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851年,万国工业品大博览会(The Great Exhibition of the Works of Industry of All Nations)在英国伦敦召开,当时“所有的国家和民族都参与其中”。清朝朝野士人从赴西游历的官员和商人那里得知有关消息,将其译为“赛奇会”“炫奇会”等,认为其为“炫奇斗异之举者”。以上史料最适合论证,晚清(     
A.近代外交观念的形成B.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西学东渐潮流的兴起D.近代化进程的缓慢
2024-04-22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黄石市第二中学高三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2 . 汉朝初年,官僚大多出自郎官与吏。郎官主要来自荫任(如吏二千石以上视事满三岁,得任子一人为郎)、赀选(家资满五百万,得为常侍郎)。吏的来源虽无客观标准,但家贫者亦难以被“推择为吏”。及至武帝,设立岁举孝廉为常行科目,“汉之得人,于兹为盛”。这说明,武帝选官制度改革(     
A.推动豪强地主发展B.加强社会阶层流动
C.促进大一统的巩固D.强化对地方的监察
2024-04-22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黄石市第二中学高三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3 . 孔子作春秋,“其文则史,其事则齐桓、晋文”,将“怪力乱神”斥诸于外。自认为继《春秋》的《史记》称“载籍极博,犹考信于六艺”,以“五帝”为首,放弃三皇传说。及至三国秦宓乃至北宋欧阳修,对《史记》所载五帝帝系,亦有驳辩。据此可知,国史传统(     
A.渗透史料实证意识B.传承中华文化C.抛弃三皇五帝传说D.有利华夏认同
2024-04-22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黄石市第二中学高三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4 . 【大学与时代】

材料一   中古后期,西欧大学主要由学者们自发形成和组织,受救皇控制,50%以上集中于地中海沿岸的欧洲南部,其教学与研究以经院主义哲学为核心,辅之以医学、法律等专业学科。14—16世纪,国家或民族教会创办的大学迅速增加,许多城市也在原主教学校、法律学校等的基础上相继成立大学,其分布范围向整个欧洲扩展,希腊语、修辞学和文学等“博雅课程”被认为能“发展那些蕴涵于人身心之中的最高才能”,而日益受到重视。

——摘编自易红郡等《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大学的变迁》

材料二   进入19世纪,西欧各国政府新创办了各类国立农学院、高等商学院及多科性技术学院等一批新大学,主要训练管理人员和科技人才,拿破仑还授予巴黎多科工艺学校“为了祖国的科学与荣誉”的旗帜。此外,企业家也创立或资助了一批大学,如欧文斯创办的曼彻斯特大学。牛津、剑桥、巴黎等传统大学在古典学科与神学之外,加强了对自然科学课程的研究。各大学相继设置了图书馆和实验室等研究设施。此外,大多数大学中兴起了诸如德意志“青年协会”式的学生组织,号召“民族团结”“为祖国服务”,反对犹太主义与斯拉夫主义。

——摘编自贺国庆《高等教育的重大转折——工业时代欧洲大学的变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14—16世纪西欧大学新特点出现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西欧大学出现的新变化并评价其历史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波斯帝国国王大流士一世奉琐罗亚斯德教为国教,同时拨付专款资助埃及、犹太等族群的宗教活动和庙宇建设,其治下的叙利亚行省总督因擅自向阿波罗神庙神职人员征税而被警告“将因你的错误而尝到我愤怒的味道”。由此可见,波斯帝国(     
A.借助神权巩固专制B.政策适应帝国实际
C.行省分离倾向严重D.文明交流成果显著
6 . 中国毛驴因体小却善负重成为国人的生产工具与审美对象,唐朝之前对其少有负面评价。波斯所产大驴在中亚及西方文化中常以“高声狂叫”而戏剧性地吓倒敌人,是倔强与愚蠢的象征。中唐以后,柳宗元塑造的“庞然大物”、使“虎大骇”的“黔之驴”逐渐成为国人眼中主要的驴形象。这反映出唐朝时期(   
A.丝路交流促进文化交融B.佛教传入改变物种形象
C.生产发展减少畜力依赖D.文学创作决定审美取向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清代初年,一些学者自觉不自觉地由中学西学相通相合的看法,转向“西学中源”说,即认为西学出于中国,中国文化是西方文化之源。“西学中源”说(     
A.反映了学术思想上的天朝上国观念B.体现了中国传统科技的发达和进步
C.开启了古代中国思想近代化的潮流D.导致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进程
2024-04-09更新 | 801次组卷 | 9卷引用:湖北省黄石市有色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考前适应性训练(一)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大陆封锁与国际关系]

材料一   大陆封锁体系是拿破仑一世对英国实施的贸易政策。大革命后拿破仑开始梦想像“太阳王”路易十四一样用手中的宝剑去夺取法兰西的“自然疆界”。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英国以大量英镑开路,联合奥地利和俄国,筹划组织第三次反法联盟。荷兰和西班牙则坚定的站在了法国一边,并将自己的海军交给拿破仑指挥,但是法国和西班牙联合舰队一败涂地。面对海战的惨败,拿破仑彻底放弃了侵入英国本土的计划。1806年拿破仑发布柏林敕令,宣布封锁不列颠诸岛,规定英国及英属殖民地的船只一律不许驶入帝国控制的欧洲任何港口。1807年,拿破仑发布枫丹白露敕令,加强大陆封锁,宣布任何商品必须有原产地证明,确属非英国及其殖民地产品,方可进入大陆;一切中立国的船只凡曾在英国靠过岸的,货船一并没收。随着拿破仑不断的军事胜利,其建立的大陆封锁体系几乎囊括整个欧洲大陆。

——摘编自毕伟光《大陆封锁政策的经济外交视角研究》

材料二   在拿破仑新增的敕令严控英国对欧陆走私活动以及美国加入封锁体系后,英国的进出口额剧减,且因粮食严重短缺而发生饥荒。对法国来说,大陆封锁制度保证了国内工业品市场免受英国商品的竞争,但作为国民收入主要来源的法国农产品和部分工业产品失去了英国及其殖民地这一庞大市场。大陆封锁制度将英国工业品驱出大陆,本应促进欧陆各国工业的发展,但是拿破仑“法国高于一切”的政策,强迫各国接受不平等的商务条约并承担大陆封锁制度带来的绝大部分损失,沉重地打击了欧陆国家的农工商业。

——摘编自翟东升《关键在波动而非压力——从拿破仑大陆封锁体系的失败看经济战规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拿破仑对英国实行大陆封锁政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大陆封锁政策的影响。
2024-04-09更新 | 149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黄石市有色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训练(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在中古西欧,私立法庭是贵族自己的地方法庭,专门处理贵族庄园中的事情,以及处理农奴的案件。按照惯例,农奴的案件一般主人说了就可以裁决,领主可以自由处理他自己的农奴,可以对农奴判以死刑。由此可知,私立法庭的设置(     
A.使农奴的法律地位与奴隶相同B.直接推动了罗马法在西欧的普及
C.使领主开始得以随意处死农奴D.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庄园与农奴制度
2024-04-08更新 | 285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北省黄石市有色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考前适应性训练(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法国有一个城市叫琅城,被视为英雄的城市,这主要是因为12世纪这里发生的琅城事件。面对收了赎金及背信弃义的主教高德理,激愤的市民高呼口号,冲入其家,主教死于乱棍之下,暴尸街头。琅城事件被认为是中世纪历史中的重要事件 并一直被史家当作市民革命的典型案例。琅城事件(     
A.源于城市发展受阻于教会统治B.赢得了城市的完全自治
C.参与者主要是商人与骑士D.保护了市民的生产和经营活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