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王阳明(1472-1529年),名守仁,明代著名思想家、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王守仁倡导心学,主张“知行合一,以致良知”,世称“姚江学派”,于明中叶后,影响甚巨,播扬东瀛。弘治十二年赐进士,观政工部。历任左检都御史,巡抚南赣,总督两广,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封新建伯。1506年,宦官刘瑾擅政,王守仁上疏论救,因触怒刘瑾被杖四十,谪贬至贵州龙场任驿栈驿丞。龙场在当时还是未开化的地区,王守仁根据风俗开化教导当地人,受到民众爱戴。南中地带盗贼蜂拥四起,王守仁到任后,讨伐大帽山盗贼。1518年,王守仁恩威并施,平定江西数十年的民变祸乱;1519年,平定洪都宁王朱宸濠之乱;1528年,平定西南部叛乱和盗贼,当地民众都惊呼守仁是神。王守仁于54岁时,辞官回乡讲学,在绍兴、余姚一带创建书院,宣讲“王学”。临终之际,弟子问他有何遗言,他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摘编自葛兆光《中国思想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阳明的主要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阳明的优秀品质。
2021-11-20更新 | 188次组卷 | 3卷引用:新疆乌苏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在解放东北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有步骥地领导和创建了各级人民民主政权。1947年7月开始,通过村选、召开东北人民代表会议和城市人民代表会议等方式,“自下而上”地建立起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政权。这些举措
A.巩固了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民主政权
B.为全国人民民主政权建设提供经验
C.为解放战争取得胜利奠定经济基础
D.是新中国政治制度建设的理论源泉
2021高三下·福建·学业考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世纪60年代,英语逐渐取代荷兰语,成为日本知识分子使用的主要西方语言。1867年后,日本对词典的编纂渐趋重视,出版了大批高质量的英日、法日、俄日、德日等词典。这表明,日本向西方的学习
A.以文化交流为主要途径B.以外语学习为重要内容
C.受到了欧洲列强的牵制D.着眼于吸收各国的长处
4 . 与中国有关的不平等条约数以千计,其中就有以打着维护中国主权旗号的《九国公约》,下列关于此条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是日本外交的重要胜利B.使中国回复到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
C.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政策得到确认D.打破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5年,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有70万人。按照美国三军参谋长联席会议的保守估计,至少还需要一年半的时间才能彻底战胜日本,外援如果单纯指望美国政府,那么美国必须为此付出极大的伤亡代价。1945年2月在克里米亚召开的雅尔塔会议上通过的《雅尔塔协定》,充分显示了苏联同意欧战结束后三个月对日作战的战略目标:恢复其在远东的利益,尤其是在中国东北的势力范围。而英美处于自身考虑也不得不做出让步,于是中国就成了不容提出反对意见的接受者。1945年8月9日零时10分,苏联150多万军队从东、北、西三个方向,在四千公里长的战线上,向日本关东军发动突然袭击,在苏军的打击下,日本关东军灰飞烟灭。对此毛泽东评价说:“苏军的参战,决定了日本的投降,中国的时局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时期。”苏军出兵东北不仅加速了日本的投降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也为阻挡国民党军队进入东北和中共建立东北根据地起着客观的促进作用。

       ——摘编自熊美云《苏联出兵中国东北的原因和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45年苏联出兵中国东北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45年苏联出兵中国东北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如图为漫画《长蛇猛兽动地来,冲破和平正义塔》(1919年),画中描绘了一座写着“公道”“和平”“正义”“平等”字样的破塔倒塌了下来,塔旁立着一块木牌“凡尔赛和会”。该漫画
A.凸显了一战对世界秩序的破坏B.肯定巴黎和会维护正义的愿望
C.揭露帝国主义分赃攫利的本质D.表明中国人民收回主权的决心
7 . 18世纪中期,俄国农业经常歉收,农作物的收获量与种子的比例为3.5:1,单位面积产量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徘徊不前。1860年,俄国每公顷的粮食产量与比利时、荷兰、英国等国家相比,还不及它们的一半。这一现象说明
A.俄国资产阶级的统治极为腐朽B.俄国工业革命滞后制约农业发展
C.农奴制下的俄国农业长期落后D.俄国推行集体农庄具有迫切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29年9月,法国外长白里安提出“欧洲联邦”计划,主张建立一个类似于国际联盟的欧洲联盟,其中包括设立欧洲议会、“共同市场”,共同对付“一旦发生的严重情况”,并促进商品、资本和人员的自由流通。这一计划
A.推动法德矛盾走向缓和B.预见到法西斯侵略势力的威胁
C.以应对经济大危机为目的D.试图修补凡尔赛体系存在的问题
2021-09-15更新 | 133次组卷 | 2卷引用:新疆喀什地区喀什第六中学2022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孝文帝改革之后,北魏自称“中国”成为普遍现象。比如中书监高闾上表把南朝建立者视为“蛮夷”“非关华夏”;元英上奏南伐齐朝声称:窃以区区宝卷,罔顾天常,凭恃山河,敢抗中国。由此可见
A.北魏普遍自觉传承华夏文化B.改革提高了北方的生产力
C.北魏统治者有华夏认同意识D.南北对抗中南方落于下风
2021-08-31更新 | 690次组卷 | 14卷引用: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19世纪60年代以后,俄国贵族所掌握的土地越来越少。许多贵族失去土地后流入城市,从事各种各样的职业,如国家公职人员、工商业者、自由职业者、工人、手工业者等。这反映了俄国农奴制改革
A.引发了社会结构的调整B.满足了资本主义劳动力需求
C.废除了地主土地所有制D.适应了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