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鉴于蒙古的特殊地位和多次战乱的现实,明太祖选择了分封制度,即将自己的子孙分封在各地,等到诸王长大之后,就分列在各个军事重地从当时全国的军事形势来看,边防的重点是蒙古势力,因此太祖沿长城内外,在险要地区分封了九王:北平的燕王、大宁的宁王、广宁的辽王、宣府的谷王、太原的晋王、宁夏的庆王、西安的秦王、甘州的肃王。为了进一步弥合与蒙古族的关系,明朝实行了册封蒙古的所领及使臣。明朝对各所领下辖的大小头目及所封使臣进行官职的授予,品级为正一品到从六品此种制度对蒙古各部的头目首领有着极大的诱惑力,因为封王能够给他们带来巨大的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也就激发了其全力治理所在地区的积极性,有利于明朝对少数民族及边疆地区的直接、有效地治理。为稳固对北方的统治,明朝初年,就在从嘉峪关起,顺延长城进入辽东至鸭绿江一线,先后建立起了辽东(今沈阳)宣府(今宣化)大同、延绥(今陕西绥德)宁夏、甘肃、蓟州(在今河北迁西)三关、固原(今宁夏固原),即九边重镇,九个军事要塞都有许多军队驻防,严守辖区诸要地。同时,又沿各镇修缮长城,加强了防卫能力。洪武年间,在长城以北今内蒙古托克托县设置左、右卫。内外军事防线声势相连,多重保障北方安全。

——摘编自尚绪芝、宗朋、张单宁《略论明代边疆治理的法律政策出》


(1)概括明代治理北部边疆民族的措施。
(2)分析明代治理北部边疆民族政策的影响。
2024-03-20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七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2 . 17世纪后期,广东人鄚玖率族人南迁至湄公河三角洲的河仙,并把此地经营为富庶的小邦(亦称“港口国”)。乾隆年间官方文献评价其“宫室与中国无异,服物制度仿佛前代(明朝)”“其风俗重文学,好诗书……子弟皆彬彬如也”。这体现了(     
A.清朝开明的民族文化政策B.双方对中华礼教的认同
C.宗藩朝贡体系的深入发展D.移民社会呈现多元色彩
3 . 自古以来,中国与世界的交往,和平发展始终是主旋律,合作共赢始终是硬道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5000多年文明史上,中华民族长期领先于世界,但中华民族深知“国虽大,好战必亡”的千年古训,拒斥“国强必霸”的强盗逻辑,不搞侵略扩张和殖民主义,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明和平交往,和谐相处,留下许多友好交往,促进文明传播的佳话。

——焦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

材料二:(中国)犹未能遂其发展之自由者,则苦于国际障碍之多也。……案(美国)威尔逊总统十四要点所含公道、平等、尊重主权诸原则,业经联盟及共事诸国共同承认,今和平会议方欲借此为基础,而建设新世界。……中国代表爰提出说帖,罗列诸问题,冀依主权国所不可少之土地完整、政治独立、经济自由诸原则,而加以纠正。……下分舍弃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军队警察、裁撤外国邮局及有线无线电报机关、撤销领事裁判权、归还租借地、归还租界、关税自主权等七项。

——《中国希望条件说帖》(1919年·巴黎和会)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1949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古代中国与世界“友好交往,促进文明传播”的史实依据。
(2)“弱国无外交”是近代中国在与世界的交往中所得出的惨痛教训。请根据材料二和相关史实,分析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诉求有何特点,以及最终失败的原因。
(3)新中国成立后,开创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道路。请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与世界交往方式发生变化的国内、国际背景。
4 . 下表所示是地方志中关于民族地区改土归流后的部分记述。据此可知,改土归流(       
记述出处
湘西,“改土后客民四至”胡履新、张孔修《永顺县志》三十六卷
渝东南,“吴闽秦楚之民,悦其风土,咸来受廛”王鳞飞等《增修酉阳直隶州总志》
鄂西南,“设流以后,常德、澧州及外府之人,入山承垦者甚众”吉钟颖等《鹤峰州志》十四卷
A.为推动民族交融创造了条件B.改变了民族地区落后面貌
C.解决了民族地区的社会问题D.加剧了民族地区人地矛盾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关于中国古代史的分期,不同的学者有不同划分。有学者认为先秦是中国中华文明起源阶段,秦汉是中华文明形成时期,魏晋至明清是中华文明的巩固发展时期。有学者认为先秦是中华民族多元共生阶段,秦汉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初步形成时期,魏晋至宋元是中华民族交融时期,明清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最终形成时期。有学者认为秦汉至明中叶是佛家文化传入并与本土文化碰撞交融时期,明末清中是中华文明与异质西方文化交流过程。

——综合费孝通等学者的观点

选择上述一种历史分期,利用中国古代史知识阐述其分期依据。(要求:可以赞成、修改或另提出一个划分分期,并阐述理由,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晰)
2024-02-04更新 | 35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普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3-24高二上·福建宁德·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图1和图2选自《皇清职贡图》,该图册于清朝乾隆年间编绘,介绍国内外诸多“民族”和“国家”向皇帝觐见纳贡的相关人物形象。这表明(     

            图1朝鲜国夷官                            图2安南国夷官
A.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风格转型B.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
C.朝廷对四海归化政权永固理想的追求D.朝贡体制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2024-01-30更新 | 3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深圳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一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7 . 唐朝确立了军镇屯戍制度,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元朝设立了宣政院统辖吐蕃事务;清朝推行“改土归流”,维护西南地区的安定。据此可知,唐至清朝的边疆治理措施(     
A.强化了边疆的军事管理B.贯穿了“大一统”思想
C.确立了因俗而治的方针D.消除了边疆地区的隐患
23-24高二上·广东汕头·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奢香夫人,水西彝族首领,彝族恒部担勒君亨奢氏之女。在明太祖授意下出任贵州宣慰使,对于国家在西南边陲的稳定和经济文化发展起到非常重要作用。据此可知,明代在西南采取 (     
A.羁縻政策B.都司卫所制度C.土司制度D.改土归流政策
2024-01-25更新 | 30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9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的,并在中国各民族共同发展中不断巩固与壮大,其演进历程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予以探究。

角度内涵
统一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演进,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民族关系民族交往、民族交流、民族交融
华夏认同认同中华优秀文化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
从材料中任意选取一个角度,自拟论题,运用中国古代史知识进行阐述。(要求:写出选取的角度,论题明确,阐述必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晰)
2024-01-16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大一统”是我国历史上长期形成的政治观、民族观与天下观,也是历代国家治理所追求的理想与目标。大一统的国家治理主要表现出以下四个特点:

特点内涵
国家统一国家统一是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体系形成的基础,也是历代统治者追求的主要目标。
要在中央中央集权是2000多年封建国家治理的最基本的制度体系,其核心是“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郡县体制郡县体制是中央集权下地方治理体系的概括
因俗而治我国历史上大一统的国家治理模式,并非一昧地追求整齐划一,也有高度的灵活性。

——摘编自部编教材《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从材料中任意选取一个角度,围绕“大一统的国家治理”这一主题自拟论题,运用中国古代史知识进行阐述。(要求:写出选取的角度,论题明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