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61 道试题
1 . 华人移民。

华人出洋是世界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世界历史演进和中国社会变迁互动。

材料一   明永乐皇帝此举旨在宣威异域,但其重要意义还在于船员们带回了关于远洋航路和潜在市场的信息。移民是沿着贸易航线流动的,因此完全可以将明王朝的远航视为中国近现代移民的先驱……正是在这一年(1567年,隆庆元年),中国朝廷正式下令解除长期推行但实效有限的海禁政策,民间贸易在移民中的作用逐渐增长。

——【美】孔飞力《他者中国的华人:中国近现代移民史》

(1)判断材料一中的“此举”是指____。(单选题)(     
A.开辟海上丝路B.郑和七下西洋C.打通太平洋丝路D.全球航路的开辟

材料二   大清大皇帝允于即日降谕各省督抚大吏,以凡有华民情甘出口,或在英国所属各处,或在外洋别地承工,俱准与英民立约为凭,无论单身或愿携带家属一并赴通商各口,下英国船只,毫无禁阻。

——中英《北京条约》

材料三   鉴于美国政府认为,中国劳工进入美国会危及美国境内某些地方的良好秩序,因此暂停中国劳工进入美国。在暂停期间任何中国劳工来美国,或在上述九十天期满后来美国,留在美国境内,均属非法。

——美国总统切斯特·艾伦·阿瑟签署《排华法案》(1882年)

材料四   19431217日,美国国会通过《麦诺森法案》(Magnuson ACt),正式废除《排华法案》,同时以配额形式每年允许105个中国移民进入美国。

——姜云珂《〈麦诺森法案〉的出台与〈排华法案〉的终结》

(2)概括材料三、四对华人态度的变化,请结合所学,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

材料五   印尼华侨则创办了10多种报刊,其中《赤潮》是最早的一份抗日期刊……到1940年底海外华侨所组织的大型救国团体总数达649个……整个抗战期间各地侨胞总共捐款达国币50亿元……马来西亚的华侨组织发起救国连锁运动:拒绝买卖日本货物,不在日资工厂企业上班等……美国有13000多名华侨在陆军服役,占当时旅美男性华侨总数的五分之一以上……

——王富盛《1931—1945年华侨支援祖国抗战的主要方式》

(3)根据材料五、归纳抗战期间海外华侨支援抗战的主要方式。

材料六   澳大利亚悉尼的唐人街的照片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你如何看待近代华人移民?
2024-04-13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崇明区高三下学期第二次学业水质量调研历史试卷

2 . 国权路某高中历史研究小组了解到有历史学家提出“晚明大变局”这一观点,即晚明的 中国相比于之前出现了很大的变化。研究小组尝试通过史料研读,初步还原史家得出这一结论的研究路径。

步骤一

研究该问题的起点,首先要了解晚明之前的中国状况。为此,研究小组首先基于以下资料,对晚明之前的中国各方面状况进行分析:

材料一:“农夫蚤(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经,多治麻丝葛绪捆布,此其分事也。”

——《墨子·非乐(上)》

材料二:“若奸豪势要及军民人等,擅造三桅以上违式大船,将带违禁货物下海,前往番国买卖,……正犯比照已行律处斩,仍枭首示众,全家发边卫充军。”

——明初制定的《大明律》

材料三:“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

——《朱子语类》

1.上述材料分别是从哪些视角描述晚明之前的中国状况? 概括上述材料所描述的中国状况。

步骤二研究小组又找来晚明的一些材料。

材料四:“夫天生·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焚书·答耿中丞书》

材料五:“我吴市民,罔藉田业,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每展起,小户百数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白取分金为饕飧计。”

——《西台漫纪》

材料六:“隆庆元年,福建巡抚都御使涂泽民请开海禁,准贩东西二洋。……奉旨允行。”

——《东西洋考》

2.对比步骤一和步骤二所列材料,研究小组认同“晚明大变局”这一观点。说明其理由。
3.研究小组认为要进一步证明“晚明大变局”这一观点,还可以补充的是(     )(双选)
A.新的农作物品种出现B.一年两熟耕作方式出现
C.赋役制度出现新变化D.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步骤三

4.研究小组归纳总结,上述探究活动涉及到哪些史学研究方法?
2023-12-18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工业革命中的女性。

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女性的角色与地位也随之变化。

(1)下列成果中,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是____(双选),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是____(双选)。

