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根据敦煌户籍残卷所见唐代均田户受田情况表可知,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户籍年代均田户数受足户数平均每户应受田亩数平均每户未受田亩数
高宗时期10101.069.0
武则天时期40143.5102.0
玄宗时期322148.7106.6
代宗时期112149.389.8
注:唐代上柱国按规定受勋田3000亩,表中是排除了上柱国户后的数据。
A.土地私有制继续深化B.中央集权体制趋向崩溃
C.贵族政治的持续影响D.国家财政负担日益严重
2024·湖南·三模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朝田租大致在十税一至三十税一之间;此外,汉代未成年人(7~14)征口赋(20钱,武帝时23钱),成年人(15~56)征算赋120钱。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实行租调制,“田租亩四升,户出绢二匹,绵二斤,他不得擅兴发。郡国守相,明检察之,无令强民有所隐藏,而弱民兼赋

——摘编自《汉书》《后汉书《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材料二   公元485年,北魏冯太后以孝文帝名义(孝文帝尚未亲政)颁布均田令。在此基础上,北魏变旧的以户计征的租调制为新的以丁计征的租调制,具体规定是:一夫一妇每年缴纳帛一匹,粟二石。15岁以上不结婚的男子4人,奴婢8人,耕牛20头,也分别出一夫一妇的租调。

——摘编自张守军《魏晋南北朝的租调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曹操赋税制度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北魏租调制改革的看法。
2024-05-26更新 | 61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天壹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康熙二十年的土地及田赋统计

地区田地(亩)税银(两)税米麦(石)
全国总计607843001244497244331131
江南4480064741378543327849
江南占全国比例(%)7.3716.9276.84

——全汉升《明清经济史研究》

材料二   历代税制改革有“积累莫返”之害,有“所税非所出”之害……。以一条鞭法为例,“条鞭并夏税、秋粮、均徭、里甲、土贡……。未几而里甲之值年者,杂役仍复纷然。……岂知其为重出之差乎?此所谓积累莫返之害。有明自漕粮而外,尽数折银。天下之银既竭,凶年田之所出不足以上供;丰年田之所出足以上供,折而为银,则仍不足以上供也,无乃使民岁岁皆凶年乎?此所谓所税非所出之害”。……故条鞭之利于一时者少,而害於后世者大矣。

——摘编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田制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田赋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黄宗羲对一条鞭法的看法。
4 . 如表为唐代两种不同的赋税制度,从前者向后者的转变反映出当时(     
制度征收方式
租庸调制租:政府授田的男丁,每年须交纳粟二石
庸:每丁每年须为国家服劳役二十日
调:每丁按照当地的出产,每年输纳绢二匹、绫二丈、绵三两
两税法全国各地的人民,一律以现有男丁与田地数目为标准,划分等级,规定税额,分夏、秋两季交纳。户税依户等纳钱,地税按田地面积纳米粟
A.封建剥削减轻B.人身控制加强C.货币经济发展D.实物地租消失
2024-05-02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素质检测(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春秋晚期,鲁国实行“初税亩”规定按亩征税,根据土地实际亩数收取收成的十分之一作为赋税。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按照土地不同情况分等征收赋税。据此可推知,春秋晚期(     
A.人头税开始被废除B.井田制逐渐瓦解C.民众赋税负担较轻D.土地私有制确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唐代宗(762~779年在位)统治前期,面对税权旁落和税制混乱的局面,曾试图恢复唐代前期施行的租庸调制。唐代宗采取的政策力度非常大,但并未收到预想效果。唐代宗的失败可能是源于当时(     
A.人地矛盾较唐前期更为尖锐B.商品经济发展使货币供应紧张
C.租庸调制威胁了权贵的利益D.唐廷的户籍管理能力显著削弱
2024-04-27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大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是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一次调整前后情况。这一调整(     
土地产权赋役项目征税对象课税形式
调整前政府对农民授田,土地限制买卖田赋、力役、贡品分主户和客户,迁徙后仍向原籍交税以实物交纳
调整后政府不再授田,土地自由买卖户税、地税按定居地,按贫富交税除征收谷物外,原来征收的布帛等实物改为折钱计征
A.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完成了实物税向货币税的转变
C.减少了税收名目和对象D.加强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8 . 宋代的劳役,从过去的差役改为雇役为主。过去的差役,即便是富有者也要强迫服役。而雇役制下,富裕的人为免除力役,可出钱雇佣别人去代劳。这种变化(     
①说明了宋代门第观念的淡化   ②减轻了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
③有利于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   ④推动了劳役征发由人丁转向财产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4-04-10更新 | 196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名校2024届高三4月第4周历史试题
9 . 战国时商鞅变法规定,“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汉武帝时,“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复其身”。明朝时规定,“其累试不第、年逾五十、愿告退闲者,给与冠带,仍复其身”。这里三段材料聚焦的古代制度是(     
A.选官制度B.赋役制度C.教育制度D.军事制度
2024-04-10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这一做法客观上(     
西汉时期按爵授田制规定的部分爵位授田数量统计
爵位田(单位:顷)爵位田(单位:顷)
左庶长74少上造84
右庶长76大上造86
左更78驷车庶长88
中更80大庶长90
右更82关内侯95
A.巩固了等级秩序B.保障了小农生产C.增加了国家税收D.革新了生产技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