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4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英国文官制度改革前,大选中获胜的政党会任命利益相关者担任一些官职,进行所谓的政治“分赃”, 而两党交替执政的局面也使当时政府人员不断更替, 随之而来的便是工作效率下降、 决策迟疑以及政策连续性不足等一系列问题。 英国政府迫切需要进行一场改革。1853 年, 查理·屈威廉和斯坦福·诺斯科特作了一份被称之为“纲领性文件”的调查报告。报告指出英国现代文官制度的几条重要原则:文官分为两级,高级文官负责政策执行,低级文官处理日常事务;文官筛选录取的方式为公开考试, 高级文官的考试内容以“牛津和剑桥大学的课程为主”,因此低级文官晋升成为高级文官可谓少之又少; 文官的晋升与提拔依靠其政绩与勤奋程度;文官没有政治偏见。文官制度改革跨越数十年,最终以1870年英国再次颁布法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文官制度才得以确立。

——摘编自王康旭《浅议十九世纪英国文官制度改革》


(1)根据材料,概括英国文官制度改革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文官制度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国文官制度改革的积极影响。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西班牙的冒险家们侵占土地和发现金银矿山后,王室就宣布都应归其所有。葡萄牙殖民者在巴西发现金刚石矿后,就把它归为国王所有。葡萄牙人早已在西非捕捉和贩卖黑奴而臭名昭著,而西班牙人也不甘落后,积极地扮演这种角色。印度人在谈到葡萄牙侵略者时说:“幸而葡萄牙人同狮虎一样少,否则他们会消灭整个人类。”葡萄牙从欧洲运来能大量生产的工业品高价卖给当地居民,然后强制用低价购买当地的贵重物品运回欧洲,从中获得数倍至数十倍的高额利润。西班牙则在本土和殖民地建立一整套机构,加强对殖民地的控制;还设立天主教会加强对殖民地人民的精神奴役;他们建立大地产和种植园或开办矿山,强制印第安人和黑人耕种土地和开采矿石,对他们进行残酷的剥削。

——摘编自今日头条《西班牙、葡萄牙殖民帝国的统治政策及其殖民掠夺》

材料二   1885年,印度国大党成立,英国把印度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送到英国受教育,再送回印度服务,这些知识分子同资产阶级基本上都醒悟了,要求参政议政。1908年孟买工人总罢工,表明印度反英斗争进入新高潮,标志着印度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1882年英国入侵埃及,埃及青年军官阿拉比领导军民保卫亚历山大港、开罗,后遭失败。18811893年苏丹马赫迪反英大起义,杀英殖民头子戈登,起义失败后苏丹沦为英殖民地。20世纪初,章太炎联合亚洲部分国家,成立“亚洲和亲会”,其中章程规定:“在亚洲各国中,如有一国爆发革命,其它会员国应竭尽全力给予直接或间接的帮助”。

——摘编自王庆民《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的民族运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葡萄牙和西班牙早期殖民扩张的异同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民族反殖民斗争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影响。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全国的档案文书正本都要集中到中央,供皇帝查阅。随着档案文书的增多和细分,汉代统治者建立了更多的中央档案保藏处所来收集和保藏天下档案,著名的有石渠阁等,东汉有石室等。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各类档案主要集中保藏于三省,另外还有一些专门档案馆库,如唐代的甲库等。宋代设置架阁库等收藏各类档案文书,将县以上的国家机关的重要文件集中在中央档案库。明清两代的档案更为集中。如明代的黄册档案,由县具体负责编制,县以下的坊、厢、里等基层组织将甲首所造文册“攒造一处,送赴本县”,各县经州府将黄册档案上报中央,集中收藏于后湖黄册库。

——摘编自杜道运《中国古代档案管理思想研究》等

材料二   中国古代的图书馆系统可分为四大类型,即官府图书馆(以皇家图书馆为主体)、私家图书馆、寺观图书馆和书院图书馆。四大类型图书馆在功能表现上的一个共同点是:治书以供治学。以皇家图书馆为主体的官府图书馆,其主要职能虽为“藏秘书,处贤才”,但其日常业务工作仍然是治书,且治书的目的仍然首先表现为供学者治学之用。在中国古代,许多私家图书馆的藏书之富、校勘之精、保护之良、编目之优不亚于官府图书馆,即私家图书馆的治书水平很高。与官府图书馆不同,私家图书馆是满足社会底层读书人治学需要的文献保障力量之一。

——摘编自蒋永福、张世颖《治书以供治学:中国古代图书馆的基本功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档案管理的主要特点及其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国古代图书馆与档案库的主要不同之处,并谈谈给我们的启示。
2024·河北沧州·二模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59月,杜鲁门政府发布两项公告,明确宣示了美国对邻接其海岸的大陆架的管辖权以及邻近美国的公海区域建立渔业保护,直接向传统公海捕鱼自由原则发起挑战。南美洲国家率先跟随美国的政策轨迹,此后欧洲国家也纷纷通过各种方式拓展海洋管辖权。

