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唐代的民族交往与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考古发现,南诏纪年文物如碑刻、经卷、塔砖、石窟题记、铁柱等,多使用南诏自建年号,但与唐朝官方交往时却刻意使用唐朝年号以掩饰自建年号,导致其在中原史籍中出现结构性失载。据此可知(     
A.藩属体系有政治约束作用B.中央与民族政权长期对峙
C.少数民族依附于中央政权D.中原文化领先于边疆文化
2023-05-08更新 | 316次组卷 | 4卷引用:天津市实验中学滨海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唐穆宗时(820~824年在位),广东龙川县进士韦昌明在《越井记》中说:“秦徙中县之民于南方三郡,使与百越杂处,而龙有中县之民四家。昌明祖以陕中人来此,已几三十五代矣。”上述现象反映了(       
A.经济重心自秦朝开始南移B.唐代北方人口迁徙到南方
C.多民族共同开发岭南地区D.华南的教育水平超越北方
3 . 唐朝武则天执政后,“大行帷帽”(原属胡装),帷帽从造型上来看是一种高顶宽檐笠帽,在帽檐一周制有薄而透的面纱(如右图戴帷帽女子骑马雕塑)。唐代女性通过珠宝等饰品装饰丝网来展现自己的地位,与其他流行的款式相搭配。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异域风尚推动社会进步B.开明的民族政策利于促进文化交流
C.女性社会地位得到提升D.社会普遍崇尚简约自由的服饰风格
2023-05-05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本溪市本溪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新疆吐鲁番唐墓出土了若干册《论语》手抄本。其中363号墓葬出土的《论语》郑注,其文本最后有“西州高昌县宁昌乡厚风里义学生卜天寿年十二状”字样。184号墓出土的《论语》郑注共4件内容有重复,但笔迹不同。其中,第三件文本末记“高昌县学生贾忠礼写”。这反映出唐代(     
A.“四书”地位逐渐上升B.书院教育在边疆的发展
C.儒学士人投身基层教化D.边疆对中原文化的认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唐伊吾军上西庭支度使牒为申报应纳北庭粮米事》是目前较为完整记载东天山伊吾军屯田收获情况的一件文书,记载了伊吾军屯田收获情况:伊吾军每年纳给北庭粮4000石、伊州仓197石、自留3646石。由此可推知(     
A.屯田为唐朝经营西域奠定物质基础B.天山地区从唐朝开始属于国家管辖
C.节度使的设置为唐朝衰亡埋下隐患D.文书史料是研究边疆史的主要资料
6 . 读图,许多学者认为以上文物存在关联,其依据是唐代(     
   
A.中华文化辐射范围较广B.中央政权加强了对西域控制
C.海上丝绸之路逐渐兴起D.欧亚大陆商路联系比较活跃
7 . 对边疆的治理也属于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的范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与先秦羁縻政策比较,汉唐时期的民族羁縻政策不仅在形式上有较大发展,也在某些基本原则上有较大的突破、创新。首先,就多民族统一原则看,汉唐时期大大强化了周边民族对中央政权的隶属地位,作为少数民族的首领,其所担当的职权往往以受内地政权的册封为根据,并直接受汉唐所设的羁縻政策州府官吏的监督或汉唐驻军的控制。其次,汉唐的羁縻统治进一步发展与健全了先秦时的“依俗而治”原则。“依俗而治”不仅要强调“依俗”,更要在“治”上作文章。“依其故俗”只是治理的一种方法,其实是以设立羁縻机构职官及派军队等政治军事管理行为为前提的。其三,汉唐的羁縻统治民族政策把协调民族关系、维护民族团结放在了较重要的地位。汉设西域都护客观上起到了协调民族关系的作用。唐在大漠南北及西域设置的羁原府州,也有利于防止西北各少数民族之间的相互攻伐。最后,汉唐的羁康统治把加强民族间经济文化联系提上日程。汉唐时内地政权与周边民族间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经济贸易活动。

