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28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马丁·路德对天主教礼拜仪式及其音乐做了改革,把天主教广泛使用的、纷繁复杂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多声部复调音乐,改为由教众直接参与诵唱的众赞歌,并穿插在布道和仪式之间,实现了合唱音乐与仪式的糅合,很好地体现了路德宗的主旨。这一改革(     
A.简化了新教的宗教活动仪式B.有助于培养平等和参与意识
C.旨在提高新教教徒艺术素养D.表明新教否定天主教的信仰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据资料记载,我国茶文化源自于唐朝。陆羽在《茶经·一之源》中写道:“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要求茶人做到“精行俭德”。唐代裴汶在《茶述》中写道:“其性精清,其味淡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认为饮茶能使人心性平和。苏轼在《叶嘉传》中形容茶为“广风味恬淡,清白可爱”“容貌如铁,资质刚劲”,折射出他本人对茶道精神的理解。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认为,茶也能够“致清导和”。

18世纪时,下午四点钟开始、配备茶水和点心的下午茶在英国皇室和贵族阶层流行开来。英式下午茶重点并不在“吃”上,而在于借此打发时光,享受生活中的那一份愉悦与自得。英国小说家阿加莎·克里斯蒂在《五彩茶具》中描述主人公们享用下午茶的环境:“草地上摆着两张白色的油漆雕花桌子,周围有不少式样不同的花园用椅。垂直的一种上面有花花绿绿的坐垫……”贵族们在这样恬静清新的环境中品味的不仅仅是点心和茶的香气,更是贵族们精致慢生活的一个缩影。

——摘编自许慧敏《跨文化视角下中英茶文化的比较分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中英茶文化进行简要评价。(要求: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3 . 1946年8月,粟裕指挥华中野战军取得苏中“七战七捷”后,中共中央军委向全军各战略区首长推广苏中战役的经验:“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打敌一部,故战无不胜,士气甚高;缴获甚多,故装备精良;凭借解放区作战,故补充便利;加上指挥正确,既灵活,又勇敢,故能取得伟大胜利。”据此可知,苏中“七战七捷”(     
A.改变了华中地区的敌我力量对比B.掌握了解放战争发展的基本规律
C.增强了人民解放军作战的机动性D.探索了解放战争时期的战略战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1860年,奕䜣上奏谈及学习洋枪洋炮事宜时称:“唯此项精秘之器,京营学成后,只可推之各省驻防旗兵学制。”1862年,清廷派往外国接受新式军事训练的460人中,经奕祈等人商议,八旗兵占450人。1862年,奕䜣创办京师同文馆,录取人员全部是八旗子弟。上述材料揭示出(     
A.洋务运动的现实困境B.西学东渐具有必然性
C.军事近代化成效显著D.洋务运动以旗人为主
5 . 如表是20世纪50—80年代联邦德国科教经费(包括高等教育经费和“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的变化情况。这表明该时期的联邦德国(     
时间20世纪50年代20世纪60年代20世纪70年代20世纪80年代
科教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0.7%—1.0%1.4%—2.3%2.9%—3.1%2.7%—2.8%
A.科学教育实现普及B.科技水平领先世界
C.重视培育发展潜力D.政府成为研发主体
6 . 据1870年统计,在爱达荷,华工在6579名矿工中占58.5%,达3853人;在俄勒冈,华工在3965名矿工中占61.2%,达2428人。在华盛顿、爱达荷和蒙大拿各州,约有1.5万名华工为北太平洋铁路线铺轨。在加利福尼亚的农场工人中,华工1870年占1/10,1880年占1/3,1884年占1/2。这说明(     
A.华工助推了近代美国西部经济发展B.清政府迫于人口压力鼓励移民海外
C.工业革命使美洲劳动力实现多元化D.西方侵略势力掠夺中国劳动力资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在西周的金文记载中已经有“戎”“夷”之称。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较四周戎狄蛮夷先进而自称为“华夏”。“华夏”各国间存在纷争,但无论各国关系多么敌对,它们并不称呼对方为“戎”“夷”。这一现象反映了先秦时期(     
A.实现国家统一成为社会的共识B.民族和文化认同观念已经出现
C.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冲突剧烈D.血缘成为维系政治认同的纽带
2024-04-27更新 | 262次组卷 | 109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835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城市机构法》,在178个城市中设立了济贫法委员会、工厂视察员办公室、卫生总局、教育部、铁道部等政府管理机构。19世纪中后期,英国颁布了多部《首都水法》,对自来水水质、水量、水价等作了严格的规定。1875年颁布的《克罗斯法》准许地方政府制订改造贫民区的计划。英国这些举措的出台(     
A.反映出城市居住条件和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B.加速了城市治理的制度化发展
C.表明城市治理有赖于社会力量的紧密配合
D.得益于国家推行干预经济政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29年,国都建设委员会主持编制了《首都计划》,它提出“本诸欧美科学之原则,而于吾国美术之优点”,从宏观上运用欧美的规划模式,在微观上采用中国传统的形式来规划南京城。这说明当时的城市规划建设理念(     
A.强调城市的政治功能B.遵循传统儒家礼制
C.蕴含理性和辩证色彩D.受到国际局势影响
10 . 《中华文化史》一书写道:“这一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民本思潮的重心有二:在人类与自然关系(天一人)方面,突出人的地位;在人类与社会关系(君一民)方面,强调民的作用。”下列属于这一时期在后一关系上的主张是(     
A.君主受命于天B.君舟民水C.制天命而用之D.道法自然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