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28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朕”上古为人们的自称,无贵贱之分。秦灭六国后,定为皇帝自称,他人禁止使用。皇帝的命为“制”,令为“诏”,印称“玺”,一切臣民皆不得使用。因秦始皇名政,下令改正月为端月。

——节选自《中国历史文选参考资料》

制曰:“自今已来,除谥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史记秦始皇本纪》

康熙皇帝说:“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可不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

——摘自《东华录》

材料二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1)根据材料一,概括出中国古代皇帝制度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宰相的主要职责。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3)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三省六部制的评价。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开宝六年(973年),开始命参知政事与宰相(同平章事)于都堂(政事堂)同议政事。至道元年(995年),又命参知政事与宰相轮班知印。由此可知,宋朝增设参知政事(     
A.目的是分割相权加强君权B.体现了权力制衡的特点
C.目的是完善集体宰相制度D.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3 . 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不同程度的“滞胀”现象,各国应对“滞胀”采取的措施是(       
A.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B.建立“福利国家”
C.适当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D.调整社会结构
4 . 巴尔干半岛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也是多事之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巴尔干半岛以其联结欧亚大陆和扼制两河六海而成为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地区。故从罗马帝国开始,该半岛就处于欧亚大陆诸帝国的交相争夺之下。从十四世纪奥斯曼染指该半岛后,奥匈帝国、沙俄帝国和其他西方列强便纷纷加入对该半岛的争夺之中。在诸帝国意想争夺的过程中,该半岛不仅受到民族大迁徙的影响而造成了民族成分复杂性(仅南斯拉夫的主体民族就有6个……而非主体民族则更多),而且也在不同宗教的影响下形成了天主教、东正教和伊斯兰教的交汇区。……帝国有机可乘,染指其间,不断挑起和利用民族与宗教矛盾,……以此来分化该半岛各民族在反抗帝国统治斗争中联合。

——都时远《帝国霸权与巴尔干火药捅》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概括巴尔干成为火药桶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举出“成为火药桶”的具体事例一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英法的态度,并分析《慕尼黑协议》产生的影响。
2022-09-22更新 | 62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87年12月深圳首次拍卖国有土地使用权。1988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修改宪法草案,删除原宪法中禁止土地“出租”两字,明确规定“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这说明(     
A.土地所有权性质发生了变化B.宪法修改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启动D.我国正式确立市场经济体制
2022-09-14更新 | 1276次组卷 | 45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有学者认为,“清末新政‘假演’的同时也有‘真做’的一面。综观中国近代史,不难发现如此全面深刻的改革是罕见的。从发展学角度来审视,清末新政……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分水岭……较为全面地开启了现代化的闸门。”该学者意在说明清末新政(     
A.成功完成了政治制度的转型B.为当时的中国找到真正出路
C.客观上顺应了现代化的趋势D.目的是实现中国社会现代化
2022-09-13更新 | 1162次组卷 | 17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在人类处于食物采集阶段,人类各群体的活动范围仅限于其狩猎场所。当人类学会了农业、冶金术和造船术时,活动范围就扩大了,地区性的帝国也逐渐形成了。这表明(     
A.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B.帝国的形成扩大了文明区
C.食物采集时期人类活动单一D.生产力发展推动文明扩展
2022-09-09更新 | 792次组卷 | 14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16世纪以后,欧洲人把欧亚大陆的马、牛、猪、羊、鸡等家畜,小麦、燕麦、大麦、裸麦等农作物,橄榄和葡萄等水果引入美洲;美洲的特产马铃薯、玉米、番茄、甘薯、花生、南瓜和可可等也流向世界各地。据此可知(     
A.各大洲相对孤立状态被打破B.动植物交流具有单向性
C.人口迁移促进了物种大交流D.世界各地人口迅速增长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13世纪的庄园法庭曾留下这样的记录: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6便十.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款6便士;只要领主的磨坊能够磨面粉,就不得到庄园以外磨面粉,违者被罚款20先令。这表明(     
A.庄园法庭主要维护领主利益B.佃户和领主存在人身依附关系
C.封建庄园具有很强的封闭性D.领主通过劳役地租剥削佃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北宋中期,各地知州积极修建亭台馆榭以供民众游玩,甚至将其作为一项重要政务。欧阳修《丰乐亭记》载:“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范仲淹曾在名胜“严子陵钓台”边修建先贤祠堂以“咏其风”,认为这样“有大功于名教”。上述材料佐证了北宋(     
A.注重推行社会教化B.放松了对经济的控制
C.鼓励文学艺术创作D.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
2022-09-08更新 | 6318次组卷 | 60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