(2)两次工业革命使生产组织与管理方式发生巨大变化,属于此范围的是____(单选)
A.手工工场、工厂制度   B.工厂制度、垄断组织
C.垄断组织、跨国公司   D.工厂制度、跨国公司

材料一   伦敦布莱恩特和梅公司的火柴厂女工每天工作14小时,每周的工资却不到5先令。公司实行从3便士到1先令不等的罚款,女工并不能每次都拿到全额工资。违规行为包括聊天、掉火柴或未经允许上厕所。……火柴所用的黄磷原料,导致皮肤发黄、脱发和颚骨炎(骨癌的一种)。

——1888年安妮·贝桑特《伦敦的白奴制》

(3)根据材料一,概括女工工作的特点。

女工处境经报道后,引发关注。该公司强迫女工签署声明,这激起了她们的愤怒,发起了“1888年火柴女郎罢工”。

材料二   《Pall Mall公报》的编辑威廉斯·特德、工党选举团的亨利·海德和救世军的凯瑟琳·布斯都加入了记者安妮贝桑特争取改善工厂工作条件的运动。

英国最著名的《泰晤士报》等其他资本控制的媒体报纸,指责贝桑特是社会主义煽动者,评论说:“女工们没有被允许走自己的路,而是在不负责任的顾问怂恿下去罢工。这些现代工业化世界的害虫,正竭尽全力使这场争论达到顶点。”

——摘编自夏金娇《论工业革命背景下英国妇女地位的改变》

(4)结合材料二与所学,归纳当时社会对女工罢工的态度并分析原因。

材料三   在两周内,由于工会的支持和一场筹集了400英镑巨款的公共运动,妇女们赢得了重大的让步。她们组织了煤人工会——英国最大的妇女和女孩组成的工会。这是英国“新工会主义”爆炸式的巨大进步,当时技能不熟练的无产阶级第一次组织成了工会。

——安娜·慕尼沃兹和艾伦·伍兹《马克思主义与女性解放》

(5)综合上述材料与所学,你如何看待工业革命中的女性角色和地位的变化。
2023-03-06更新 | 185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市崇明区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4 . 问天之路。

20221130日,神舟十五号飞船与空间站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中华民族的“飞天梦”迈入新时代。


(1)从古至今,人类对天空的梦想从未间断,请将下列各时期人类探索天空的成果与相应的区域匹配。(填写字母)

A                                                  B                           C 美国莱特兄弟试飞飞机

   D玛雅羽蛇神金字塔          E象形文字与太阳神画像     F苏联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2)结合上述材料,概括人类对于“问天之路”认识途径的变化。
(3)“问天之路”的前行,得益于生产技术的不断突破。结合所学,完成时间轴。(填写字母)


    A.打制石器                              B.电动机                       C.电子计算机

   D.铁制农具                                          E.磨制石器                                   F.蒸汽机
(4)结合上述材料与所学,归纳影响人类探索天空的因素。
2023-03-06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崇明区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5 . 疫病、医学与殖民。

霍乱被称作“19世纪的世界病”,最初是印度的地方性疫病,其后才成为世界性疫病。而霍乱时期的印度也见证了殖民政权的逐步确立。

材料一   柴明达尔制度和莱特瓦尔制度(注:殖民政府在当地推行的两种土地制度),再加上盐税,同印度的气候结合到一起,就为霍乱这种毁灭性的灾难的流行造成了适宜的环境,这种灾难正在由印度向西方世界猛扑。

——1854年马克思在伦敦写给恩格斯的信

印度的朝圣活动是所有导致霍乱流行和传播的原因中最强大的原因。

——1866年在君士坦丁堡召开的国际卫生会议报告


(1)根据材料一,概括当时人认为霍乱的流行和传播的原因。

材料二   我们采用四阶段疗法,大体是与阿育吠陀医学疗法(注:印度本土疗法)无异,如果手头有些药物不易使用时,可以用当地的药物取而代之,比如印度医生普遍使用的胡椒和其他香料熬制而成的汤剂。

——孟加拉医学委员会发布通告(18179月)

霍乱一爆发,他们就祈祷,或是用原本的办法治疗,不过近来发现这些无济于事后,所有人开始抛弃宗教偏见,求助于欧洲医生。

——加尔各答医疗机构医生安斯利(1831年)


