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97 道试题
1 . 先秦时期强调“夷夏有别”,春秋战国时期“尊王攘夷”成为诸侯称霸的重要条件。而《史记》中认为匈奴是黄帝的后裔,与华夏民族共祖,汉武帝时期泰山刻石碑文中“四夷”臣服、万邦来朝是帝王功成业就的重要标志。这一变化可用于说明汉代(       
A.大一统局面的巩固B.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著史规范逐渐形成D.华夏认同观念的强化
2023-09-06更新 | 428次组卷 | 16卷引用:广东省云浮市罗定中学城东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在编纂《民法典》过程中,我国立法机关广泛地听取专家学者意见,多次派员深入调研;还通过网络收到100多万条意见和建议。但已颁布的《民法典》仍存在未充分确认商事关系的特殊性,难以满足社会的商法制度需求等问题。这从侧面反映了(     
A.广大民众法律知识滞后B.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曲折性
C.国家立法程序仍需完善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
2023-09-06更新 | 892次组卷 | 20卷引用:广东省云浮市罗定中学城东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如图为甲骨文中“帝”字的几种写法。有学者认为,“帝”为架木燃烧之形,象征对天神、祖先的大祭,代指天神。商王死后就升到“帝”的左右,如卜辞“贞咸宾于帝”。到商代晚期,人王开始称“帝”,如帝甲、帝乙、帝辛。这一现象表明(       

                     

A.政治需求干涉宗教信仰B.政权神权开始分离
C.社会迷信思想逐步淡化D.商王权威有所加强
4 . 子路向孔子请教怎么样才是君子。孔子说:“修养自己以至能认真谨慎地面对一切。”“修养自己,以至能安顿四周的人。”“修养自己,以至能安顿所有的百姓。”孔子的“君子说”(     
A.强调统治者应加强道德修养B.维护儒家思想正统地位
C.希望伦理纲常成为社会主流D.蕴含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5 . 陈寅恪认为,中国诗虽短,却包括时间、人事、地理三点,说明一个时代之关系,纠正一件事之发生及经过,可以补充和纠正历史记载之不足。元白(元稹、白居易)诗证即是利用中国诗之特点来研究历史的方法。其旨在强调中国诗(     
A.还原当时真实历史B.蕴含历史时空要素
C.具备一定史学价值D.反映特定物情风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图为元帝国构建示意图。据图可知,元朝(     
A.实行中书省总领全国军务的制度B.边疆治理呈现与内地差异化特征
C.行省制是对中央行政制度的创新D.蕴含了多元统一的国家治理智慧
2023-08-28更新 | 82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云浮市罗定中学城东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近代以来,西方各国在继承传统法律思想的基础上,融合了启蒙思想家们提出的思想主张,制定了各自的法律制度。这些法律制度从理论上看,包含着一些共同的基本特征。以下选项中不属于这些共同的基本特征的是(     
A.遵循先例,创立先例B.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
C.注重保护个人权利D.坚持权力制衡、三权分立
2023-08-26更新 | 530次组卷 | 16卷引用:广东省云浮市罗定中学城东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清代的农业生产和人口(16001887年)

年份总人口
(千人)
农业人员
(千人)
耕地农业人口人均粮食(斤)
总面积
(千亩)
农夫人均
(亩)
总额净额余额
16001200009720072546427.521765819469
1766200000170000103610925.221700789439
1790300000255000100935416.751122521171
1812350000297000105043614.941012470120
1887400000340000112596013.8885539747

——摘编自郭松义《明清时期粮食生产与农民生活水平》


(1)根据上述表格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政府所面临的社会问题。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问题形成的历史原因,并提出两条助于问题解决的合理策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大宪章》第9章对担保人的保护,第10章规定继承人未成年期间债务利息不增加,第20章规定:“维兰被同样处罚,保留他的生计”,都多少受到了罗马法的影响。材料表明(     
A.国家政策顺应社会发展需要B.罗马法不断调整以适应时代需求
C.《大宪章》具有来源多元的特征D.英格兰的民族法律源于罗马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个人作为社会、国家、民族的一分子,应该心系他人、心怀社稷。北宋理学家张载的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历代传诵不衰。 这表明中国传统文化(     
A.追求和谐共生B.倡导经世务实C.强调道义责任D.崇尚守正创新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