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宗庙是帝王或诸侯祭祀祖先之所,其设置几乎贯穿古代中国。东周时期,诸侯国的宗庙多设于国都,由国君亲祭。秦统一后,除在都城设宗庙外,还在全国县级行政区域设置祭祀秦始皇父亲的“太上皇庙”,并由地方官主持祭祀。该举措表明秦朝(       
A.通过宗庙祭祀强化宗法制B.人伦秩序服务于国家治理
C.力图践行以孝治国的理念D.郡县制逐渐取代了分封制
2024-01-20更新 | 1071次组卷 | 14卷引用:重庆市荣昌中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历史试题
2 . 属邦是秦针对境内少数民族设置的管理机构,在秦统一六国前具有中央与地方双重属性,管理归服的“臣邦”和有蛮夷聚居的“道”;统一六国后,属邦与郡平级,主要在陇西地区辖有县、道,管辖界内的蛮夷和秦人。这一变化(     
A.使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B.促进了中央机构的完善
C.推动西北地区融入版图D.加强了对民族地区管辖
2024-03-06更新 | 409次组卷 | 8卷引用:重庆市渝中区好教育联盟2024届高三3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考古专家测量发现,秦始皇兵马俑坑中出土的4万支箭头,最大误差0.22毫米,最小误差0.02毫米,且这些箭头与在湖北、江苏、河南等地出土的同款秦国箭头,尺寸一模一样。这可用来说明秦国(     
A.地方管理制度严格B.国家治理规范严密
C.中央集权逐渐加强D.统治区域达至江南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岳麓秦简《行书律》中规定:传行书,署急辄(立即)行,不辄行,赀(以财物赎罪)二甲。不急者,日觱(完毕)。留三日,赀一盾;四日以上,赀一甲。二千石官书不急者,毋以邮行。这一法律条文反映出当时(       
A.法律制度的细密严酷B.国家体制运行规范有序
C.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D.道路交通体系覆盖全国
7日内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渝西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文物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对下列图片所反映文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秦王朝官方文字小篆的实物见证B.②中最早引用勾股定理特例商高定理
C.③见证了以均田制为基础的赋税制度D.④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纸币实物证据
2024-01-20更新 | 114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主城区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古代大一统国家区别于一般的帝国、封建王国或所谓的“早熟国家”,而具有天下性、道统性与科层性的国家性特征。以天下为治理对象,以天命为合法性来源,以天子为最高权威的天下国家是大一统国家超越性的宏观架构。以儒家思想谱系为主要内容的道统观念是古代的“国家学说”。文字的统一是形塑大一统国家韧性的重要初始条件。“书同文”的形成突破了语言文化多样性可能造成的文化藩篱,为实现跨时空交流与理解提供了初始条件。

——摘编自赵德昊《形塑国家韧性:论中国古代大一统国家的长期延续与不断重建》

阅读材料,任选其中一个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证。 (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4-03-06更新 | 149次组卷 | 6卷引用:重庆市渝中区好教育联盟2024届高三3月联考历史试题
7 . 湖北云梦出土的秦简中,登录了户主姓名、妻子和儿女的年龄以及财产,如奴婢、田宅等:居延(今内蒙古西部)汉简中也保存了户籍的片段,每户名下,均登录属于本户的人口及奴婢、田宅、牛马、车辆等状况。这些信息可以直接印证(     
A.土地私有制取得优势地位B.边疆农耕经济的水平很高
C.治理体系向基层延伸情况D.政府适当放松对社会控制
8 . 下图为西周到西汉初期山东地区政区变化图,这一变化(          

A.体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诉求B.适应了政局变化的需要
C.立足于缓和阶级矛盾的需要D.吸取了秦朝灭亡的教训
2024-04-16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合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9 . 下列四幅地图反映了不同时代长城防线的变化,按照时间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A.④①③②B.②④①③C.④②③①D.③②①④
2024-01-17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康德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86年出土于河南省平顶山的“秦始皇廿六年诏书权”上的铭文写道:“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铭文中记录的这一诏书旨在(     
A.统一度量衡B.统一全国市场C.提高财政收入D.巩固国家统一
2024-03-28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