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4 道试题
1 . 下表为秦汉制度对照表。据表可知,这些时期(     
皇帝制度创立皇帝制度,定种种专用称谓、名号,出现文书避讳制度,皇帝独尊,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沿用不废
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名称、职司略有改变
玺印制度以和氏璧制成御玺,方四寸,交五龙,李斯书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秦亡入汉,曰"传国玺"
军功爵制沿用商鞅变法确定二十等爵制沿用不废,爵号有所变更
郡县制秦并天下,废分封,设36郡,约1000个县,郡置“一监一守一尉",县"万户以上为令、不及万户为长。”郡县如秦制,另有封国制与之并行,郡国增至103个,县1587个。
A.中枢机构行政效率提高B.中央强化对地方的管理
C.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D.政治制度在继承中发展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的监察制度历史悠久,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发展。下表是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发展演变史的概略   

阶段朝代监察机构
初创阶段中央设御史大夫,监察百官,执掌群臣奏章,其下设御史中丞,辅助皇帝执行弹劾之权;在地方设置监郡御史,监察郡内。
中央设御史府,增设丞相司直和司隶校尉;地方设立十三部刺史。
监察地方长吏
发展阶段中央设御史台;地方设司隶台,专掌州县监察,并建谒者台,持节察授。
中央沿袭唐制,御史台仍设三院;地方监察设监司和通判,直隶皇帝
强化阶段中央改御史台为都察院,设六科给事中,成为六部的独立监察机构;地方设十三道巡按御史和各省提刑按察司,同时设督抚,形成地方三重临察网络。
中央六科给事中归属都察院,科道合一;地方监察沿用明制。清朝还制定了我国古代最完整的一部监察法典《钦定合规》
阐述从上述历史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3-07-06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表是2023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部分目录。

第一单元政治制度
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
……
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
……
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
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
……
上述教材目录中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官员选拔管理、法律教化和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有何内在关系,请以古代某个王朝为例进行阐述。(要求:内在联系的阐述要基于史实)
4 . 下表内容是秦汉至魏晋时期三公的设置及其主要职能的演变。这反映出(     
朝代西汉东汉至魏晋
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司徒、司空、太尉
职能丞相掌行政、太尉掌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大司徒掌政务、大司马掌军事、大司空掌水土工事都是名义上的最高官职,无实际权力
A.中央行政效率降低B.三公的职能趋同
C.三公职级不断下降D.中枢权力的异化
2023-06-25更新 | 591次组卷 | 4卷引用:四省名校联考(新课标全国卷)2023届高三高考押题卷文综历史试题
5 . 下表为我国古代县级政区的分等标准。据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历代都城及边疆地区的县等级最高B.县的等级高低由缴纳赋税多少决定
C.县级官员选拔和考核标准日益严格D.中央政府对县的行政管理逐渐细化
2023-10-07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下表是秦朝至唐太宗时期各阶段的地方行政区划数量表(单位:个),据此可知(     
时代郡(国)
-481000余
西晋191711232
北周与陈2636171562
隋文帝时300余-约1500
隋炀帝时-1901255
唐太宗时10300余1500余

A.县制是封建国家地方治理的基础B.政权更迭不利于有效的基层治理
C.魏晋南北朝的行政档案保存最好D.疆域不断扩大影响地方行政区划
2023-05-28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门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层级是行政区划与地方政府组织体系的基础。通观中国自秦朝以降的两千多年变化过程,可将地方行政层级归纳为三个层次,即县级政区、统县政区与高层政区(其特征如下表所示)。

层级特征
县级政区
(基层政区)
皇帝直接任命的地方官员到这一层为止,(“县官”被基层社会用来作为皇帝或政府的代称)。在整个中国古代历史上,幅员、数目与名称方面较其他层级变化起伏最小。
统县政区
(也称郡级政区)
直接管辖县的政区,如秦汉时期的郡,隋唐五代宋辽金时期的州,元代的路、府、州,明清时期的府,民国初年的道等。
高层政区不直接辖县的政区,在中国古代史上多作为统县政区的上一级政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代表为州,在唐宋时期的代表为道、路,在元明清则为省。

——摘编自周振鹤《中央与地方关系史的一个侧面(上)——两千年地方政府层级变迁的分析》


根据材料信息,围绕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变化”,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知识展开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述清晰。)
2023-06-16更新 | 142次组卷 | 3卷引用:青海省海东市2022-2023学年高一6月联考历史试题
8 . 下表所示是唐代地方政府层级的变迁情况。这反映出唐代(     
A.中央集权制的发展与演变B.分权导致地方行政效率降低
C.县作为基层机构权力稳定D.地方行政机构沿袭前代传统
2023-09-27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9月联考历史试题
9 . “傅”是汉代中央在诸侯国设置的官职,下表是西汉时期部分“太傅”设置情况统计。据此可知“太傅”的设置是出于(     
   
A.推动儒学传播B.巩固国家统一
C.完善官僚制度D.强化地方治理
10 . 下表为东南三个地区的郡县增置情况。据此可知,这段时期(     
时期
地区
西汉三国西晋唐前期
苏南、浙江会稽郡北部31县会稽等4郡50县5郡57县苏州等13州74县
江西豫章郡18县豫章等4郡54县6郡58县洪州等7州34县
福建会稽郡南部1县建安郡9县2郡14县福州等5州28县
A.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削弱B.江南地区成为政治统治中心
C.经济发展影响地方行政区划D.中央行政管理制度已成熟
2023-08-16更新 | 331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龙口第一中学东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