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起点来源
1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苏联科学院主编《世界通史》
2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
3第一次世界大战及俄国十月革命《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历史》
420世纪初的世界整体化发展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
从材料中选择你赞成的一种观点并简要评析(也可以提出新的观点并加以评析)。
2023-08-12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育英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里甲制

明朝初年,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备的户籍管理制度。户籍管理的核心内容为里甲制。里长、甲首皆轮流担任,他们要负责管束所属人户,统计其丁、产变化状况,督促生产,调解纠纷。在设置里甲的基础上编造黄册,每里一册,登载该里110户的丁、口数以及年龄、财产状况。

明朝的正役以里甲为单位轮充,亦称里甲正役。里甲正役的主要工作,是协助粮长催征钱粮,协助官府维持治安、拘捕罪犯,办运上贡物料,支应官府公用等等。

随着赋役制度的改革,里甲制逐渐瓦解。明朝后期,开始采取新的户籍管理制度保甲制。其重点在维持地方治安,与金役无关,保甲的册籍只书写籍贯、丁口,不载财产状况和户籍类别。但里甲制并未取消,只是渐趋有名无实而已。清朝前期,里甲、保甲并存,里甲负责管理户籍,征收丁银,保甲负责维持治安。雍正时期赋役制度改革,里甲制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渐与保甲合并。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评析里甲制的兴衰。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世界货币体系

材料一   查理大帝时期,镑、先令和便士扩散到西欧大多数国家,也包括英格兰。1360 年,法国开始铸造法郎硬币。18 世纪初,英格兰和苏格兰合并后,英镑正式投入使用。北美独立战争期间,发行被称为大陆币的纸币,1792 年,美国国会颁布法案,正式规定用“元” 作为美国的货币单位,美元出现。1795 年,法郎作为唯一的标准货币在法国流通。

材料二   借助第一次工业革命,19 世纪 50 年代英国在世界工业生产和世界贸易中傲视列强,伦敦也逐渐成为全球生产中心和世界贸易中心。伴随着 19 世纪最后 20 年国际金本位制的确立,英国积累了大量黄金储备,英镑成为国际贸易最主要的结算货币和支付手段,伦敦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在一战前得以确立,成为全球第一大国际金融中心。

美国利用两次世界大战使经济实力一次又一次地飞跃,为纽约成为世界性的金融中心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二战之后,美元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击败英镑,成为货币霸主。美国利用政治手段和军事力量,在欧洲推行马歇尔计划,在亚非拉地区援助参战国恢复国内经济,纽约也将金融活动的触角伸向世界的各个角落。


(1)依据材料一,指出西方国家货币演进的特点。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评析世界货币体系的变化。(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4 . 城市的变化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对图中反映出的城市发展进行评析。
2021-07-07更新 | 118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白银流动·国际金融中心

材料一


清代流入和流出白银数据柱状图(单位:百万两)

来源地

数量

日本

1648-1708

38

拉丁美洲经菲律宾

1645-1820

93

拉丁美洲经欧美

1752-1800

75

——依据庞浩等《中国贸易盈余与外汇储备的长期考察:1636-2018》编制

材料二   据载“1820年以前东印度公司每年以中国输出的棉布都在20万匹以上,其中贩运到英国本土的紫花布在2万匹左右,当时英国士绅的时髦服装是中国杭绸所制的衬衫,苏州所产紫花布缝制的裤子。”

——摘自黄锡之《从<盛世滋生图>看乾隆时期苏州对江南社会经济的影响》


(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清代白银流动的变化。

材料三   18世纪至今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演变示意图



(2)阅读材料三,将上述国际金融中心按形成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序。(只写序号即可)
(3)任选两个年代相近的国际金融中心,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其演变。
2024-01-18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政权建设。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苏维埃全部政权是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民众的。”苏维埃政权的性质,决定了它必须实行工农民主专政。“苏维埃政权需要使用强力去对付一切阶级敌人,但对于自己的阶级——工农劳苦群众,则不能使用任何的强力,而他表现出来的只是最宽泛的民主主义”。为了体现工农当家作主、自己管理国家的原则,苏维埃政权突出地抓民主政治建设,在组织上、制度上和实际工作中,进行了许多探索和创新。

——舒龙、凌步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史》

材料二《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摘录(194151日中共边区中央局提出,中共中央政治局批准)

(一)团结边区内部各社会阶级,各抗日党派,发挥一切人力、物力、财力、智力,为保卫边区、保卫西北、保卫中国、驱逐日本帝国主义而战。

(十七)依据民族平等原则,实行蒙回民族与汉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平等权利,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尊重蒙回民族的宗教信仰与风俗习惯。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摘录(19549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各民族团结的行为。

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依据上述材料,结合历史背景,评述20世纪30到50年代中共领导的政权建设。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秦统一前后,修建了一系列大型工程。

关于秦始皇陵工程用工人数,历史文献记载说法不一。参考古代文献记载,并结合考古学者调查测定数据,可知秦始皇陵陵丘土方数量。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胡亥即位,“九月,葬始皇郦山”;秦二世元年(前209年)四月,二世宣布“郦山事大毕”,可见秦始皇陵复土工程施工时间不超过236日。云梦睡虎地秦简《徭律》记载“水雨,除兴”,排除土方工程遇雨被迫停工等情形,可以进一步推知施工日期。成书年代比较接近的数学专著《九章算术》载有土方工程应用算题,其中可以看到当时“土功”不同工种的劳动定额。综合以上材料可以推知秦始皇陵工程用工人数应如《史记》记录,大致在“七十余万人”左右。

——摘编自王子今《秦始皇陵考古与秦统一历史意义的新认识》

(1)在推算秦始皇陵用工人数时,学者用到了哪些类型的史料?请举例说明。
(2)阅读下图,结合所学,评述战国至统一后秦的大型工程建设。
2022-07-10更新 | 297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文艺复兴”是欧洲14至16世纪以复兴古希腊、罗马古典文明和人文精神的形式出现的、反封建反神学的一场人文主义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学术史上,曾出现过不同类型 的“中国文艺复兴”说,其中,影响较大的当属梁启超“清代文艺复兴说”的和胡适的“五四 文艺复兴说”。20世纪初,梁启超率先拿“以复古为解放”的清代学术比附欧洲的文艺复兴,他在《清代学术概论》一书中指出:“清代思潮果何物耶?简单言之:则对于宋明理学之一大反动,而以‘复古’为其职志者也。其动机及其内容,皆与欧洲之‘文艺复兴’绝相类。”1958年,胡适发表的题为“中国文艺复兴运动”的演讲中,胡适这样描述新文化运动:“北京大学的一般教授们,在四十多年前,提倡一种所谓中国文艺复兴的运动。那个时候,有许多的名辞,有人叫做“文学革命”,也叫做“新文化思想运动”,也叫做“新思潮运动”。不过我个人倒希望……叫它作“中国文艺复兴运动”。多年来在国外有人请我讲演,提起这个四十年前所发生的运动,我总是用Chinese Renaissance这个名词。Renaissance这个字的意思就是再生,等于一个人害病死了再重新更生。

——整理自董德福《“中国文艺复兴”的历史考辨》等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材料中的某一观点进行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9 . 18世纪,一些西欧的哲学家抛弃了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基督教以及其他传统权威,他们希望用纯粹的理性来审视人类。以下对这场思想运动评述正确的是
A.它否定了君权神授的传统认识B.它摧毁了欧洲的教会制度
C.它推动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D.它使哲学成为研究人的学问
2019-12-18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对李贽主张的评述,正确的是
A.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B.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
C.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标准
D.强调“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
2020-02-10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08-2009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