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9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763年以前,欧洲人对中国文明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但欧洲人对他们在君士坦丁堡、德里和北京看到的东西印象非常深刻。17世纪,欧洲知识分子正被传说中遥远的中国文明的许多详细的报道所强烈地吸引住。他们得知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完全入迷了。中国由于其为政府部门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对学问而不是对军事才能的尊重以及精美的手工艺品等,开始被推崇为模范的文明。例如,伏尔泰(1694-1778)用一幅孔子的画像装饰其书斋的墙,而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1646-1716)则称赞中国的康熙皇帝是“如此伟大、人间几乎不可能有的君主……”。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提炼作者观点并结合16—18世纪中华文化在欧洲传播的史实加以阐释。
2024-05-29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联谊学校(“桐·浦·富·兴”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有学者认为,如果说蒙古王朝的西征为奥斯曼帝国的兴起提供了生存的支点,那么伊利汗国的瓦解则给奥斯曼帝国的扩张制造了发展的机遇。该学者旨在说明蒙古西征(     
A.阻断了东西方之间的传统商路B.推动了区域政治格局的变动
C.为本民族开疆拓土、建立帝国D.改变了欧亚内陆的民族分布
2024-05-29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联谊学校(“桐·浦·富·兴”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以都护为核心的管理体制在将僻远的西域地区纳入汉朝统治体系的同时,又保留了西域诸国的自治权。这一极具地方特色的管理模式适应了西域地区民族复杂的情况,可以使西域诸国均得到很好的治理。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①汉朝民族政策具有包容性   ②西域都护府是军政合一的机构
③西域地区实行郡国并行制   ④汉武帝在乌垒城设西域都护府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4-05-29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联谊学校(“桐·浦·富·兴”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它建立了一整套相当严密的制度,以保证公民人人轮番当统治者及被统治者”;“500人议事会负责国家的日常政务,公民法庭拥有最高司法审判和监察权”。材料中的“它”是(     
A.古巴比伦王国B.古希腊雅典城邦C.古希腊斯巴达城邦D.罗马共和国
2024-05-29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联谊学校(“桐·浦·富·兴”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如表所示为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发展的概况。

时期概况
西周形成中国最早的冠服制度,服饰的材料、颜色、纹饰均与身份地位挂钩,体现出尊卑等级。
贵族在不同的场合下,穿的衣服也各不相同
春秋战国各诸侯国、各民族的服制多样,与西周呈现出明显不同的特点。窄袖短衣的胡服传入中原地区。赵武灵王进行了胡服骑射的服制改革,是古代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服制变革
秦汉服制归于统一。随着染织、刺绣、金属加工工艺的发展,服饰的装饰丰富,丝织品的色彩艳丽
魏晋南北朝胡服流行,其窄袖紧身、圆领的特点也被汉民族的服饰所吸收。孝文帝改革,一度改穿汉服。南方的士人为彰显个性,往往袒胸露臂,披发跣足
隋唐服饰色彩艳丽,重装饰,女子着装开放。胡服与外国服饰流行
宋代着装趋于拘谨保守,色彩不再艳丽,风格上倾向于质朴、洁净、自然、淡雅
服制混乱,汉服与胡服既并行不悖又相互融合
服制沿袭唐制,禁胡服。明中叶以后,服饰的材料、质地与样式均追求奢华艳丽,重装饰。棉布成为主要衣料
强制推行剃发易服,强迫汉人改穿满族样式的服装

——摘编自邓凌虹《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发展中的沿袭与变革》

提取材料信息,围绕“中国古代服饰文化”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6 . 丝绸之路,作为连接欧亚非大陆的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会之路,千百年来见证着不同区域文明的兴起、发展、传播、衰亡。而随着考古发现的证实,丝绸之路上镌刻的人类文明印记,也正逐渐被拭去覆盖的尘埃。下列处于丝绸之路上的世界文化遗产有(     
①古希腊雅典卫城遗址             ②阿富汗巴米扬大佛             ③中国敦煌莫高窟             ④良渚文化遗址
A.①②③B.②③C.①③D.①③④
7 . 下列为不同地区重要基础设施工程组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说明水利设施兴修决定了农业发展的水平B.体现国家重视航运产业带来的商业利益
C.反映了古代统治者对基础设施修建的重视D.验证了铁犁牛耕在亚欧大陆的广泛使用
2024-05-08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含周边)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这种最早始于1852年法国的零售商业企业,以大规模经营日用品为主,从日用品到食品,从工业产品到土特产品,从低档、中档到高档品,综合性强。它又是高度组织化的企业,内部分设商品部或专柜,商品部相对独立,可自己负责商品进货业务。这种形式的出现说明(     
A.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的形成B.商业经营形式出现新的转变
C.资本原始积累到达新的阶段D.电子商务突破了时空的障碍
2024-05-04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含周边)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下图是中国某一历史时期上流贵族女子佩戴的葡萄花鸟纹银香囊,其外壁是一个银球,内层则放置则一个装香料的香盂,运用巧妙的重力设计,使得无论佩戴者如何晃动,香盂总能保持平衡,不至倾覆。它的制作朝代最有可能是(     

A.商B.周C.秦D.唐
2024-05-03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含周边)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世界文化丰富多样,相互影响。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文化中所见到的诸如兵马俑、铜车马、陵墓封土内高台建筑、条形砖、青铜水禽制作工艺、槽型板瓦、茧形壶、石刻等文化因素,不是从中国固有文化中发展演变而来,这些因素可能是通过丝绸之路由西亚传播到东方的。与此同时,秦统一时期,波斯帝国、马其顿帝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制度也传入东土,并对秦始皇帝的改革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段清波《从秦始皇陵考古看东西文化交流》

材料二   中世纪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灿烂而辉煌,它是一种高度发达的文化,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发源于7世纪,在1012世纪它的发展达到顶峰。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博采众长、承上启下、兼容并蓄,它是具有国际性的。富有智慧的阿拉伯人掀起了著名的翻译运动,把不同渊源的文明汇合在一起,然后加以融会贯通,实现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进而创造了独特的阿拉伯文化。中世纪阿拉伯人对科学的贡献在世界文明史上是不可磨灭的。他们在文学、数学、医学、化学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曾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尤其是地理学方面的贡献,给后人留下了不朽的文化遗产。

——郭筠《中世纪阿拉伯地理学研究》

(1)根据材料一、用一句话概括作者的观点。结合所学,简述波斯帝国的政治制度。
(2)结合所学,写出阿拉伯最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名称。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阐述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具有“国际性”特点的理由。
2024-05-02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含周边)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