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93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1957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制止农村人口盲目外流的指示》,1958年1月9日以中央政府令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实行城乡割裂的户籍管理制度,这种城乡二元管理体制(     
A.是国民经济重大调整的结果B.适应50年代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C.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D.有利于国家城镇化战略的推进
2024-05-31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开平市忠源纪念中学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卷
2 .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经济与汉代相比仍然在不断发展,并非处于停滞和衰退状态。精耕细作的农业在耕作工具与耕作技术上不断取得突破,畜牧业成分较之前相比大幅增加。这种变化(     
A.社会动乱不会影响经济发展B.得益于北方人民的南迁
C.延缓了北方政权的频繁更替D.促进封建国家再次统一
2024-05-31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开平市忠源纪念中学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目前已发掘的新石器晚期“金字塔遗址”,是牛河梁遗址群中规模最大的单体建筑,海拔高度564.8米,整个建筑为正圆丘形的土石结构,中央土丘直径40米。土丘外包砌石范围在直径60—100米之间,总面积近10000平方米,从所处位置和建筑规模看应是与女神庙具有同等价值的中心建筑。由此可推知,当时该遗址(     
A.早期国家形态成熟B.最主要功能是祭祀
C.科学技术水平很高D.社会动员能力强大
2024-05-31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开平市忠源纪念中学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北宋理学家张载认为:“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本,须是明谱系世族与立宗子法……公卿各保其家,忠义岂有不立?忠义既立,朝廷之本岂有不固?则事无不治。”这表明张载主张(       
A.建立世族制度B.重视世俗社会教化
C.推崇道德理性D.运用宗法治理社会
2024·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评价道:“这种对未来社会的幻想的描绘,在无产阶级还很不发展,因而对本身的地位的认识还基于幻想的时候,是同无产阶级对社会普遍改造的最初的本能的渴望相适应的。”这番话说明,空想社会主义(       
A.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B.没有认识到资本主义的弊端
C.为科学社会主义所借鉴D.适应了无产阶级革命的需要
2024-05-29更新 | 112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新会第一中学等2023-2024学年高一5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2008年,由美国次贷问题引发的金融海啸让《资本论》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资本论》在德国的销量飙升到了前一年的近三倍,脱销了6个星期,“如果谁想了解为什么资本主义一再地产生危机,那么他就绕不过《资本论》这部著作”。这反映了(     
A.人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普遍认同B.马克思主义能够解决经济危机
C.马克思主义是富有生命力的科学理论D.马克思预见了现代社会的问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789—1791年,法国国民议会没收了教会土地,取消第一等级,将教士定位为公民,要求他们宣誓效忠新政府;同时规定国王是最高执行长官,但剥夺了他的立法权,法国拥有一定资产的阶级——将近一半的男性公民——有选举立法者的权利。这表明当时法国革命(     
A.摧毁了天主教势力B.将启蒙运动思想付诸实践
C.呈现出激进的倾向D.直接受到英国革命的影响
8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国家

法国

美国

世界工业产量排名

1870年

第4位

第2位

1900年

第4位

第1位

1870年至1913年工业增长幅度

1.9倍

8.1倍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

材料二   19世纪晚期,法国政局并不稳定,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放缓。当时,欧洲的多数国家都被卷入了关税战和对外贸易战中,法国也不例外。法国甚至在1888年到1889年和意大利爆发了关税战。法国于1881年确定的关税最初与德国一样高。这突出表现在粮食税征收上。到19世纪末,法国对外国粮食征收的是港口价格1/3的税费。法国将这笔来自国外的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用于修建铁路和运河,将农村地区与法国城市连接起来,这既增强了国家实力,也得到了农村地区的大力支持。

——摘编自[德]帕尔乌斯《欧洲粮食的力量》等

材料三   自二战结束至1959年以前,法国长期处在保护主义的封闭中。除了少数成功的对外贸易尝试之外,法国历届政府维持着《梅利纳法案》传承下来的关税保护主义以及1939年制定的外汇管控政策。法国基本上在国际贸易上处于“孤立”状态。作为1948年《哈瓦那宪章》的签署国之一,法国维持着与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原则截然相反的限额制度:除了1954—1955年以及1957年6月—1958年10月之外,法国其他时期的自由贸易比例(无限额进口所占份额)极低,甚至为零。然而这一时期,法国工业生产蒸蒸日上,工业产值较战前水平翻了一番。家用电器、石油化工和电子制造业等产业飞速发展。材料设备更新换代的速度可以与其他工业大国媲美。

——摘编自[法]让·弗朗索瓦·艾克《战后法国经济简史》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法国与美国工业经济发展的不同,并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上述不同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二战后初期法国对外贸易政策对其经济的影响。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阿拉伯人通过将实力雄厚的部落结为联盟,加强了统治。在进行统治时,阿拉伯人并不拘泥于民族,而是以伊斯兰教为纽带把各个民族维系在一起,通过这种方式,阿粒伯人和波斯人建立了合作机制。这样一来,实现了由通过军事征服的“征服时代”向从事经济活动的“经济时代”转型。……阿拉伯帝国的中心从与地中海相连的地区向与印度洋相连的地区转移,印度洋被纳入阿拉伯帝国的版图,同时,阿拉伯帝国的经济活动中心也从干燥的地中海,转移到干燥地带和湿润地带的连接处,并进入将东非、西亚、印度、东南亚、中国南部连在一起的印度洋,阿拉伯帝国转型成为陆地和海洋的大商业帝国。

——摘编自【日】宫崎正胜《大国霸权;5000年世界海陆空争霸》

材料二   古代中国与阿拉伯作为亚洲两大异质文明的载体,通过贸易上的相互弥补,器物文明层面的彼此借鉴,宗教文化方面的交流融通,发掘和吸纳有益养分,以满足各自所需,从而推动了社会发展和进步,也对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

——摘编自王铁铮《历史上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交往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阿拉伯帝国统治的主要待点,并分析其兴起和发展原因。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对材料中涉及的观点分别加以说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1世纪,法国的诺曼底公爵征服英国,建立诺曼王朝,诺曼王朝的官方语言是拉丁语和法语。13世纪,以伦敦方言为基础形成的英语在英国官方文件中出现。15世纪,英格兰本土民众、官方以及文化教育部门基本使用英语。英国官方语言的变迁体现了(     
A.英国的君主权力达到顶峰B.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C.英国人文主义的广泛传播D.英国民族意识的逐步增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