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唐代的民族交往与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随着所属民族越来越多,唐太宗积极慎重地采取了若干措施。在各族聚居区“列置州县,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各族官员在待遇地位上则更无薄厚之分,不搞什么重汉轻蕃。一般保留各族内部的社会组织或同新的行政机构结合并存,于阗、龟兹等地保留国王称号,突厥、回纥首领仍称可汗等,唐太宗给他们下诏时也自称皇帝天可汗。吐谷浑一再骚扰边州并扣留中央代表,太宗竟先后十次派人"谕以祸福",直到最后不得已才派兵予以平定。特别是十多万突厥人安居塞上各地,与汉人一起耕牧近十年之久,相互间结利深情厚谊。以至要离开这里时,多怀依恋之情"不肯出塞"。

——摘编自《唐太宗与贞观之治论集》


(1)据材料概括唐太宗民族政策的主要措施。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对宗民族政策的积极作用。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唐一代,吐纳东西文化,兼容华风异俗,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影响都很明显。在京都长安,各族人民共同生活,互相影响,使得居民的衣饰、饮食、娱乐、婚姻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具有“胡化”的特色。……充分体现了这座国际大都会包含的气象,展示了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风貌。

——张兴胜《唐代长安的“胡化”风气》

材料二

时间事件
16世纪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浙江台州九战九捷。
葡萄牙人获得了在澳门的租住权。
荷兰和西班牙分别占据了台湾岛的南部和北部。
屯门海战后南京兵仗局大规模仿造从葡萄牙缴获的佛郎机炮。

——摘编自李亚凡《世界历史年表》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代对待异域文化的态度。结合唐代佛教传播的史实,阐述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从海防的角度指出16世纪中国面临的新问题,并概括明朝统治者的应对措施。
3 . 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发展时期,这一时期成就辉煌,对人类进步作出了伟大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唐时期,选官有了统一的标准,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从而吸引全社会的知识分子埋头读书,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地方集中到朝廷。

材料二   太宗曰:“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

材料三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材料四   ……西北行三百里,度石碛,至凌山,此则葱岭北原,水多东流失矣。山谷积雪,春夏合冻,虽时消泮,寻复结冰。进图先祖,寒风惨烈,多暴龙,难陵犯……

——《大唐西域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隋唐时期选拔官吏的制度是什么?选官的标准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皇帝在位期间开创的盛世局面是什么?举例说明他在用人方面的“有道”之处。
(3)根据所学知识思考,材料三中的“朕”实行了怎样的民族政策?列举一项他统治时期,促进汉藏友好交往的具体措施。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出记录这一幕情景的人物是谁?他出行的目的地在唐朝时称为什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唐朝的留学生中以新罗最多,最著名的是新罗人崔致远。他十二岁入唐,十八岁进士及第,历任淮南节度使幕职,居唐十六年后回国,被后人尊为朝鲜汉文学的开山鼻祖。从上述描述中无法确切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A.唐朝政府允许外国人做官B.新罗大量吸收汉文化
C.唐朝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D.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