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98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爱情图书出版相当普遍,据统计,19541957年我国出版的爱情图书共有63种。从出版社的性质来看,19541957出版爱情图书的出版社既有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作家出版社和中国青年出版社这样的中央一级的国营出版社,也有各省市的国营出版社,还有一批私营或公私合营性质的出版社。从出版的地域来看,这一时期出版爱情图书最多的地区是北京市,其次是上海市,然后是陕西省和天津市,山西、山东、河南、辽宁、江苏、四川,而贵州与新疆这样的偏远地区也出版了爱情图书。这一时期出版的爱情图书,印数比较大,不少成为畅销书。据统计,新中国十七年出版的印刷10万册以上的爱情图书有23种。其中,出版于新中国成立至19534就有11种,出版于1958年至“文革”发生前的有2种,而出版于19541957年的10种,约占总数的43.5%。整体而言,20世纪50年代中期出版的爱情图书主要是服务于工、农、兵的通俗戏剧、短篇小说集和思想修养性、知识性普及读物。

——摘编自易图强、朱新理《20世纪50年代中期爱情图书出版传播热探析》

材料二   新中国建立后经过10年努力,科技期刊出版业已初步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基础,确立了正确的编辑出版指导思想,出版质量显著提高,处于向更高层次发展之中。但1959年后,科技期刊出版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和压缩,像全国各专门学会及中科院研究所等正在出版学刊都在这一时期停刊或休刊,1961年全国期刊种数减为410种,年总印数从1959年的五亿二千八百万册锐减到二亿三千二百万册。这是建国后科技期刊经历的第一次挫折。1963年后期科技期刊在缓慢中复刊,但60年代中后期,科技期刊出版业再次遭受到极其严重的摧残破坏,一度出现空白,这是建国后科技期刊经历的第二次挫折。

——摘编自朱联营《新中国科技期刊出版业的两次挫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爱情图书出版传播的特点,并分析这一时期出现爱情图书出版传播热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建国后我国科技期刊出版业遭受二次重大挫折的背景,并指出这些挫折造成的影响。
2024-02-27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豫南九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2022·河南·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赵武灵王即位时,齐秦两强对峙,强邻逼境,胡人骚扰,面对严重的内忧外患,推行了“胡服骑射”改革。改革初期,反对“胡服”者颇多﹐为此赵武灵王与朝臣展开了一场大讨论,初步统一了思想,对依然反对改革的宗室大臣则是不断游说。赵武灵王在说服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以身作则,换上了被中原百姓鄙视的短裤小褂。“胡服”改革成功后,赵武灵王就带头练习骑马射箭。他带领部队攻克水草丰美﹑地域辽阔,有骑射传统的原阳(今呼和浩特东),在这里试点骑射改革。赵武灵王在全国特别是北方靠近胡人地区的百姓中广泛招募善于骑射的人,并改部分步兵为骑兵,收编边疆游牧民族的骑兵,组织了强大的骑兵队伍。同时,他通过在代地经营胡马和迫使林胡王献马等渠道﹐获得大批良马,更换了原来的军队装备。赵武灵王亲自训练骑兵,并使骑兵成为军队的主力。

——摘编自许今朝《赵武灵王推进“胡服骑射”改革的艺术》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的背景及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成功的原因。
2024-02-07更新 | 5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押题金卷》B卷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如何使行政区划与自然地理环境相一致,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如何求得天时、地利与人和的配合,以创造农业发展的最佳背景,这就是秦汉隋唐政区与自然地理区域契合的原因。但是当政治需要超过经济动机的时候,政区的地理背景就被忽视了,比如元代行省与自然环境的背离。然而这种不合理现象也不能长期维持,所以明清以后又渐渐使行政区划和地理区域趋向一-致。

一一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十六讲》

从材料中提取信息,自拟论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论证。(要求:论点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4 . 唐代的村庄具备了自然聚落和乡村行政单位双重意义,完成了行政编制与自然聚落的合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唐代乡族势力与地方治理

材料一唐代许多村落是因姓氏得名。绝大多数的村落聚族而居。村落中的乡族势力,是乡村社会的领袖。乡族势力大致可以分为这样几类:一是具有文化背景的士人,二是具有仕宦背景的退职官吏。三是乡县胥吏。四是乡豪。唐代前期乡村社会中具有文化和仕宦背景的群体以士族为主体;唐代后期,逐渐由以科举为背景的乡村知识分子构成。……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乡里组织与宗族组织两者对乡村社会的影响力与控制力不尽相同。在唐前期,乡里组织控制社会的力量更强大一些。唐代后期。乡里组织对乡村社会的控制力有下降的趋势。以村落为背景的乡族势力亦在加强。此时的村落领袖一般为乡村富户,实力更强。

