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4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李四光于1913年赴英国伯明翰大学系统地学习地质学。1918年以题为《中国之地质》的毕业论文,被该校授予自然科学硕士学位。1921年,应国内培养地质人员的需要,李四光回国担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他一生中在地质学方面的主要贡献,如古生物科的鉴定方法、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发现和地质力学的创立,都是在这期间开始的。从1928年起,他担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长达20多个春秋,为我国地质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484月当选为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8月出席在伦敦举行的第18届国际地质学会会议。翌年9月,李四光被列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名单。在新中国主要领导人的关怀下,他冲破国民党企图阻挠的阴谋,于19505月到达北京,随后主持全国地质工作,开启新中国地质事业的辉煌篇章。

——摘编自陈群《为真理奋斗——近代中国历史演变时势中产生的卓越科学家李四光》


(1)根据材料,概括李四光的主要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李四光取得突出成就的原因。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凡尔赛和约》要求德国割地并支付巨额战争赔款,被迫接受和约的德国对此充满了仇恨。美国虽然实力强大,但主要关注美洲和亚太地区,不愿卷入欧洲事务,甚至没有加入国联。英、法作为凡尔赛体系的主导者,实力却已大不如前,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更加力不从心。到了20世纪30年代,面对德国对凡尔赛体系的挑战,英,法只能不断退让,最终导致新的世界大战爆发。所以有人说,凡尔赛体系换来的根本不是和平,只是二十年休战。

——摘编自陈世阳《凡尔赛体系解体的原因分析》

材料二   雅尔塔体系下,美、苏是公认的超级大国,两国也互认对方为主要谈判对手,双方对势力范围的划分也体现了两国均势的原则。对于德国和日本,美苏没有索取过多赔款,同时还推行民主化改革,以铲除军国主义的土壤。联合国的成立给中小国家提供了一个活动舞台,中小国家获得了更多的尊重和安全保障。罗斯福对雅尔塔体系“至少保持五十年和平抱有信心。”

——摘编自曹胜强《凡尔赛体系与雅尔塔体系之比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凡尔赛体系无法换来和平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凡尔赛体系与雅尔塔体系的不同,并说明罗斯福对雅尔塔体系“至少保持五十年和平抱有信心”的理由。
3 .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材料一   战国商鞅方升及铭文


左壁刻:“(秦孝公)十八年,齐率卿大夫众来聘,冬十二月乙酉,大良造鞅,爰积十六尊(寸)五分尊(寸)壹为升。”

底部刻: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诏书:“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摘自上海博物馆的相关介绍

材料二   关于商鞅变法

(商鞅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新法)行五年,秦人富强。行之十年,秦民大悦……

——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商君死,……秦法未败也。

——《韩非子·定法》

材料三   关于戊戌变法变之变者,变之权操诸己,可以保国,可以保种,可以保教。

——梁启超《变法通议》

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

材料四   关于改革开放我们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是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是基于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是基于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是基于对人民群众的期盼和需要的深刻体悟。

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79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82.7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5%……现在,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我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国人民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途上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81218日)


(1)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秦始皇在商鞅方升上再次篆刻铭文说明了什么?
(2)根据所学,请你列举4例中国古代重要的变法和改革。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分析说明戊戌变法的时代背景。
(4)基于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中国历代的变法和改革?
2022-06-22更新 | 239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邓州春雨国文学校2024届高三8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百日维新”前,梁启超任教于湖南时务学堂,“所言皆当时一派之民权论”,又窃印《明夷待访录》《扬州十日记》等禁书,“加以案语,秘密分布,传播革命思想,信奉者日众”,于是“湖南新旧派大哄”。这反映出,当时(       
A.革命已成为主要思潮B.维新派变法策略未能统一
C.变法思想的根本转变D.维新派侧重动员民众变法
2022-06-16更新 | 13712次组卷 | 93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材料   吴贻芳(18931985年),曾任金陵女子大学校长23年。金陵女子大学的办学经费完全依赖外国教会,她重新解释了校训“厚生”的含义,强调“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帮助他人和社会”。她改变了“三从四德”的女子教育内容,制定了严格的考试招生制度及学籍管理规定,同时,又实行弹性学分制。抗战时期,吴贻芳以“努力读书,后援抗日”为教育宗旨,增设了家政、儿童福利和社会系等社会服务类专业。她坚持教育应着眼于人的整体性和知识的综合性,主张通识教育与专才教育相结合。她认为学校不仅应关心学生的学业长进,而且也要对学生的身心成长付出全方位的关怀。她说人格教育的实现,学校尤其应当注重慎微的陶冶,才能使学生整个的人生有良好的发展。她平时能够以身作则,小到日常言谈举止,大到国家使命,都给学生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摘编自詹丽萍《吴贻芳高等教育思想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吴贻芳的教育思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吴贻芳教育思想的主要因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法西斯势力猖獗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出现的时代现象,其理论基础是“种族论”“国家至上论”“领袖权威论”等;其目的在于打着“灭绝低级人种”旗号与人类为敌和打着“夺取生存空间”旗号称霸世界。该现象
①以极端民族主义为基本特征
②始终是爱好自由与和平人民的敌人
③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后发展迅速
④体现了东西方意识形态的尖锐对立
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7 . [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民国初期,北洋政府对边疆事务的关注首重于藏、蒙、新边事,处理散布于西南、西北地区的残留土司,基本因循逊清成例,游移于土司存废之间。在民族主义思潮高涨的近代中国,面对边疆危机的外在冲击,边疆问题关系到民族国家统一整合的成败。土司问题的解决,一直到南京国民政府名义上统一全国后,才出现转机。在国家政体转型后,追求政体统一、民族平等和“还政于民”,民国时期的在西南边疆废土归流以整合边疆为目的。将废除土司同革除封建残余、追求社会平等、融合民族关系、树立土民国家观等相联系。南京国民政府厉行废土归流,意在消除中国历史上长期形成的多元政治共存的局面,将边地整合进统一的国家体系中。然而,现实的政治困境却令中央与地方政府就土司问题的解决各持己见,国民政府有意淡化民族意识,强调政治统一,而土司则重在对边疆各族社会文化特殊性的突出。中国作为多民族构成的国家在向现代民族国家转型时的阵痛,而民国时期对于“中华民族”统一性的过分强调,终未能解决民族与国家、多元与一体的矛盾性。

