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31 道试题
1 . 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问题关乎国计民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雍正以前,只有康熙《天台县志》里有种植玉米的记载:“玉芦,俗呼广东粟”。嘉庆年间,“浙江各山邑,旧有外省游民,搭棚开垦,种植包芦(即玉米)……棚厂满山相望”。“道光十三年,各处山场只开十之二三,至道光三十年时已十开六七”。从嘉庆至光绪年间,在于潜、昌化、分水、宣平等地的方志中,均有江苏、安徽、福建诸省农民“入境租山”种植的记载。玉米“但得薄土, 即可播种”,“足以济荒,而人富兼资”。

——摘编自郑南《美洲原产作物的传入及其对中国社会影响问题的研究》

材料二:第二条,遭受饥饿和贫困折磨的人数现已逾10亿,这一事实让我们感到震惊。……粮食安全、农业和农村发展方面长期投资不足所产生的影响,又因近期粮食、金融和经济危机等因素而雪上加霜。

第四条,从现在起到 2050年,为养活预计超过90亿的世界人口,农业产量估计需增长70%。……粮食不应当用作施加政治和经济压力的手段。我们呼吁开放市场,这是全球粮食安全对策的重要内容。

第五条,气候变化给粮食安全和农业部门增加了严重风险。其预期影响特别给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的小农,以及已处于弱势地位的人口带来危险。

——《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宣言》(20091116)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代玉米在浙江传播的特点。结合所学,从饮食生活的角度,分析其传播所造成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当代世界粮食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指出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确立的关于粮食问题的基本方针。
7日内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测试(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据《阿拉伯通史》记载:“(巴格达城)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和燃料:从中亚细亚和突厥运来的红宝石、青金石、织造品和奴隶;从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运来的蜂蜜、黄蜡、毛皮和白奴;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和黑奴。”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巴格达是当时世界最繁华的城市B.阿拉伯人垄断东西方商业贸易
C.阿拉伯商人的贸易范围非常广泛D.奴隶制是阿拉伯人扩张的基础
2024-04-29更新 | 144次组卷 | 117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八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资治通鉴》对某税制有“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的记载,下列符合该税制内容与特点的是(     
①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                     ②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
③租庸调、杂徭悉省                     ④赋役合并,一概折银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4 . 对于秦朝的众多法律,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它们是针对芸芸众生的,形成这一认知的依据之一是《史记·陈涉世家》中“失期,法皆斩”的记载。然而,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简却明显地呈现了另外一种情形:法律集中在皇帝对官吏的控制方面,普通人则居于次要的地位。在这些文书中,被当时《秦律十八种》的编者集中使用最早、最长的部分几乎都是关于官吏行为的法律。另外,对控制地方官吏的强调还出现在同一个墓中出土的《为吏之道》这种法律文书上。据此,能比较合理说明的是(     
A.考古史料与文字史料相互矛盾,应当以考古史料为准
B.通过不同类型的史料,丰富了人们对相关史实的认识
C.对于不同的观点,应该提倡百家争鸣,自圆其说即可
D.上述两种说法没有本质区别,只是历史解释不同而已
2024-02-03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据《汉书·武帝本纪》记载:“元狩二年,浑邪王降,以其地为武威、酒泉郡……汉元鼎六年(前111年),又将酒泉、武威二郡分别拆置敦煌、张掖两郡”。”自此“河西四郡”成了中原王朝对外联系的纽带和桥梁。下列有关中国古代对该地域治理状况的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A.汉朝——设西域都护府B.唐朝——设安北都护府
C.元朝——设立甘肃行省D.明朝——设乌思藏都司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利玛窦中国札记》中记载,   “他们认为天是圆的,但地是平而方的,他们深信他们的国家就在它的中央。他们不喜欢我们把他们的国家推到东方一角的地理概念。”为此,利玛窦抹去了福岛的第一条子午线,在地图两边留下一道边,使中国正好出现在《坤舆万国全图》的中央。这一现象说明了(     
A.文化传播受传统思想的制约B.近代科学在中国的传播受阻
C.欧洲人用西学带动宗教传播D.中西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2024-06-13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浙江省杭州市“桐·浦·富·兴”教研联盟高一下学期6月学考模拟历史试卷
7 . 《后汉书孔奋传》记载:“时天下扰乱,唯河西独安,而姑藏(今甘肃武威)称为富邑,通货羌胡,市日四合,每居县者,不盈数月辄致丰积。”陈寅恪指出:“西晋永嘉之乱,中原魏晋以降之文化转移保存于凉州(今甘肃一带)一隅。”由此可知(     
A.河西走廊促进了丝绸之路的繁荣B.中原文化进入河西走廊并被保存
C.河西走廊免受战争的侵扰而富庶D.永嘉之乱开辟中外文化交流通道
2024-06-06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杭州市联谊学校高三下学期6月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卷
8 . 《后汉书东夷列传》记载:倭在韩东南大海中,依山岛为居,凡百余国……使驿通于汉者三十许国,国皆称王,世世传统……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倭国之极南界也。这表明汉朝(     
A.打通了陆海两个对外通道B.“朝贡体制”已经形成
C.开辟由明州到日本的航路D.实现了对日本的有效管理
9 . 作为浙江宋韵文化的地标,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在建筑复原方面,可谓面面俱到。比如《思陵录》记载德寿宫“正殿五间、朵殿两间,各深五丈。内心间阔二丈,次间各阔一丈八尺……。”考古也出土了一些建筑基址、建筑构件,这些记录和发现首先提供了德寿宫的部分原貌。有些内容没有记载,比如飞檐起翘多高、上面装什么脊兽……如何复刻,除了《营造法式》和现存宋代建筑,宋代绘画成为交叉考证的依据。由此可知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     
A.完全复原了南宋时期宫殿的景象B.已具备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条件
C.复原过程中采取的是二重证据法D.作为新建筑没有任何研究的价值
2023-11-08更新 | 353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2024届高三一模(暨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如表是战国时期有关郡的历史记载,据此可知当时(     
年代记载
秦惠文王时(公元前356公元前311年)“取楚、商於地为黔中郡”
赵武灵王时(公元前325公元前299年)“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而置云中。雁门、代郡"
燕昭王时(公元前311-公元前279年)“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
A.郡的设置与军事战争相关B.分封制退出了历史舞台
C.郡是地方最高的行政区划D.诸侯国普遍推行郡县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