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4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吴运铎,祖籍湖北武汉,1917年出生于江西萍乡。这位英雄人物在抗战时期投身革命,为研制弹药多次负伤,九死一生,落下终身残疾。新中国成立时,这位老兵的左眼已失明,右眼长期红肿流泪。腿上的关节因长期被绷带固定,已经硬化。身体残疾的吴运铎被党组织送到苏联进行治疗,并受到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夫人的热切接见。回国后,1951年吴运铎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并出任某兵工研究所的所长。他虽然身体不好,阴天下雨时浑身疼痛难忍,但还是坚持常驻所里,和大家一起加班。他说:“世界上总有这样一种人,为了别人的幸福,总是把自己的痛苦掩盖起来。像卓娅、舒拉、刘胡兰、保尔·柯察金、黄继光。”20世纪60年代,外国有一项专利权要以很高的价格卖给中国。吴运铎主动请战,他和同事全力拼搏,只用了28天就攻克了这个难题,为国家节约了大笔经费。他是那个时代的军工英雄,也是那个时代的精神象征。雷锋生前最喜欢读的书有两本,一本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本就是《把一切献给党》(吴运铎的自传)。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网《吴运铎:用忠诚和坚强书写人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吴运铎在新中国做出重大贡献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吴运铎的时代精神。
2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马基亚维利(1469-1527)或许是所有西方政治理论家中最为著名也最常被误解的一个。他生活的时代社会观念发生巨大的变化,他从人的角度来看待社会,认为人生来自私、目光短浅、善变并且容易上当受骗。为此他十分重视法律的作用,认为人只有在法律的约束下,才能变得坚定、精明、文雅。而法律离开权力则一无所用,这样他更强调实力的作用。由于人是贪婪的,法律有时也无能为力,因此法律必须以武力为后盾。只有掌握良好的军队,国家才会有良好的法律。他也认为建立君主专制的政府是建立秩序的不二法门,相信君主只有依靠充分绝对的权力才能遏制权贵的野心和堕落。马基亚维利强调统治的权术,为目的而不择手段,是因为当时在意大利政治分裂、社会动乱的情况下,传统的道德准则已失去作用。

——摘编自《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基亚维利思想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基亚维利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
2022-11-15更新 | 42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二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培优考历史试题
3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陈亮生活的时代,南宋朝廷内忧外患十分严重,为此,陈亮提出了一系列政治改革的主张。他认为,宋初立国的那些制度,由于本身存在缺陷和后世执行中的错误,迫切需要加以改革。他说宋太祖制定的“经画天下之大略”,主要就是约束地方官吏的权力,结果郡县不得以一事自专也。这个“经画天下之大略”虽奠定了宋朝一百五六十年的统治基础,但这套统治制度本身存在着弊病。后世的统治者不仅没有认识到这种统治制度的固有缺陷,反而将这种体制的缺陷进一步极端化,庆历新政和熙宁变法没有摆脱这种对地方政府“柬之不已”的统治思路:其结果是“天下之势实未尝振也”。陈亮认为,政权、兵权、财权的高度集中,造成了郡县空虚,无力抵挡外敌的入侵,最终导致“版舆之地半入于夷狄”,龌龊拘挛,日甚于一日”的局面。他崇尚皇权,但对宋孝宗的专断独裁非常不满,认为专杈不得人心,必然要招致天下人的非议与怨恨。在过度专制的体制下,君主事必躬亲,必然会导致很多错误,他主张,君主要把很多事权交与大臣,自己做君主应该做的事情,履行君主应该履行的职责。

——摘编自徐军、鲍新山《陈亮改革思想新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陈亮改革思想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陈亮对宋初政治制度的认识并谈谈你对这认识的看法。
2022-11-15更新 | 56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二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培优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69年,尼克松入主白宫。同年7月25日,他在关岛阐述美国在亚洲实行战略收缩的“尼克松主义”,继而他又在1970年2月的国情咨文中提出了“伙伴关系”“实力”“谈判”三原则,主张美国“需要一个谈判时代而不是对抗时代”。尼克松的这些主张(     
A.表明美国综合国力的强大B.以调整欧美关系为宗旨
C.使美国在冷战中处于劣势D.受国内外局势变化影响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后苏联的目标是具体的,即占领领土。美国所追求的目标则是抽象目标或环境目标,它关心的是世界政治大环境。战后英美法苏对于欧洲的分区管制形成的“四大警察”理念是一种追求“双赢”的理念。而根据囚徒困境模型分析,安全感是达到“双赢”结果的基本要求。而战后美苏之间安全感从未存在过;不光是因为两极格局、东欧真空,更根本的是因为战后形成的两极力量不均衡,又不足以使一方完全支配另一方,因此弱的一方必然奋起而追之,而这又会导致强的一方产生更强的戒心。苏联作为极权主义国家,对美国天生就有戒心,因为其要控制信息的输入来维持政权的稳定。”所以,罗斯福的大国合作之梦从来就没有实现过,美苏最终还是从合作走向了对抗。