美英两国于1951年在华盛顿举行双边会谈,就范围广阔的国际海洋问题交换了看法。英国强调将致力于维护海洋航行自由原则和3海里领海规则。面对源于《杜鲁门公告》的诸多海洋争议,美国无法单独解决,不得不转而依托联合国这一多边平台。1955年海洋渔业资源保护的国际公约正式订立,联合国海洋生物资源保护国际会议的成果实质性地增强了美国在渔业资源问题上的影响力,减轻了以渔业资源保护为由主张公海管辖权的诉求,从而间接提升美国在领海以及海洋管辖权问题上的谈判地位。

1958年,联合国第一次海洋法会议在日内瓦举行,87个国家的代表出席会议,领海以及基于渔业目的的毗连区问题成为贯穿并影响会议进程的焦点,相关国家签署《领海及毗连区公约》《公海公约》《渔业及公海生物资源养护公约》和《大陆架公约》。

——摘编自舒建中李婷婷《美国与战后国际海洋制度的缘起(1945~1958)》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初期国际海洋制度的特征及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后国际海洋制度发展的影响。
2024-05-03更新 | 92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沧州市部分高中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苏俄反帝斗争基本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共根据当时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的具体实际,积极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进行反思,并在俄国共产党第十次代表大会上确立实施新经济政策。该政策废除了余粮收集制,改为缴纳粮食税,并允许农民可以用剩余的粮食在社会进行交换及流转,甚至可以发展小商品经济。但为了防止农民的盲目性,国家必须加以控制。此外,列宁还强调布尔什维克在保障农村文化发展不走入歧途的同时,还要以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吸引他们积极进行文化知识的学习。

——摘编自唐广虎《列宁新经济政策内容及启示研究》

材料二   斯大林掌权后,于1929年结束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开始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虽然其建立的社会主义饱受诟病,与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宁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也相去甚远,但任何人不能否认他建成的的确是一种社会主义社会:消灭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实现了计划经济即国家对经济的自觉管理,实行了按劳分配,在政治上普通工人农民当家作主。斯大林建成的社会主义并不理想,但符合国情,在这一模式下,苏联与同一时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形成了鲜明对照。

——摘编自安启念《唯物史观视野下的苏联模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苏俄新经济政策出台的背景并概括其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苏联模式。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汉至明清,与封建社会治乱更迭对应,黄河流域的移民总体上以黄河中下游地区为中心,盛世中心向周边的外移,目的多为中原王朝扩张势力。或者北方少数民族入侵引发黄河中下游地区战乱,权力中心南移带动大规模汉人南迁。北魏是最早由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中原王朝,而北魏孝文帝迁都改制是全面模仿黄河中下游地区文明的典型例证。1127年的靖康之乱使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人民又一次大规模迁往南方,使南方人口第一次超出了北方。随着北方大量劳动力和先进垦殖技术的南迁,原先的“蛮荒之地”大都变成了“鱼米之乡”,在风俗习惯上南北方互相融合,经济上南强于北的局面完全确立。各个内迁的非汉民族几乎无一例外地接受了黄河中下游地区各民族创造的文化成就。

——摘编自穆冬霞《古代黄河中下游地区移民规律、动因与影响》

材料二   19世纪出现了华人移居东南亚的高潮,同期大量欧洲人也涌入美国。东南亚等地锡矿的开采和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的种植逐步被纳入资本主义市场,对于劳动力的需求愈发迫切。此时的美国工业蓬勃发展,有着较为优越的社会和政治条件,并且美国移民环境有了很大改善,其通过鼓励移民法、采用高工资吸引移民等积极的移民政策。近代以来,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造成中国自然经济解体,致使东南沿海地区许多农民失去土地,许多贫苦百姓只能出洋谋生,多数华工是在政府组织、“中介”欺骗、殖民地“绑架”等情况下前往的东南亚。欧洲大陆的政治和宗教迫害,使得大批移民迁往美国,但欧洲人前往北美最主要的方式是自由通过海运前往。现在的东南亚和北美早已烙上了中国和欧洲的印记。

——摘编自杨丽莎范茏《华人移居东南亚与欧洲人移居北美的异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黄河中下游地区移民的主要特点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华人移居东南亚与欧洲人移居北美的异同。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期

度量衡的发展

战国

商鞅亲自监督制造了一批度量衡标准器

南北朝

北朝计量单位扩张速度比南朝要快得多,到北周时期,是南朝计量数值的3

开创了“度量衡大小制”,即在调乐律、确定药物剂量等方面用古制,其他方面,用当时尺度

因重量单位尚不是十进制,为了便于计算,将10枚“开元通宝”钱的重量认定为一两。于是约定俗成,“钱”便成了重量单位,即十分之一两

晚清

列强在《天津条约》设立专门条款,确定西方各国与中国度量衡的折算比例,称为海关度量衡。1908年,清政府制定了《划一度量衡制度》,试图与国际米制标准建立固定的比例关系,但地方并未有效实行

