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4 道试题
1 . 苏俄历经三年国内战争,到1920年底,莫斯科工人的工资和1913年相比增加了400倍,而物价上涨了两万倍,国家在工资中以实物支付的比重不断增大,到1921年实物工资的比例达到了工资总额的约93%。这表明苏俄(     
A.弱化了产品直接交换过程B.为最终取消货币流通做好准备
C.国民经济管理高度军事化D.改革现行的经济体制势在必行
2023-11-20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2 . 1918年春,列宁主张苏俄企业运用资本主义企业的口号——“遵守最严格的劳动纪律”来加强企业管理,并主张共产党人向托拉斯的组织者学习管理经验。这表明苏俄(     
A.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制度B.亟待恢复社会经济
C.贯彻新经济政策的原则D.寻求巩固工农联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1950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比1940年实际增长了73%,但是,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不够理想,未完成计划指标,部分日用消费品的生产没有恢复到战前水平。其影响是(     
A.保障了前线的粮食供应B.为卫国战争胜利奠定基础
C.使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D.限制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4 . 苏联“一五计划”期间,西伯利亚地区的工厂生产的初加工云母占全苏联总产量的85%,大型电站总数从30座增至124座。这些成果体现了当时苏联(     
A.新经济政策成效显著B.经济危机破坏较小
C.适应卫国战争的爆发D.重视重工业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33年8月,联共(布)中央通过决定,在高等学校、技术学校等学校中,绝对禁止在上课时间举行各种社会活动和集会,同时禁止学生在学习时间从事社会工作;学生参加社会活动,每人以一种为限,活动时间每周不得超过4小时;党、青年团、职工会不得在休假日举行集会和会议,不得在休假日加重学生的社会活动。以上决议(     
A.推动了高等院校的学制改革B.有利于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
C.为经济建设提供了大量人才D.反映了教育理念的重大转折
2024-01-12更新 | 26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淅川县第一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检测(12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如表为苏联1940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可以说明苏联当时(     
产品1913年1940年
电力(亿度)20.39486
石油(包括凝析油,万吨)1028.13112.1
天然气(亿立方米)30032.19
煤炭(万吨)2915.316592.3
生铁(万吨)421.61490.2
钢(万吨)430.71831.7
钢材(万吨)359.41311.3
化肥(按100%有效成分计算,万吨)1.775.6
化学纤维(万吨)1.1
金属切削机床(万台)0.185.84
汽车(万辆)14.54
水泥(万吨)177.7577.3
拖拉机(万台)3.16
谷物联合收割机(万台)1.28
木材运出量(实积亿立方米)0.672.47
A.国民建设热情高涨B.工业建设成就显著
C.农业发展成效甚微D.经济结构趋向合理
2024-01-11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顶效开发区顶兴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20世纪6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科斯预言,苏联“撑不过三十年”就会垮台。30年后的1991年,科斯凭借这一预言获得了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金。从经济角度看,科斯做出这一预言的依据应是(     
A.西方国家对苏联进行持续经济封锁B.农奴制残余严重制约苏联经济发展
C.苏联政府坚持以行政计划配置资源D.苏联经济建立在落后经济基础之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俄罗斯历史(1900—1945)教师参考书》在论及新经济政策时,写道:“应当尽量说明那一判断,即认为新经济政策对布尔什维克而言不仅是‘迫不得已’的,也是‘暂时的’,目的是能够摆脱1920年末到1921年初尖锐的政治和社会经济危机。实际上,这是一个如何保住政权的问题。”该观点认为,新经济政策的推行(     
A.是特殊时期做出的暂时妥协B.缺乏较为有利的社会条件
C.化解了国内面临的各种危机D.难以改变苏俄落后的面貌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9 . 如图所示为1939年苏联电影《拖拉机手》中的画面,它展现了男子拖拉机手队和女子拖拉机手队展开劳动竞赛的场景。据此可知,当时苏联(     

A.人民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B.工业反哺农业取得显著成效
C.国民经济结构得到明显改善D.赫鲁晓夫改革重心转向农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38—1940年,苏联共有32.8万名高等学校毕业生和67.8万名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1940年底,苏联共有2359个科研机构,98315名科研人员。这一时期苏联在量子力学、空气流体力学、微分方程、复变函数、数论等理论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重要化学产品方面已实现完全自给。这些成就(     
A.表明国家教育实现了普及B.得益于新经济政策的实行
C.适应了工业化建设的需求D.反映出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2023-12-29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