(2)根据材料二,概括治疗霍乱的手段变化。

材料三   1856年—1900年英国殖民政府的相应措施表(部分)

1856对印度各地区水井改造运输设施,运送过来的水会先经过过滤再安排专人运送。
1858制定了改造印度各地厕所的标准,并雇佣专门的厕所清洁工在此工作。
1859开始重新规划印度军营驻地,让所有的英国士兵驻扎在环境较好、空气流通并远离印度民众的地势较高处。
1864改造军团营地医院,确保英国军团每个营地医院至少有三名外科医生和多位医护人员,印度士兵营地医院安排一位外科医生。
1870向英国和印度社会公开招募印度医疗勤务支援,候选人需接受过西方专业医学教育训练,并在印度各地成立医学院。
1880印度各地开始效仿英国的医疗卫生法案,通过了规范本土医疗行业的相关法案。
1893给一万名英国士兵和印度士兵接种了霍乱疫苗。
1898在伦敦成立委员会,专门进行防治工作,成立热带医学院专门研究关于霍乱等疫病,并在英国设立专门培训学校对殖民地医生进行培训教育。


(3)根据材料三,归纳英国殖民政府为了应对疫病采取的措施。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疫病、医学与英国殖民三者关系的看法。
2022-12-19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虹口区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024·上海·模拟预测
6 . 历史认识的时间尺度
时间是历史的维度,亦是认识历史的尺度。时间尺度之伸缩,或用于定位事件,或用于解释历史,或用于评价历史。下面以“晚清教育改革”为例,探究时间尺度在历史认识中的功能和意义。

材料一:因海疆多事,曾经奉有谕旨,广召奇才异能之士,迄无成效。……不得已议奏招考天文算学,请用洋人……若得读书之人旁通其书籍、文字,用心研究,译出新要之语,将来即可自相授受,并非终用洋人。

——《总理各国事务奕䜣等片》1867年

(1)材料一的时间具有什么功能?对理解晚清教育改革有何意义?

材料二:窃维今日中国亟图自强,自必以育才兴学为要综。……近人至以学校之多寡,觇(察看)国政之盛衰,非无因也。

——管学大臣孙家鼐《遵筹开办京师大学堂奏折》1898年

材料三:谨将《学务纲要》、《各学堂管理通则》、毕业学生考试专章、奖励专章暨各项学堂章程分别缮写成册,并开列章程名目次序清单,恭呈预览。

——《张百熙、荣庆、张之洞重订学堂章程折》1904年

材料四:宣统二年(1910)教育之状况,全国各种学校共52650所,中有师范与实业学堂:学生数1625534人,教员89766人,职员95800人;教育机关69处。

——郭秉文《中国教育制度沿革史》

(2)综合材料一、二、三、四,时间尺度由点到线,在功能上发生了何种变化?这对认识晚清教育改革有何价值?
(3)归纳下列三则材料对晚清教育改革评价的差异,并运用时间尺度分析其原因。

①清代举办新式教育源于“国变患深”……这种被动的保守的态度实在是清末政府中人的特色,和民国时代自动的积极的态度大不相同。

——何炳松《三十五年来中国之大学教育》1931年

②教育的改革……二千余年的私家教育与一千余年的科举制度从此告终……启发了更多的时代观念,增进了更多人的爱国思想,认为现状必须改造,因之向往于革命或立宪运动。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钢》1974年

③(癸卯学制)体现了清末社会性质开始从封建社会转型到近代社会,社会组织结构性质也从封建组织结构转型为近代国家组织结构。

——杨天平《晚清教育宗旨史论》2001年

2024-06-12更新 | 13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上海高考历史练习试题
7 . 多元璀璨的世界文明

小王对于古代文明的成就很感兴趣,他整理了相关成就:

A.大津巴布韦

B.希罗多德《历史》

C.白马寺

D.释迦牟尼像

E.玛雅玉米神像

F.《掷铁饼者》

G.《苏美尔人的战车》
(绘画作品)

H.写在莎草纸上的文字

(1)以上材料中,与亚洲相关的是(多选)
(2)以上材料中,与非洲相关的是(双选)
(3)以上材料中,与美洲相关的是(单选)
(4)小王同学尝试将以上材料进行归类,并设置主题,请模仿例子选取材料并拟定主题例:主题:古代的建筑和文化传承材料AC
主题:____
材料____和____
(5)小王希望为亚洲增补新的文化成就,以下哪些文化成就可作为亚洲的增补材料(双选)
A.《汉穆拉比法典》 B.《民法大全》 C.腓尼基文字 D.象形文字