中华民国

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公布了《度量衡法》,正式确定以“万国公制”为标准制,但统一度量衡的努力并没有实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9年,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关于统一计量制度的命令》,确定将国际公制作为国家基本计量制度,统一了计量制度

——摘编自观攲室《“量以载道”——度量衡的历史》

围绕“度量衡与中国社会发展变化”这一主题,从表中提取一个或多个时期的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024-04-16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伯明翰和布雷德福这些城市里,工人住房都是背靠背盖起来的。所以,在每一层住房里,四间房间中有两间房间是空气和光线不能直接进入的。除了两排房屋之间有勉强能通过的过道外,再也没有其他空地。在曼彻斯特,根据当地警察局1841年的调查,大约有109处宿夜处,那儿不分男女都睡在一间房间里,还有91处乞丐宿夜处。1843一1844年,在曼彻斯特的一个地方,7000位居民仅有33个厕所。在利物浦,每6个人中就有1个人住在“地窖”中。在其他大多数港口城市,情况也差不了多少。

——摘编自[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与前景》

材料二   利物浦市政会于1840年颁布《关于调整利物浦房屋建筑的条例》,于1842年颁布《利物浦建筑法》,对居民住房和建筑物提出要求。从1860年开始,市政府利用市有地产建造住宅。后来,市政府根据地方条例和国家立法,不断查封坏的杂院房屋,开列不卫生地区名单,并征购坏房屋进行拆毁。到19世纪80年代,利物浦每幢房屋的平均居住人数不到6个人。市政府成为一个大房产主,在1855年时拥有公寓房屋400多幢,到1909年时拥有公寓房屋2000多幢。到19世纪80年代,其他城市的住房条件也有了明显改善。曼彻斯特、普雷斯顿等北方纺织城镇,以及利兹、设菲尔德等有代表性的工业城镇,房屋的平均居住人数都在5人上下。

——摘编自任其怿、吕佳《从住房和卫生条件的改善看近代英国的城市治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中期英国城市住房问题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归纳英国政府应对城市住房问题的主要举措,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影响。
2024-04-03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沧县中学2024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政策与理念调整的历程

时期

政策与理念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

独立自主、对外开放

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2001年“9·11”事件发生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2001年至中共十八大前

和谐世界、互利共赢

中共十八大以来

特色大国外交

——摘编自沈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政策与理念调整的历程与启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改革开放以来影响中国外交政策与理念不断调整的因素。
(2)任选两个时期,谈谈对该时期“外交政策与理念”的价值的认识。
2024-04-03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沧县中学高三下学期3月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广东省鹤山是著名侨乡,比邻广州等通商品岸的鹤山与外来文明的接触很多。山川形势复杂加上濒临大海,导致当地自然灾害频发,农村因土地纠纷而产生的械斗冲突不断,当地流传着“与其饿着肚子,不如远走高飞”的歌谣。除秘鲁外,美国是鹤山人迁移的又一个落脚点。1848年加利福尼亚州发现金矿,对金矿工人的需求增加,太平洋铁路修建,对华工的需求进一步增加。鹤山华工的出洋都要签下契约才可以出国承工,通常被拐骗而被迫签下契约。深刻的社会矛盾和个人生活的不如意,加之对海外金山银山的向往是推动鹤山人出外谋生的重要力量。鹤山作为著名侨乡,固然有其发展特点,但就总体而言,它也是19世纪中国社会变迁,人民生活发生剧烈变化的一个反映。

——摘编自徐晓俊《论晚清广东鹤山华工出洋的原因及途径》

材料二   美国实行自发的流动人口管理模式即“城市老板”管理模式,它存在于美国内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全盛期在一战之前。所谓“城市老板”,是指一些职业政客通过管理和组织移民把持市政权力的移民管理模式。19世纪以后众多移民流向城市,改变了美国生活格局、也加重了城市负担,使城市社会日益混乱不堪。这一时期“城市老板”在各个城市议会把持大权,市长没有实权,不能制订市政管理法规,对其手下也没有必要的约束力。“城市老板”积极参与,适应当时美国城市混乱的环境,弥补和缓解了城市移民管理缺失的弊端。他们往往站在移民的立场上维护移民的利益,使外来人口重拾希望。但是该管理模式并没能彻底解决城市移民问题,甚至还出现了混乱和腐败问题,有的“老板”通过授予资本家特许权以牟取私利。

——摘编自张利萍《战后美国人口流动的新变化及对我国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时期广东鹤山华工出洋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采取自发的流动人口管理模式的影响。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口流动现象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