——杨永俊《我国古代民族羁縻统治政策的变迁及其原因探究》


(1)概括材料一中汉唐时期民族羁縻政策的措施和特点。

材料二   明清两代中央政府在土司地区行政管理上的做法是,在西南边疆重要地区设置与内地相同的郡县,并任命流官,形成土官与流官联合治理西南边疆地区的态势。“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经明代中央政府至清代前中期很好地施行,使这种民族政策得到巩固与提高,使西藏东部地区与川西藏族地区实施了政教合一制度,在川、青、甘、滇藏区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土司制度。到了清朝中晚期,清政府在面对农民起义冲击、西方列强入侵的情况下才一改过去“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在川西北地区强力推动改土归流,迅速推进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有效推动边疆内地一体化。

——李良品谈建成《“因俗而治”:明清时期土司地区的国家治理政策》


(2)依据材料二,指出明清两代对西南和西藏地区实施的不同的管理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产生的历史影响。
8 . 史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类第二类
(新罗真兴王)二十五年(564年)遣使北齐朝贡。二十六年(565年)春二月北齐武成皇帝诏:以王为使持节东夷校尉乐浪郡公新罗王。

——【高丽】金富轼等著,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校勘本》卷第四

三年(562年)……是岁,高丽、靺鞨、新罗并遣使朝贡。……(四年)二月甲寅,诏以新罗国王金真兴为使持节、东夷校尉、乐浪郡公、新罗王。

——(唐)李百药《北齐书》卷七

真平王(新罗真平王)四十三年(621年)秋七月,王遣使大唐,朝贡方物。高祖亲劳问之,遣通直散骑常侍庾文素来聘,赐以玺画及书屏风,锦彩三百段。

——【高丽】金富轼等著,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校勘本》卷第四

(唐高祖)武德四年,(新罗)遣使朝贡。高祖亲劳问之,遣通直散骑侍郎庾文素往使焉,……自此朝贡不绝。

一《旧唐书》卷一九九上

材料二   6世纪初、新罗加快接受中华文化的步伐,实行郡县制、官制、舆服制、谥法、年号、律令,使文物典章基本完备。(到唐朝时期,新罗王朝)完全接受了中华文物典章制度,衣冠、朝廷制度(执牙笏、贺正)年号,皆从唐朝制度,在国家文物典章方面完全中华化,完全儒家化。正如《三国史记》作者所论“新罗一意事中国”者耶!

——张碧波《中华文化圈中的新罗》,载《学术交流》2001年第4


(1)辨析材料一中的史料,指出据此能够确认的事实有哪些。
(2)根据材料一,指出表格中文献史料的类型,并分析其价值。
(3)结合以上两则材料,评析这一阶段中国与新罗的文化交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唐代宫廷内外充任侍卫宿守或征战者,有不少来自胡人系统。但这些胡人的子孙仅隔一两代,便“不以冠缨在念”,例如,曲信则“少便静默,敦阅诗书”“时荣屏绝,事研精释典”,安令节“出京兆礼教之门,雅好儒业”。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     
A.民族交融消除了文化隔阂B.外重内轻的政治局面形成
C.华夏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D.“崇文抑武”成为社会共识
2023-04-23更新 | 422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唐朝政府与周边民族保持着密切联系。史载:“以右武卫大将军史大奈为丰州都督,其余酋长至者皆拜将军、中郎将,布列朝廷,五品已上百余人,殆与朝士相半,因而入居长安者近万家。”唐玄宗亦曰:“国家旧与突厥和好之时,蕃汉非常快活,甲兵休息,互市交通。国家买突厥马羊,突厥将国家彩帛,彼此丰足,皆有便宜。”据此材料,无法得出的结论是(     
A.都督府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B.都督由当地的民族首领担任
C.满足彼此间补充物资的需求D.唐朝呈现出民族交融的局面
2023-04-14更新 | 507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第三十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