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93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20世纪30年代,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期间,成立了联邦电力委员会,对私人的(主要是外国人的)电力公司实行监督:修改了关税保护法,禁止进口与本国产品相类似的商品(如纺织品、服装、食品等)。上述改革措施旨在(     
A.发展民族经济B.加强国家干预C.保护本国贸易D.抵制列强侵略
2024-04-20更新 | 382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新会第一中学等2023-2024学年高一5月联考历史试题
2 . 2019年,昔日的小渔港瓜达尔港抓住中国提出倡议的这个机遇成为巴基斯坦新的“海上明珠”;印尼小餐馆老板玛尔塔抓住中企建设青山工业园区的商机,短短6年里将生意规模扩大10倍;埃塞俄比亚的放牛娃特沃尔德跟着亚吉铁路建设做工程承包,成为带动当地就业的企业主。这可用于说明(       
A.“亚投行”推动各成员国经济加速发展B.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C.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惠及了沿线国家D.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体系日臻完善
3 . 胸怀天下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十条历史经验之一,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天下情怀、国际视野、世界使命和大党担当。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胜利了,侵略中国的帝国主义者被打倒了,同时也就是帮助了外国的人民。……我们的党从九一八事变开始,就提出了用民族自卫战争反抗日本侵略者的号召,后来又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命令红军改编为抗日的国民革命军开赴前线作战,命令自己的党员站在抗日战争的最前线。这些爱国主义的行动,都是正当的,都正是国际主义在中国的实现。

——摘编自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革命战争中的地位》

材料二   我们必须争取同一切愿意和我们和平相处的国家,在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和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各国的民族独立解放运动,以及世界上一切国家的和平运动和正义斗争,我们都必须给以积极的支持。

——摘编自毛泽东《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   (1956年)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人的胸怀天下观不仅从宏观层面深刻体认了世界文明的多元性,更努力探索一套公平正义的国际秩序理念。不同于近代西方民族国家在地缘空间维度上建立的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霸权主义国际秩序,胸怀天下观突破了局限于国家自身利益的狭隘国际观。

——摘编自牛牧晨《胸怀天下观对西方空间理论的三重超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国际主义”的内涵进行解释。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国际观呈现差异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人的“胸怀天下观”的意义。
2024-04-16更新 | 301次组卷 | 8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新会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热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马库斯·加维(1887—1940) 同很多非洲的领袖一样,宣扬非洲伟大的遗产,要求欧洲殖民列强离开非洲,并号召非洲人回到非洲。这反映出(     
A.非洲人民打击侵略势力B.殖民列强肆意瓜分非洲
C.非洲努力寻求国家认同D.殖民体系走向崩溃瓦解
2024-04-16更新 | 341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新会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热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839年,有学者写道:在这个国家里,制造业已占据统治地位,科学和工艺家喻户晓,但在年轻一代的教育课程中,人们几乎不曾注意到缺少上述科目,这无法不令我们惊讶。该学者认为(     
A.英国工业化的发展存在隐患B.科学和技术日益紧密结合
C.技术的积累决定制造业前途D.工业发展导致教育的缺失
2024-04-16更新 | 506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新会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热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39年,陕甘宁边区政府提出发展民众教育,并通过拉家常、贴标语、喊口号等多种形式,掀起扫盲运动高潮。这些措施(     
A.进一步巩固苏维埃政权B.有利于中共政策的贯彻与落实
C.体现了三三制民主原则D.缓和了边区政府与群众的矛盾
2024-04-16更新 | 258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新会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热身考试历史试题
2024·西藏·三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如表所示是苏格兰的世界文化名人(部分)这可用于说明(     
文化名人生卒年文化地位
亚当·斯密1723—1790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
亚当·弗格森1723—1816近代社会学的创始人
詹姆斯·查莫森1782—1853邮票的发明人
威廉·罗伯森1723—1794近代史学的开创者
詹姆斯·瓦特1736—1819蒸汽机改良者
弗兰西斯·哈奇森1694—1746苏格兰哲学之父
约瑟夫·布莱克1728—1799发明定量化学分析方法
A.苏格兰已成为欧洲启蒙运动的中心B.科学革命冲击了封建统治精神支柱
C.理性和科学思潮在苏格兰广泛传播D.工业革命引发苏格兰社会结构变化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市民可以在城市里自由流动,这是市民享有的个人自由;市民可以随时向城市法庭提出诉讼请求和控告,这是司法自由:市民可以控制自己的财产,并随便处置它们,这是承认城市市民财产私有制。城市特许状最终确认了市民的身份自由,保障市民的人身安全,确认市民在城市中的土地自由使用权和所有权,免除市民各项封建赋税,确定市民享有某些特定的经济特权。正如科恩所说:“在日耳曼人的观念中,服从不是无条件的,毋庸置疑,如果受到国王不公正的对待,每位成员都有权反抗和报复。”上帝关心个人的命运和灵魂得救,通过上帝拣选,每个追随上帝的人都可能成为天国的选民,这样的观念移植到世俗领域,使他们有可能跳出一般尊卑荣辱观念,为维护个人的自由和尊严提供价值论基础。在中世纪,这种观念与罗马法中的个人权利思想元素一拍即合,逐渐融为一体。

——摘编自侯建新《交融与创生:西欧文明的三个来源》等

材料二   基督教不仅将一种新的信仰体系、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带给西方社会,他还将一种新的社团组织、社会秩序和权力结构嵌入罗马国家以及后来的西欧日耳曼社会,从而造成了西欧社会的二元分化:在同一社会共同体内,成长起相互平行的教权与王权。教权与王权是连体的双头鹰,因为其二元分化,产生相互的竞争、摩擦和厮杀;由于其共生于同一共同体,所以便相互依存,相互纠结,相互渗透,难解难分。

——摘编自丛日云《在上帝和凯撒之间:基督教二元政治观与近代自由主义》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古西欧个人拥有的“自由”并指出影响其产生的历史因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上述社会现象对近代西欧的积极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对“现代化”内涵的阐释,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时间对“现代化”内涵的阐释
1964年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1979年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日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


2022年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A.上述的阐释体现了“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
B.该理论推动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C.“四个现代化”的提出反映三线建设的成果
D.改革开放推动了“现代化”的内涵不断丰富
2024-04-10更新 | 274次组卷 | 10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新会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韩愈随裴度平定淮西之乱之后,宪宗命其撰写《平淮西碑》,但不久之后该碑被磨。现存文人笔记中对韩碑被磨有三种说法(见如表)。据此可知(     
元和中,有老卒推倒《淮西碑》。帝怒,命缚来杀之。囚至,曰:“碑中只言裴度功,不述李愬力,微臣是以不平。”命放罪,敕段文昌别撰。【唐】丁用晦《芝田録》
石烈士名孝忠,猛悍多力,尝为李愬前驱。一旦,熟视裴碑,大恚怒,因作力推去其碑。吏执之诣前,孝忠云云,上因得淮西平贼之本末,命段学士更为之。【唐】罗隐《说石烈士》
退之《淮西碑》多归裴度功,李愬妻唐安公主不平,诉之于帝,谓愈文不实,遂斲其碑,更命段文昌为之。【宋】孔平仲《续世说》等
A.段文昌所撰碑文可信度高于韩碑B.时人质疑韩碑过度美誉裴度
C.韩碑被弃原因在于宪宗听信谗言D.文献互证即可还原历史原貌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