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初期,各诸侯国基本上沿袭西周的法律。但是春秋末期的法律制度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就是郑、晋两国最早出现了“铸刑鼎”事件,公布了以保护私有财产为中心的成文法律。郑、晋两国由于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在向封建制过渡的道路上比其他诸侯国先迈进了一步,因此,成文法最早在这两个诸侯国产生。此外,春秋末期教育制度的变化也为郑、晋两国公布法律(“铸刑鼎”)提供了条件。西周时期,“学在官府”,贵族垄断文化;春秋末期,私学大兴,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得到了提高,加上郑、晋之地本来就是夏、商、周三代文化的沉积带,具有良好的文化传统。因此,公布法律之事有可能最早在这里出现。

——摘编自曾宪义主编《中国法制史》

材料二   太祖谕太孙曰:“此书(注:指的是《大明律》)首列二刑图,次列八礼图者,重礼也。顾愚民无知,若于本条下即注宽恤之令,必易而犯法。故以广大好生之意,总列《名例律》中。善用法者,会其意可也。”……太孙又请曰:“明刑所以弼教。凡与五伦相涉者,宜皆屈法以伸情。”乃命改定七十三条,复谕之曰:“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汝治平世,刑自当轻,所谓刑罚世轻世重也。”

——《明史·刑法志(一)》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末期郑、晋两国“铸刑鼎”事件产生的社会条件。结合所学,用一句话概括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太祖的立法思想。结合所学,分析明太祖赞同“太孙”所请的原因。
7日内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衢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2 .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蒙古统一后不久,旋即踏上扩张之路。当时的蒙古刚刚脱离氏族社会,各阶层人士仍然崇尚武力,醉心掳掠,战争对于他们几如家常便饭。长期的游牧生活又使之吃苦耐劳,擅长骑射,行动迅捷,骠勇强悍;加之在与汉族的交往中,蒙古人掌握了先进的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战斗力大为提高,定居民族往往难以抗衡。在这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成吉思汗及其子孙一度取得了令人瞠目结舌的辉煌战绩,蒙古的铁骑在亚欧广袤的原野上纵情驰骋,所向披靡。

随着蒙古西征,蒙古帝国最终建立,它打破了东西方道路的重重障碍,各地的商人、使臣、僧侣、旅行家往来频繁,而中国的四大发明的三项,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就是在这一时期传入西亚,进而传入欧洲的。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一编》等

材料二   新大陆的发现为世界文化打开了一个崭新的领域。从殖民地人民方面来说,尽管他们的传统文化遭到了极大的摧残,但几千年来传下来的文化是不可能一下子被摧垮的。西班牙人来到以后,他们从西班牙人那里学到了先进的文化,并借助欧洲文化的力量整理、记录了传统文化中的精萃。这些人类文化中的瑰宝得以流传下来并得到了发扬光大。在美洲生长的土生白人和混血种人,他们对美洲有着与欧洲人无法理解的对美洲的乡土感情。他们用西班牙文化的优势在美洲创造了无数绚丽多彩的文化。在西属美洲,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讲授神学,大凡与天主教教义相违背的内容一律不得讲授。

——摘编自金计初《旧世界与新世界——美洲文明》

材料三   1965年12月,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在国会发表演讲,强调:“种族多元主义和世俗国家是我们利益之所系,因为反对种族多元主义和世俗主义,将带来极大的危险。”1966年8月,经内阁批准通过,学校集会和国庆典礼上都要宣读以下誓词:“我们,新加坡的公民们,宣誓我们将作为一个统一的民族,不分种族、语言或宗教,共同建设一个建立在正义和平等基础上的民主社会,为我们的国家寻得幸福、繁荣和进步。”

——摘编自康斯坦丝·玛丽·藤布尔《新加坡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蒙古铁骑能够在亚欧广袤的原野上“所向披靡”的条件。结合所学,简述三大发明的传入对欧洲产生的深远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航路开辟后西属拉丁美洲在文化领域出现的变化。结合所学,指出独立战争后拉丁美洲在政治文化方面的主要特征。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新加坡推行“种族多元主义”的合理性。
7日内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衢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了改变葡萄牙垄断政策引起的旧商路贸易衰退的局面,奥斯曼帝国采取了一系列振兴旧商路贸易的政策。它同葡萄牙人在红海、波斯湾和印度洋等几个地区进行长期战争,虽多次失利,但遏制了葡萄牙在印度洋称霸的野心。为了使波斯湾商路畅通,1546年奥斯曼帝国同葡萄牙进行谈判,并达成两个港口间自由交易货物的协定。奥斯曼帝国于1525年颁布新税法,取消埃及以前的香料配额和价格垄断政策,实行自由贸易的税收制度。帝国还欢迎基督徒商人来本国从事贸易活动。旧商路于16世纪中期又重新复兴和繁荣起来,并与新航路并存、竞争,促进了东西方贸易的发展与奥斯曼帝国经济的繁荣。