——摘编自李沛容《国家转型下的边疆整合困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实施“废土归流”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国民政府的“废土归流”。
2022-05-22更新 | 108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开封清华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历史——选修 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北约东扩是冷战后影响美俄关系的最重大事件,冷战后,在面临着苏联解体、华约解散,曾经对手不再存在的局面下,北约转变其职能,采取了东扩的计划,准备将自己的范围拓展到更多的区域。克林顿政府奉行双轨政策:一方面,继续支持叶利钦的领导地位,支持俄罗斯的改革,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俄罗斯对大国地位的追求;另一方面采取比较谨慎、渐进但却是坚定的步骤实行北约东扩,并设计了北约“和平伙伴关系”计划作为东扩的过渡。对克林顿政府来说,这两个方面都是巩固冷战胜利的成果所必需的。美国内部从一开始就对北约东扩存在着尖锐的意见分歧,有反对东扩的,也有主张激进东扩的。俄罗斯则举国一致地反对东扩。美俄之间进行了反复博弈。美方在1996年俄罗斯总统选举之前没有采取北约东扩的实际步骤,以免影响叶利钦的选情。在关于双方关系《基本文件》的谈判中,北约答应了俄罗斯的要求,保证在新成员的领土上不部署核武器和大规模的常规力量,但也拒绝了俄罗斯的两个要求:没有给予俄罗斯对北约决策的否决权;没有答应拒绝接纳原苏联国家入盟,尤其是波罗的海三国。1997年马德里峰会决定邀请波、匈、捷进行入盟谈判,打开了美俄关系中的潘多拉盒子。

——摘自陶文钊《北约东扩与美俄关系(1993-1997 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约东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约东扩的影响。
2022-05-21更新 | 200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开封清华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唐玄宗天宝年间后,“天子佚乐,而用不知节”,大地主官僚又大肆兼并土地,公元755年的叛乱进一步加剧了这一局面。地方上诸侯藩镇割据一方,不供贡赋。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唐中叶开展了盐业改革。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刘晏出任盐铁使,继续进行这一改革。刘晏对国营盐业政策进行了某些调整。他认识到盐利收入丰厚,但置吏太多,“盐吏多则州县扰”,因此他“但于出盐之乡置盐官……自余州县不复置官”;刘晏对之前的专卖政策进行了改革,将官运官销予以废除,创立了民制官收、商运商销的通商法。当时商人过境,各级地方机构都要加税,这属于法外苛征,增加了商人的负担,刘晏奏请罢之。“诸道加榷盐钱,商人舟所过有税。晏奏罢州县率税,禁堰埭邀以利者。”他在各地设置了“常平盐仓”,贮存官盐。

——据马涛、周原《唐中叶刘晏理财与两税法改革的再评价》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中叶财政困难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中叶盐业改革的措施。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有人指出:在1930年的时候,有三个人即将变得世界闻名,不仅是他们本人,还包括他们的奋斗目标。其中一人是一个60多岁穿着粗布衣服的老者。他随身携带一套被褥,一个肩背袋,一个纺锤(他晚上的时候可以纺织),徒步240英里,历经25天后到达海边取盐。他的“奋斗目标”是(       
A.通过民主改革来捍卫民族主权和本国资源B.用非暴力不合作策略争取印度自治和独立
C.领导黑人民权运动迫使美国通过民权法案D.开展武装斗争推翻由美国扶持的傀儡政权
2022-05-09更新 | 1541次组卷 | 16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5月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