——李浩《论唐代乡族势力与乡村社会控制》

材料二



图1

图2

——图1、2据杜文玉《唐代乡族势力对地方政治的参与》等绘制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代前后两个时期乡村治理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唐代乡族势力对乡村治理的参与。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整个汉代没有游离于政府之外的大规模的体育组织。汉初“无为而治”思想下,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太平盛世——“文景之治”。游乐体育活动项目多,规模大,不仅宫廷设有蹴鞠,皇帝出行时还要进行“弋猎、射驭、蹴鞠”等体育活动,而且民间出现“里有俗,党有场,康庄驰逐,穹闾踏鞠”的景象。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先秦儒学中体育教育从“六艺”中剔除了,使体育带上浓厚的伦理色彩,极大地抑制了中华传统竞技体育类项目的发展。自张骞通西域后,西方的体育文化或经官方、或经民间沿着丝绸之路陆续传至汉朝。汉匈战争期间,汉军也十分注意吸收游牧民族的骑射长技。晁错曾向汉文帝建议说:“今降胡义渠蛮夷之属来归谊者,其众数千,饮食长技与匈奴同,可赐之坚甲絮衣,劲弓利矢益以边郡之良骑……两军相为表里,各用其长技”。在汉朝豪强地主庄园中,不但把依附自己的农民变成自己的私家武装,按军队编制把他们组织起来,而且自筑营堑、坞壁,进行武装训练。豪强地主武装和坞壁的普遍发展,促进了各地民间习武活动的发展,为当时民间武艺活动提供了空间和动力。

——摘编自钱文军《汉代体育文化发展的历史背景与思想基础》

材料二   近代西方体育思想开始传入中国,大约始于19世纪60年代。当时,它的传入主要通过中国自觉与不自觉地向西方学习。严复从教育救国的思想出发,高度肯定了体育的社会效能:自强保种、强健身体,进而富国强民。蔡元培从“保国强种”的角度竭力主张实行军国民教育,提出学堂的任务就是保国强种。五四新文化运动后,自然体育思想(把体育看成一种生活,强调个性发展)逐渐取代了军国民体育思想。近代中国的体育思想,就时代而言,民国时期较之清末进步很大,国民政府时期比北洋军阀时期亦有明显进步;就地区而言,先沿海地区和中心城市,继而向内地和边远地区发展;就项目而言,由体操到田径、球类等;就部门而言,先军队、教会学校进而普通学校,又由学校而社会。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期间,颁布了中国第一部体育法《国民体育法》,设立了专门的体育管理机构,举办了四届全国运动会,参加了三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摘编自任雪艳《中国近代体育思想的发展演变及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体育文化发展的背景,并说明其特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近代中国体育思想发展演变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发展体育运动的意义。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91年1月,索马里西亚德政府被推翻,各派军阀混战,局势持续动荡不安,人民苦不堪言。1992年12月9日,美军打着人道主义救援的旗号出兵索马里,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维和部队在索马里的行动引起索马里最大武装派别——艾迪德派的不满,并与联合国部队屡次发生冲突。包括“三角洲”特种部队在内的特种部队进驻后,艾迪德派武装强烈报复,不断采取“打了就跑”战术与美军进行激烈抗击,造成部分美军及大量平民伤亡。10月3日,美军特遣队指挥官威廉盖瑞森获得情报人员密报,艾迪德的两名高级助手将于当日下午前往位于摩加迪沙的奥林匹克饭店参加秘密会议,美军侦察机迅速飞临共成功抓获24名索马里俘虏。得知美军直升机入侵的消息后,艾迪德的部队立即用扩音器向索马里人广播:“出来,为你的家园战斗吧。”他们用AK﹣47自动步枪和RPG﹣7火箭筒对美军进行猛烈射击,并在主要路口燃烧轮胎,设置路障。为援救身处危险中的特种队员,在盖瑞森的不断催促下,驻索最高指挥官蒙哥马利少将经过与多国部队长达4个多小时的反复碰商,救援部队终于组成。经过2个多小时激战,成功突破索马里武装的封锁,与城中坚守的部队会合整个救援活动持续至次日6时30分。此战造成美军直升机2架被击落,19名精锐战士阵亡,70余名受伤。