——摘编自宋保军《奥斯曼帝国与16世纪中期旧商路的贸易复兴》

(1)根据材料一,简述16世纪中期奥斯曼帝国振兴旧商路的举措。结合所学,指出葡萄牙开辟的促成其垄断东方贸易的新航线。

材料二   1859年,宾夕法尼亚州开挖出世界第一口油井,之后,数以千计的油井被开挖出来,洛克菲勒判断“原油价格必将大跌,真正能赚到钱的是炼油,而非钻油”,于是,洛克菲勒和合伙人转向石油提炼投资。美国南北战争后,能源市场带来巨大商机,1866年,洛克菲勒—安德鲁斯—弗拉格勒公司成立,洛克菲勒成为世界上最大炼油商。1870年,他创立标准石油公司,重金聘请科学家,通过兼并、购买,建立标准石油托拉斯。他合并了40多家厂商,在全盛期垄断了全美90%的石油市场,成功地造就了美国历史的垄断时代,成为美国第一位10亿美元富翁与全球首富。他一生俭朴自持,年轻时便身居全球首富,并热心于慈善事业,是美国近代史上最具褒贬争议性的人物之一。

——摘编自罗恩·切尔诺《洛克菲勒》

(2)根据材料二,概括洛克菲勒成功的秘诀。结合所学,指出民众“贬”洛克菲勒的原因

材料三

1956

美国人麦克莱恩将集装箱装在改造过的油轮里,集装箱运输时代开始

20世纪60年代后

集装箱船逐渐取代传统海运模式,极大促进了全球商品的流通

1965年后

全球几乎所有的主要轮船公司都在使用标准化的集装箱

20世纪70年代

集装箱逐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船舶、港口、航线、公路、中转站、桥梁、隧道、多式联运相配套的标准化物流系统

9·11”事件后

基于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信息技术等应用的智能集装箱被提上了日程

2005

大约5000家国际企业把新加坡这一集装箱岛国作为仓储和配送中心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集装箱运输时代到来的历史背景,并为该表格拟一个合适的主题。
7日内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衢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4 .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日本帝国主义对国民党的诱降,国际上东方慕尼黑会议的酝酿,国民党五中全会反动方针的制定,国民党反共活动的加紧,使投降分裂倒退成为时局的最大危险。1939年6月7日,中共中央及时地向党内发出关于反对投降危险的指示。……毛泽东指出:“现在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既不是一切联合否认斗争,又不是一切斗争否认联合,而是综合联合和斗争两方面的政策”。他将这一政策具体化为十项原则,并相应地制定了共产党关于政权组织、劳动、土地、税收、锄奸、人民权利、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各项具体政策。

——摘编自王桧林《中国现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共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背景,并结合所学简述中共在这一政策指导下加强“政权组织”的措施。

材料二   毛泽东在1949年6月30日发表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从理论上指导了建国准备工作,并用以统一各阶级、各党派、各团体参加建国准备工作的思想认识。8月5日,美国国务院发表《美中关系白皮书》,毛泽东连续为新华社撰写系列评论,批驳白皮书对中国革命的看法……毛泽东提出“革命形势日益开展,一切民主力量亟宜加强团结,共同奋斗,以期早日消灭中国反动势力”,“为此目的,实有召集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及无党派民主人士的代表们共同协商的必要”。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召开,29日顺利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背景和取得的主要成果,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
2024-02-01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衢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一统的政治基础是“要在中央”的中央集权,必须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妥善划分地方行政层级,有效分配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并对地方官员权力实施监督,使行政层级合理适度,权力分配轻重相宜,官吏管控有法可依。

第二,处理好郡县与分封的关系……如果无原则的分封割裂了中央集权,一定会出现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严重失衡,进而导致国家政治混乱。

第三,维护中央权威,保持政令畅通。

——摘编自卜宪群《我国历史上的“大一统”思想与国家治理》

材料二   中枢机构变化的走势,是由皇帝与官僚机构、官僚队伍的矛盾决定的:皇帝一方面要设置得力的办事机构,需要赋予它权力;一方面担心掌握权力的大臣权势日高,威胁到皇权,因此要另设亲信机构予以制约。中枢机构权力分立的格局,正是出于相互制衡的考虑。

——摘编自邓小南《中国古代史的纵与横》

材料三   如果没有康乾盛世期间的统一大业,中国就没有现在的版图,就更谈不上现在的统一;而且那时候不统一,中国将是一盘散沙,在近现代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后势必分崩离析。后来列强入侵,中国各族人民都起来反抗侵略,西藏反对英国,东北反对日本,云南、广西反对法国。应该说是康乾盛世奠定了这一根基。