——摘编自袁茵《论冷战的起源——虚假均势、集权主义政体与冷战的爆发》

材料二   冷战结束后,全球治理出现众多问题,如资本的配置正在向那些具有资本垄断权利的国家集中;国与国之间以及国家之间内部贫富失衡问题严重;一些国家主张的所谓民主已经失去了真正的民主意义,导致一些国家和地区动乱;全球面临的生态平衡挑战非常严重等。随着美国霸权在国际体系中不断衰退和新兴经济体的陆续崛起,全球治理由霸权时代的垂直结构逐渐趋于扁平,一元化治理由于国际权力的不断分散开始走向多元的全球治理模式。

——摘编自刘长喜、毛博《全球治理之殇与中国方案》


(1)依据材料一,概括二战后美苏从合作走向对抗的原因。结合所学说明冷战格局下中国外交新思维的表现。
(2)依据材料二,分析当前全球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所学指出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
2022-10-26更新 | 340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豫南九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贞观初,“以法理天下,尤重宪官,故御史复为雄要”,“御史为风霜之任,弹纠不法,百僚震恐,官之雄峻,莫之比焉”。台院侍御史以弹奏为基本职责,重点在纠弹职位较高的官员。察院监察御史在御史台中品秩虽低,但职务繁杂,百司畏惧,其“分察百僚,巡按郡县,纠视刑狱,肃整朝仪”,此外还掌祭祀、监南选、监司射、监决狱、分察尚书省六部等。贞观年间,全国被划为十道监察区,由监察御史十人分巡州县,监察御史以六条巡按州县,分巡时威仪显赫,“州县祗请相望,道路牧宰祗候,僮仆不若”。《贞观政要》中记载:“(太宗)深恶官吏贪浊,有枉法受财者,必无赦免,在京流外有犯赃者,皆遣执奏,随其所犯,置以重法。”同时,唐太宗也对清廉官员和清正之举大加褒奖弘扬。

——摘编自吴毅《唐朝贞观年间防治贪腐的政策举措释析》

(1)根据材料,概括唐太宗吏治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太吏治改革的历史作用。
7 . 王安石变法中设置的市易务,不仅严格立法以抑兼并,而且参与到市场的直接经营当中,增加商税,如市例钱,以及坊场、河渡之关税,进一步扩大征榷范围等。据此可知,王安石的这一变法举措(     
A.缓和了统治集团内部矛盾B.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
C.加大了政府对工商业干预D.减轻了人民的差役负担
2022-10-07更新 | 3852次组卷 | 35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汝州市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孙思邈,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医药学家、道士,被后人尊称为“药王”。他从小聪明过人,爱好老庄学说。他在《备急千金要方》序言中提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并躬身实践;认为医者首先应高度重视生命、以救人疾苦为己任。他精读“《素问》《黄帝针经》……范东阳、张苗、靳邵等诸部经方”,认真研习经典,虚心求教,掌握中医理论,提高临床治疗水平;他倡导医者在病人来就医时一视同仁,保持仁爱之心,把病人当作亲友般对待,做到“勿避险、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在《备急千金要方》的《少小婴孺方》篇中,他还强调妇女儿童因生理病理的特殊性,应受到更多的重视。

——摘编自闫彦敬《浅论孙思邈医德思想的当代价值》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思邈的医德思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孙思邈医德思想形成的原因。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张瑞图(15701641),福建晋江人,大学士,明代四大书法家之一,其作品丰富,艺术成就被广为传颂。其书法作品也以各种形式被保存并流传开来,包括张瑞图题写的摩崖石刻、庙堂匾额、功德碑、墓志铭、纸卷诗轴、法帖等。其创作的《永春李二有道先生合祠功德碑》《晋澄李先生生祠记》《再借亭》三方碑刻作品,主题皆是歌颂乡贤名宦为官清廉、为民行德政,楷书表现尤为端庄,落落大方;他创作《卫民祠碑》是为了表达对忠烈义薄云天的扼腕痛惜,通过作品表达内心的情感,表现人格的力量,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清秦祖永《桐阴论画》云:“瑞图书法奇逸,钟王(钟繇、王羲之,魏晋时期书法家)之外,另辟蹊径。”在泉州所见张瑞图题写的碑刻匾额多“以行为楷”,其大字碑取法纵势,姿态挺拔峻峭,如生龙动蛇,美轮美奂。小字碑取法横势,显得飘逸洒脱,具有轻松自如的意趣。

——摘编自刘昭斌《明代书法家张瑞图书丹碑刻集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张瑞图的书法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张瑞图书法作品广为称颂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18年春,英国政府专门成立了一个对敌攻心宣传的组织指挥机关——“对敌宣传司”。英国报业巨头北岩勋爵临危受命,担任“对敌宣传司”司长一职。北岩勋爵认为,战争宣传应以敌国民众为主,以当权者为辅,用大谎言欺骗敌人,以粉碎其斗志。在北岩勋爵的不懈努力下,协约国军总司令不但解除了空投传单的禁令,还授权他有计划地实施了对敌传单心理战。北岩勋爵以传单、报纸和小册子为武器,向德军发起一场轰轰烈烈的“纸弹”攻势。资料显示,整个战争后期英国人向德军前线投送了共计1830万份的传单,总耗资高达7万英镑。这些传单极尽离间和煽动之能事,甚至传播谣言,对德国军民进行谆谆诱导,加速了德国的崩溃。有人对此高度评价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宣传战线上,英国的表现是最为成功的。”

——摘编自楚云、蔡静平《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传单心理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对敌宣传战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对敌宣传战成功的原因。
2022-09-08更新 | 97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23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测试(一)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