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如图为中国古代某一税收政策的结构框架图。该税收政策旨在(     
A.促进商品经济发展B.减轻农民人身束缚
C.改善朝廷财政状况D.推动白银全面流通
2024-03-15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改革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通过革除旧制度、旧思想、旧文化,创造富有生机的新制度、新思想、新文化,推动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

——司马光《资治通鉴》

材料二     帝以问宰相陆贽,贽上疏请厘革其甚害者,其一曰:赋役旧法,行之百年,人以为便。……陛下初即位,宜损上益下,啬用节财,而摘郡邑,验簿书,州取大历中一年科率多者为两税定法,此总无名之暴赋而立常规也。夫财之所生,必因人力。两税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资产少者税轻,多者税重。

——欧阳修《新唐书》


(1)根据材料一,指出改革的发起者及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唐代赋税制度的变化并分析其影响。
2023-10-23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观澜湖华侨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表描述了清朝前期赋役制度的变化。这一变化(     
时期内容
清朝初期地赋和丁赋是分别征收的。地赋是农民交纳的地税,丁赋是百姓向政府提供的徭役折银,田赋和丁赋都是用银两折算,称为地银和丁银
康熙年间规定以康熙五十年(1711年)的人丁数作为征收丁税的固定丁数,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A.加强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B.解决了封建国家赋役征收不均的问题
C.客观上有利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D.造成了农村大量隐瞒人口现象的发生
2022-11-10更新 | 271次组卷 | 29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国兴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中国古代政府用户籍制度来稽查户口、征收赋税、调派徭役、维护统治秩序。魏晋时期官府户籍登载的主要对象是自耕农。而私家依附人口、奴婢及流亡人口、寺院僧尼及依附人口未纳入官府户籍。关于魏晋时期的户籍登记状况,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封建经济发达,人身自由度增加B.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及国家赋税的增加
C.自耕农是官府赋役负担的主要承担者D.促进了耕作方式的改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魏晋时期,开始实行租调制,按户征收粮和绢帛。唐初,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唐朝后期实行两税法,征税的主要标准从人丁转为财产。赋税制度的变化反映了
A.中央的控制力逐渐减弱B.农民徭役负担逐渐加重
C.农民人身控制逐渐放松D.土地兼并之风逐渐杜绝
2021-05-22更新 | 888次组卷 | 38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海南枫叶国际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中国古代赋税体制改革,收税“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古代赋税制度改革逐渐由“舍地税人”朝“舍人税地”方向发展。这有利于(     )
A.保证农民生产时间B.促进农产品商品化
C.放宽人身依附关系D.产生新的经济因素
2021-05-18更新 | 114次组卷 | 2卷引用:海南省临高县临高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从商鞅变法到隋唐,政府重视对户口的清查和统计。然而,明清时期政府却重视土地的清丈。这一变化说明政府
A.对农业经济的依赖减弱B.主动适应商品经济发展
C.赋税征收标准发生变化D.国家治理能力逐渐衰退
8 . 780年,唐朝实行两税法,规定:每户按人丁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据此可知,两税法的实施
A.抑制了土地兼并B.加重了农民的赋税负担
C.减轻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D.标志着征税依据由人丁转为财产
2020-05-28更新 | 1020次组卷 | 35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华中师大海南附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材料 秦汉时期,从税收对象上看,田赋已不再是夏、商、西周时期人头税性质的地租,而是财产税性质的农业税;而同时存在的算赋、口赋、更赋、户赋等仍然是人头税;这一时期的财产税总额明显低于人头税总额,不过财产税的出现毕竟是一大进步。在税收形态上,这一阶段和前一阶段相比,货币税有了长足的发展:不仅工商税征收货币,而且连农业人口承担的赋税也大部分征收货币;在两汉,除田赋要缴纳实物外,其他各税都可以缴纳货币。

在税收结构上,这一阶段,随着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工商税收具备了一定规模,农业税独大的税收结构已经不再,但由于当时的统治者“歧视”工商业,并对工商业采取了重税政策,造成了工商业的处境艰难,发展缓慢。

——张敬群《中国税制演进规律初探》


(1)根据材料,概括秦汉税收制度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秦汉税制变化的历史影响。
10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赋役之制……课户每丁租粟二石。共调随乡土产绫绢施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输绫绢施者锦三两,输布者麻三斤,……凡丁岁役二旬,无事则收其庸,每日三尺(布加五分之一)。……凡丁户皆有优复蠲免之制(诸皇采籍属宗飞者,及诸亲王茹以上父祖兄弟子孙及诸色杂有职掌人)……悉免课役。”

——《大唐六典》

材料二   “总抚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一岁之役,官为佥(全部)募,力差则计其工食之费,量为增减;银差则计其交纳之费,加以增耗;凡颧办派办、京库、发需与留存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为一条,皆计征银,折办与官,……盖均徭,里甲与两税为一,小民得无忧,而事亦易集,立法颇为单便。

——《明史·食货志》

材料三   “雍正初,令各省将丁口之赋摊入地角,输纳征解,统谓之地丁。先是康熙季年,四川广东诸省已有行之者。至是准直隶巡抚李维钧请,将丁银随地起征,每地赋一两摊入丁银二钱二厘。……自后丁徭与地赋合而为一,民纳地丁之外,别无徭役矣。”

——《清史稿·食货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该税制的特点?
(2)比较材料二和材料三所,反映的税制内容有何异同?
2019-11-19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