——摘编自戴逸《盛世的沉沦》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朝“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的具体措施。结合所学,综述这些措施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以明朝为例,指出其中枢机构的名称和职能,概括“中枢机构权力分立的格局”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康乾盛世期间的统一大业”的贡献。结合所学,简述康乾时期加强对西藏地区管理的主要举措。
6 .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东北是影响中国历程的一个关键地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东北地处边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的聚居地区,又是进入中原的诸多民族的故乡,更重要的,又是多个王朝的“龙兴”之地,因而使得东北地区的历史具有独特性,为其他边疆地区不可比拟。明代的东北,因其战略地位的重要,明政府实行“乃因其地分设卫所若干,以其酋长统率之,听其种牧、飞放、畋猎,俾各安其生,咸属统内”的政策,又在元代“站赤制度”的基础上,在东北地区广设驿站,增辟水陆交通线,使东北地区的交通线纵横交错,形成为覆盖整个东北地区的交通网络,并与内地密切联系,使东北地区成为明帝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摘编自李治亭主编《东北通史》

(1)指出以东北为“龙兴”之地的三个王朝,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明朝加强对东北地区管理的举措和特点。

材料二   17世纪之末,俄军东侵至外兴安岭西麓时,乃为强大清军所遏阻。一战之下,俄军挫败,乃有中俄《_______▲_______》(公元1689年)之签订。该条约之主款厥为两强以外兴安岭为界,划疆而治。俄人之陆路东侵至此乃告一段落,双方相安无事者凡170年。直至1860年,英法联军攻破北京,俄人乃撕掉条约,进占我东北,强据我海参崴,改名俄属“镇东港”,从此为患北方,至今未已。

——摘编自唐德刚《从晚清到民国》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指出“▲”对应的条约名称及该条约签订的意义,概述近代俄人对东北地区的侵略史实。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科学的根源可追溯到古代的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古典时代的希腊和中世纪的穆斯林世界。不过,科学革命是西方文明的独特产物。原因似乎在于,只是在西方,科学家与匠人才实现联合,互相促进……地理大发现和海外地区的开辟,所有这些都向传统的思想提出了挑战……近代初期,西欧的商业和工业有了迅速发展,经济上的进步导致技术上的进步,后者转而又促进了科学的发展和受到科学的促进。科学革命甚至比新石器时代的农业革命具有更大的意义。农业革命使文明成为可能,但是,一旦前进了这一大步,农业就没再作出进一步的贡献。科学则相反,恰好借助于它的研究方法而不断地稳步发展。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9世纪晚期,西方科技发展出现新趋势:科学研究与工业生产直接结合,许多大型企业建立了科学技术实验室,如德国西门子等;科学研究走上集体攻关道路,1873年德国“国立物理研究所”、1876年美国爱迪生实验宝即在此背景下创立。各国大量创办理工学院和技工院校,企业在科研中的地位日益提升。1901年,美国82%的专利领发给个人,18%领发给公司,1932年,公司所获专利数超过围家领发专利总数的一半。

——摘编自何顺果《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等

材料三   随着互联网的壮大,一个新的虚拟世界正在诞生。由于很大一部分活动都将可以在同上开展,因此,人们的交往方式将发生质的变化……互联网的非中心思想更加契合现代民主思想,在网上,每一个网民是充分自主、充分平等的。互联网使地球村成为真正的现实……网民们通常以有目的寻找始,以无目的的漫游终。这就使人类面临一个更为严峻的问题:生活的意义被虚无化、真空化……早有思想家说过,或器的进步使人的道德下降,坐在电脑前士兵发射一枚导弹,与他们平时在网上进行战争游戏,从感觉上讲毫无区别。

电脑和网络时代带给人类更大的问题是人对机器的过分依赖性。人类通过工具的使用解放了自己的手脚,获得了自由,但久而久之产生的对工具的依赖性,却使刚刚获得的自由又在不知不觉中丧失了。这就是黑格尔曾经说过的主奴辩证法在起作用了。

——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1)根据材料一,概括作者认为“科学革命是西方文明的独特产物”的原因。结合所学,简述使近代科学得以不断稳步发展的研究方法。
(2)参考材料一二三,自选一个角度,运用19世纪晚期以来的相关史实,围绕“科技与人类文明”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题目自拟。(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晰,表述成文)。
2023-09-26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崇化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劳动工具的进步促进农业大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的生产工具……造价低廉,并且便于就地取材、就地制造、就地修理,也就更能造应当地的自然条件。……同样一把锄头,可用来翻地、开沟、起垄、中耕、收获,同样一把镰刀可以用来收割各种作物,南方的耕犁既可下水田,也可以上山耕梯田。由于通用性广,一个地区的农具种类虽然为效不多,却可以完成各种作物的多种作业。

