较强的军事实力
B.经济政策制定在于维护封建统治
C.北宋时期经济模式大大倒退
D.守内虚外导致北宋积贫积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