小王发现部分文明的发展与河流相关,请将下列文明与对应的河流的联系(不定项选择)

(6)古代印度文明
A.A   B.B   C.C   D.D
(7)古代西亚文明
A.A   B.B   C.C   D.D
(8)古代埃及文明
A.A   B.B   C.C   D.D
A.恒河B.幼发拉底河C.尼罗河D.底格里斯河
(9)请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总结古代文明发展的特点。
2024-06-04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同济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合格考)
8 . 秩序之演变

近代以来,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共同推动了国际秩序的演变。某校历史社团想要布置一次以“国际秩序演变”为主题的世界史展览。

(1)同学甲制作了近代西方国际秩序演变的时间轴,请帮助他将时间轴补充完整。

(2)同学乙就国际法的发展撰写了以下介绍语,请将介绍语与相关的文件一一对应。
时间介绍语
①《战争与和平法》
②《万国公法》
③《非战公约》
④《联合国宪章》
A.标志着源自西方的国际法被正式介绍到中国
B.宣布缔约各国在它们的相互关系中废弃以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C.确定国际法主体是主权国家,奠定国际法的基础
D.提出了不兼并不赔偿的原则,宣布侵略战争为反人类罪
E.确定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制裁侵略的机制,并赋予安理会制裁的权力
(3)同学丙收集了一些能反映20世纪国际秩序演变过程中重大历史事件的图片,请将图片与历史事件发生的空间位置一一对应。

A.董必武签署《联合国宪章》(照片)

B.巴黎和会(照片)

C.《古巴导弹危机》(漫画)

D.万隆会议(绘画)

E.十月革命中革命武装占领冬宫(绘画)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推动国际秩序演变的因素。
2024-05-23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 上海市进才中学、曹杨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

9 . 高二的小明在学习强国APP上浏览文章时,看到习总书记在2017年世界经济论坛的开幕式演讲,他摘录了一段金句:“历史地看,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不是哪些人、哪些国家人为造出来的。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促进了商品和资本流动、科技和文明进步、各国人民的交往。”

1.小明打开笔记本整理了推动经济全球化相关的人物及事迹,帮他一起完成配对。(涂字母)
(1)哥伦布                         A.推行改革开放
(2)张骞                            B.启航工业革命
(3)瓦特                            C.领导古巴革命
(4)邓小平                         D.发现美洲大陆
(5)卡斯特罗                      E.沟通西域各国
2.小明整理完笔记后拿给同桌看,同桌认为张骞不应出现在这个专题里。小明却坚持张骞可以放在这个专题内。你更赞同谁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小明在和同桌讨论后,又找到老师询问如何完善这份专题。老师建议他加入一些具体史料以增加专题的科学性与严谨度。小明借来高三学长的历史选必教材,摘录了这样一段话: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经济计划、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以及福利政策等,将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结合起来,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现代科技进步促进了新兴产业的发展与传统产业的升级,极大提高了工业、农业等部门的生产效率。……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贫富分化加剧,经济危机时有发生,并且波及范围更大。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

3.根据材料,帮助小明归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不得照抄原文)
4.小明将整理好的史料拿给老师看。如果你是老师,你认为小明所选史料是否妥当?谈谈你的看法。
7日内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敬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如何参与全球治理并与中国自身的发展结合起来,具有重要意义。

材料一   在鸦片战争以前的百余年时间里,英国对华政策的基本目标是打开中国市场,将中国纳入其全球殖民体系之内。

——摘编自张俊义《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国家治理的英国视角》

1.结合所学,简述英国“将中国纳入其全球殖民体系之内”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二   “一战”是现代意义的全球治理体系开始构建的时间节点,中国是全球治理体系的重要参与者。“二战”时期及战后,中国夯实了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基础。

—— 摘编自侯中军《近代中国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体系的关系及理论思考》

2.结合材料二,概述中国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相关史实。

材料三

时间大事记
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1971年(1)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
2001年(2)
2013年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
2022年“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写入联大决议
3.补充表格中的大事记。结合三则材料,归纳近代以来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方式有何变化?
4.综合材料及所学,你如何看待近代以来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历程?
2024-04-11更新 | 5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闵行区高考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