——摘编自陈文华《试论我囤传统农业工具的历史地位》

材料二:明朝后期,玉米、番薯等美洲粮食作物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逐渐得到推广。番薯“亩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大大缓解了“民食问题”,人们遂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劳动力和土地等去发展经济作物,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因此深受影响。而粮食生产革命和人口爆炸互为因果。清朝以来,人口压力不断增加,……玉米、番薯等栽种遍野,“生齿日繁”。“棚民租山垦种,阡陌相连,将山土刨松,一遇淫霖,沙随水落,倾注而下,溪河日淀月淤,不能容纳。”

——摘编自何炳棣、陈树平等的研究成果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农具的特点,并列举两种古代的灌溉工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洲作物的传入对明清时期中国的影响。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和荷兰商人组织了两个非常强大的股份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600年;荷兰的联合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602年。个体商人募集的基金支持了公司的启动,并为公司装配船只和海员,提供贸易所需的商品和资金。虽然有政府的支持,公司仍然是私人所有的企业。政治上畅通无阻使公司代理人可集中精力于有利可图的贸易。特许状赋予公司买卖和建立商埠的权利,为了公司利益甚至有权发动战争。英国和荷兰的公司赢得了巨大的财富……在对利润不懈的追逐中,为早期全球贸易网络做出了贡献。

——摘自【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二   阿克莱特具有同时代发明家少有的企业家精神……他出身贫寒,作过剃须匠,文化水平不高,但他有强烈的发财欲望,不遗余力地追求财富,采用一切手段聚集财富。他可能并不是第一流的发明家,但他具有把握技术发明商机的杰出才能,能够把技术发明及时运用到工厂,转变为财富。他一生都和专利权官司纠缠不清,热衷打官司,看重这里面隐藏的财富。他具有组织企业的坚韧毅力,能够在逆境中克服艰难险阻,勇往直前地扩张自己的企业……阿克莱特的种种素质,更像一个世纪以后的企业家,预示了工厂时代的来临。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兰开夏和德比郡的所有工厂都是按照他开创的模式建造的。

——摘编白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经历了长达20年的高速增长阶段。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全面调节,推动发达国家经济实现高速增长。在这种体制下,不仅垄断资本对国家决策的影响大大加强,而且国家开始通过不同途径直接或间接参与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并且国家还通过制订各种经济政策、经济立法以及形式不同的经济计划,实现对经济的全面干预和调节。……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不同程度的“滞胀”现象,表现为经济增长停滞,通货膨胀严重。各国再次实行调整,适当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整理自叶灼新、李毅《世界当代经济史》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两个非常强大的股份公司”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述阿克莱特所具有的企业家精神。
(3)根据材料三,指出战后初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因素。
10 . 民族主义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表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十年战争重新塑造了欧洲的形象,教皇的权力和大一统局面不再……在民族国家崛起的过程中,一批以民族为基础的近代意义上的国家相继巩固了自己在欧洲的地位,他们不再崇拜神权,而是更为实际地追求本国的领土、资源、财富等现实利益……由此形成的国际体系也顺应了工商时代的要求,是近代国际政治体系的开端。

——整理自黄宇蓝《论三十年战争中欧洲各国国家利益意识的觉醒》

材料二

19世纪历史事件
1822年1822年巴西摆脱葡萄牙的统治获得了独立。独立之后的巴西仍面临着继续民族民主革命的艰巨任务。
1882年埃及在反对英国的侵略中,出现了非洲第一个政党——祖国党,提出“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的口号,后抵抗失败,英国占领埃及。
1896年1894年,埃塞俄比亚皇帝孟尼利克领导人民抗意斗争,1896年取得独立。

材料三   由于日本侵略战争的刺激,战时中国的民族战争宣传和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开展。南京国民政府在开放民众宣传方面做了力所能及的工作……和中共在敌后开展根据地的过程相应,抗战教育在各个地区、各个层面展开,根据地的发展某种程度上也是中国民族生存和民族意识不断推展的过程。……浴血奋战让中国拥有了自1840年以来前所未有的国际地位,战争开始的时候,中国还受制于治外法权和帝国主义。如今,中国第一次重获全面的独立。另外,中国现在还是“四巨头”之一,是新成立的联合国组织永久且核心的角色。

——摘编自《一寸河山一寸血》解说词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三十年战争后欧洲形象的变化。结合所学指出由此形成的国际体系的名称,并说明它成为“近代国际政治体系的开端”的理由。
(2)“小事件大历史”,请参照示例任选两例补充表格,并用一句话指出材料二所反映的进步潮流。
(3)根据材料三,指出抗日战争与民族主义的关系,并结合所学简述中国“拥有前所未有的国际地位”的表现。
2023-09-26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崇化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