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论语·雍也》中有这样的一段记载:“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无厌之!天厌之!”一直以来的传统儒家学者对此段文字都避而不谈。19世纪末,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对此特别作出解释说:“盖当时旧制,见国君必见其夫人。如今泰西诸国皆然”。同时期谭嗣同在自己的《仁学》中提到“仁之为道也凡四:……曰男女内外通,子见南子是也”。1903年湖北学生在报刊发表的《支那女权愤言》也认为孔子去见卫灵公的夫人南子是一种礼节,是尊重女性的体现,并提出“孔子而生于今日中国,有提出男女平等之问题者,孔子必与于名誉赞成员之列,而不否决之也”。

——摘自夏晓虹《晚清女权思想渊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时期对“子见南子”态度的变化及出现新解释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孔子和儒家思想出现不同解读及其不同时期地位变化的原因。
2021-08-28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大附中2015届高三适应性月考(四)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1898年,某书商慨叹废八股将使自己损失惨重,后来发现“经学书犹有人买”,其损失并不如以前估计之大,而该书商对新学书籍的投资不久又面临亏损。这可以反映出该时期
A.儒学地位颠覆B.列强侵略加剧
C.政局变化迅速D.西学深入民心
2021-06-08更新 | 12473次组卷 | 112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武周政权建立后,武则天继续推行唐初以来行之有效的大政方针,有因有革,所谓“不改旧物,天下惟新”。武则天主持朝政规定州县境内,“垦辟田畴,整修水利”,使民“家有余粮”,则予以升奖,如“为政苛滥,户口流移”,则必加以惩罚。她能够深刻地认识到“建国之本,必在于农”,“家给人足,则国自安焉”。此外,武则天还积极向边远地区推行屯田、营田,注意兴修水利,发展手工业和商业。在户数增长上,从永徽时的三百八十户,到她去世时增至六百一十五万余户。武则天以女主君临天下,移风易俗,使社会风俗习惯发生很大变化,对以往的清规戒律和一些陋习进行了改革。如在服饰上,规定妇女出行,不必著幕罗,戴帷帽即可。凡大朝会,妇女可以与百官杂处,鼓励妇女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引进妇女参与朝政,如令上官婉儿“内掌诏命……群臣奏议及天下事皆与之”。

——摘编自漆侠《中国改革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武则天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武则天改革举措的积极意义。
4 . 司马光描述王安石变法“使上自朝廷,下及田野,内起京师,外周四海,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下列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与司马光一致的是
A.百钱可得酒斗许,虽非社日长闻鼓。吴儿踏歌女起舞,但道快乐无所苦。
B.实国史上,世界史上最有名誉之社会变革。
C.二三年间,开阖动摇,举天地之内,无一民一物得安其所者……数十百事交举并作,欲以岁月变化天下。
D.引用凶邪,排摈忠直,……卒之群奸肆虐,流毒四海。
5 . 2019年3月国家文物局正式将“万里茶道”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38年,俄国使臣从中国带回茶叶献给沙皇,开启了莫斯科从中国进口茶叶的历史,来自中国的砖茶也在17世纪积累起了虎大的消费群体。由于清政府不允许外商到中国内地采购茶叶,晋商依靠自身区位优势和经商传统,垄断中俄茶叶贸易。这条商路从中国的福建武夷山一路转运至当时中俄边境的恰克图,再由俄商转运,最远至圣彼得堡。“万里茶道”上主要运输和交易的商品是茶叶,但中国南方的粮食、布匹,北方的皮毛、药材,俄罗斯和欧洲的工业品同样在茶道上川流不息。19世纪中期,太平天国控制江浙贛地区后,晋商前往武夷山茶区的茶路受阻,晋商遂将目光转向两湖茶区,俄罗斯市场之武夷茶渐为两湖茶代替。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俄商获得深入中国内地采买茶叶等商品的权利。1863年,俄商直接进入汉口设立蒸汽动カ的新式砖茶厂一一顺丰砖茶厂,将现代工业技术引入中国制茶业。随着清政府不断让权给俄国商人以及俄国政府对在俄华商的重税逼迫,晋商在与俄商的竞争中逐渐失势,传统“万里茶道”日益衰落。至20世纪20年代,中蒙间最大的茶叶贸易商号大盛魁黯然关张,宣告了这条跨越了今天中、蒙、俄三国的“万里茶道”无法挽回的没落。

——摘编自宋奕《文化线路遗产视角下的“万里茶道”申遗》等

材料二 (1)能为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独特的或至少是特殊的见;…(2)是传统人类居住地、土地使用或海洋开发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或者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特别是由于不可逆变化的影响变得易于损坏;与具有突出的普遍意义的历史事件、生活传统、观点、信仰、艺术作品或文学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

——摘自《实施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操作指南》


(1)申报文化线路遗产,必须符合《实施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操作指南》六项标准中的一项或几项。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参照材料二中任意一项标准阐述“万里茶道”申报世界文化线路遗产的理由。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万里茶道”的申遗工作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6 . 战国时期“范雎、蔡泽、苏秦、张仪等,徒步而为相;孙膑、白起、乐毅、廉颇、王翦等,自身而为将”;商鞅变法则实行“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奖励军功”等措施。这说明
A.个人奋斗决定社会关系变动
B.社会关系变化与商鞅变法相互推动
C.商鞅变法打击了旧贵族势力
D.战国时期的大变革造就了商鞅变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8世纪中叶,法国服饰流行夸张华丽的风格。18世纪后半期,服饰趋向朴素、简洁,男士爱好军装式样的服装,不少上流社会女性以穿“农妇装”为时髦。这一变化反映了
A.浪漫主义对衣着服饰的影响B.政治运动对社会观念的冲击
C.工业革命推动服饰风尚变化D.启蒙运动对时尚观念的改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