——摘编自张苗林陈彬《美军永远的痛——摩加迪沙巷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军侵入索马里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军侵入索马里战败的原因。
2023-10-25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国庆中学2023届高三5月质检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至明代中后期,以田赋赋税为主,对田赋的征收与管理也占主导地位。存在多年欠税和严重偷税漏税两大问题。为此,张居正采取了两项整顿措施:一是“稽查”,二是“清丈”。万历元年,张居正进一步推进其稽查考核之法,并明确规定公务人员执行公务时应当根据紧急、困难、容易等情况确定期限。如迟延或管理不善,应移送有司。使用月检、年检进行层层把关、互相监督的方式,使得一切政令,从头到尾官吏都不敢懈怠。一条鞭法颁行年余就使得中央税收显著增加。不到五年时期,国家税收收入达到435万两,比隆庆年间增长74%。另一方面,消费下降到349万两。收入收支平衡,且有85万两的盈余,扭转了多年的中央财政危机。

——摘编自贺晟《“一条鞭法”与明地方财政法制演进》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条鞭法实施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张居正“一条鞭法”改革成功的原因。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中后期,铁路被引入中国。随着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中国的铁路权被瓜分殆尽。据统计,至1911年,在中国已建成的9200多公里铁路中,有8305.7公里铁路为西方列强所直接经营或控制经营;到1937年,已建成22000多公里的铁路中,有19070公里铁路为西方列强所直接经营或控制经营。此外,由于西方列强在中国修建铁路的标准不一,导致中国运用的机车来源国家多,制造厂家多,车型种类多,被戏称为“万国机车博物馆”。

——摘编自龚云《铁路史话》

材料二   中国高铁发展历程

时间1990-2003年2012-2015年2015年至今
阶段初步探索出国门向成为全球引领者行进
标志性事件1990年底完成《京沪高速铁路方案构想报告》2014年7月我国在一些中国铁建总高铁承包的土耳域已经处于其安伊高铁二期正式通车。我国在一些高铁技术领域已经处于国际一流水平。加大投入、认识不足,以求在未来引领全球高铁装备行业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被称为“万国机车博物馆”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与近代中国铁路建设相比,当代中国高铁建设的新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解释变化的原因。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科举制的产生,是中国古代社会内部矛盾发展与官吏选拔制度自我更新的结果。东晋以后,九品中正制完全成为士族维护特权的工具,对中央集权构成一定的威胁。这既埋没了有才德的寒士,也将士族子弟引向歧途。南北朝后期,世族走向衰落,庶族势力发展壮大,要求获得更多的参与政权的机会。统治者为了加强皇权,扩大政权的人才基础,也需要破除九品官人法,将人才选拔权力收归中央。就选拔人才制度的形式而言,隋唐时期的科举制与两汉时期的察举制和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有着一定的渊源。旧制度的合理因素为新的人才选拔制度的产生准备了条件。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科举制将选官权集中到朝廷,有利于封建专制主义国家扩大其统治基础。它为庶族学子乃至贫寒子弟打开仕进之门。使官僚集团得以不断扩充更新。巩固了封建统治、科举考试有固定的考试内容,士子必须熟谙儒家经典,无形中加强了思想的统一。但是,科举制片面地以文章、诗歌为衡量标准去选官,必然将学子引到一味追求空谈泛论的方向,特别是八股文等模式固定的体裁,只会使人思想僵化。

——摘编自林甘泉《从文明起源到现代化——中国历史25讲》

材料三   科举制度是一种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之上,与大一统的君主专制体制相适应的国家官吏选任制度,在封建时代备受称赞。但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开始发生全面转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政治改革大潮涌动,科举制所代表的传统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适应国家和社会的需要。随着新式学堂的兴起,科举制日益遭到有识之士的抨击,“废科举,兴学堂”势在必行。1905年,延续1300年的科举考试被废除。

——摘编自杜怀亮《科举制度废除百年后的反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举制度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科举制度的利弊。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科举制度在近代被废除的原因。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新中国成立才两个多月时,解放战争还在进行中,国家初创,百废待兴。经党中央政治局决定,日理万机的毛泽东主席出访苏联。这是新中国诞生后第一个重大的外交活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元首第一次出国访问,也是两个最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领导人第一次会面,商讨双方有关的重要政治与经济问题。……1950214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正式签字……《华盛顿邮报》认为:这是一个“惊人的胜利”。一名美国参议员说:“这个同盟严重打击了美国在亚洲的地位。”

——摘编自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中俄都是世界上有重大影响力的新兴大国,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政治上相互信任包容,为其他领域的全方位合作提供了基础条件。2013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俄罗斯国事访问期间指出,各国要“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认为中俄是“最好的一组大国关系”。20155月,中俄两国元首共同签署了关于中方倡导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开启了中俄发展战略与具体项目、法律政策与行业标准相互对接之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如何构建新型区域和全球安全架构,提出了中国方案、俄罗斯方案和中俄共同的方案。

——摘编自中国报道《中俄伙伴关系:风雨兼程,砥砺前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中国加强与苏联关系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俄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影响。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俄关系发展的历史启示。
2023-10-25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豫东部分名校2023届高三5月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