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29年2月,国民政府颁布“废止中医案”。1929年3月17日(后定这天为“国医节”)全国医药团体代表大会召开,会场上悬挂“提倡中医以防文化侵略”等巨幅标语,社会公众舆论也提出“取缔中医药就是致病民于死命”等声援口号。这反映出(     
A.中医的发展前途较渺茫B.中医药价值仍被国人认可
C.西医传入冲击了中医药D.中医药学呈现萎缩的迹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如图为杭州第4届亚洲残疾人运动会吉祥物“飞飞”,设计灵感源自浙江远古文化中的“神鸟”形象,她从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圣地飞来,穿越时空,闪亮登场,向世界传递幸福的佳音。由此可见,吉祥物“飞飞”的形象(       
A.闪耀着良渚文化光芒B.蕴含有大运河文化因素
C.显示出红山文化价值D.再现了元谋人艺术成就
2024-02-23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一)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徽州的古建筑、古村落、古民居的营造法则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徽州聚落营建的各个层面均不例外。徽州聚落多依山傍水而建,充分考虑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且以宗族核心建筑为凝聚点,祠堂被放在整个村落最核心位置。在西递村落中,以本始堂为宗祠,以敬爱堂和常春堂为总支祠,形成总祠——总支祠——支祠——家祠的等级格局,每个支系再以祠堂为核心进行建屋设堂。徽州传统民居聚落的整体布局中,北房也称为北堂,一直都是整个族中最尊贵长者居住的地方;长子和次子分别居住在东厢房和西厢房(参见图1)。传统民居的装饰,通过喜闻乐见的故事和精美工艺作品相结合。如,不论是在砖雕、木雕或石雕,还是在牌坊和區额楹联中,“忠孝节义”题材,在徽州村落中随处可见。这种徽州传统民居空间的装饰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代表了明清时期徽州艺术创作的巅峰。

——摘编自陈金康刘仁义《徽州传统聚落空间营造中儒家思想价值探析》

(1)据材料,分析徽州传统聚落和建筑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经济、文化成因。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徽州传统聚落蕴含的儒家思想特征,并分析其社会影响。
2024-05-01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海南省海口市高三下学期4月调研考试考试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如图所示为某学者绘制的旧石器时代东西方文化传播路线图。


——摘编自侯亚梅《水洞沟: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风向标——兼论华北小石器文化和“石器之路”的假说》

材料二   在距今35002200年前,欧亚大陆两端东西方文化元素交汇融通的频率和强度进一步增强,此后,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已经由亚洲北部转换到亚洲中部干旱区的绿洲路线,东西方文化、思想和技术通过这条绿洲路线不断碰撞和融合,迸发出创新的火焰,为全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摘编自董广辉、李若《丝路之前的东西方交流》


(1)若要证明如图结论成立,你认为应依托哪种方式获取哪种类型的史料?并说明理由。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旧石器时代到距今2000年前东西文化交流传播状态的变化,并分析导致这一变化出现的中国因素。
5 . 19世纪末,清政府海关总税务司赫德提出将海关征税记账单位由海关银两改为金单位,“以使每一关平两的价格能够达到相当于1858年制定协定税则时的关平两价值水平”。据此可推知,赫德推动海关征金改革的重要原因是(     
A.弥补银价下跌的损失B.中国法定货币发生变化
C.国际金本位制度出现D.中国关税自主权的丧失
2024-04-27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教学检测(四)暨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近代文化是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融过程中形成的,其兴起与发展均是被动的。中国没有经历类似于欧洲文艺复兴那样的运动,中国近代文化是在资本主义还没有发展,面临外国的挑战下而被迫萌发出来的。在民族危机面前,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一系列探索救亡图存的改革,他们力图通过改革向西方学习,达到振兴中华的目的。19世纪后40年里,中国流行的思潮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对西方的学习与模仿局限在器械、科技、教育等方面,而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提出的“全盘西化”,则体现了对西方文化的模仿。

——摘编自梁海燕《浅议中国近代文化的特点》

材料二   随着市场化、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各国的交流互动由经济、科技领域转向了政治、文化领域。经济全球化浪潮来袭,文化方面出现了“文化全球化”的思潮,这种思潮忽视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和地位,导致人们对自己国家文化认同的弱化,甚至引起民族文化的衰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坚定文化自信对建立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高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摘编自马睿《文化自信的内涵及其时代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文化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坚定文化自信的时代意义。
7 . 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湖南“长沙县知县骆批,详观族约,宜家化俗之心,再阅奏疏,崇本重源之念,此乡先生之贤者也。仰户首照依条款,一举行,如有户丁抗违,许指名具呈,以凭惩究,付照”。由此可知,骆批的做法体现出(     
A.用儒家伦理教化百姓B.以法律推动基层治理
C.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D.家国同构的文化价值
2024-02-27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一)历史试题
8 . 黑水城文献包含有相当数量价值颇高的宋代文书,黑水城位于今天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戈壁荒漠中。如图中“黑水城文献”可用于说明(       

(前缺)

1.南边榷场使       
2.准安排官头子:所有            .
3.段,依法搜检,并无违禁            .
4.尽算卖替头博买到回货               .
5.印讫,仍将所博买回货一就          .
6.上司前去,伏乞照会作何,          .
7.者:
8.张师
(后缺)
A.漠北蒙古部统一了草原B.元代边境贸易非常繁荣
C.宋代边境进行互市交易D.宋代基层市场蓬勃涌现
2024-02-02更新 | 38次组卷 | 2卷引用:海南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一)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东北亚区域内,历史上有多条以贡赏贸易为主的商业交通路线,其中尤以丝绸交易为大宗,被称为“东北亚丝绸之路”。

春秋战国时期,肃慎族频繁朝贡,初步形成了东北与中原往来的稳定路线。秦汉时期,夫余人开启了东北亚最早的丝织品贸易。随着中原文化传入,形成了东北亚早期海陆丝绸之路。随后,辽南地区完成汉化并远播到朝鲜半岛,改变了东北亚区域古代文明的固有格局。隋唐时期,渤海国开辟的日本道,直达京都。辽代贵族为追求盛产于滨海地区的海东青开辟了鹰路。金代开辟了自燕京经上京(哈尔滨阿城区)沟通今俄罗斯的“黑绍之路”。明代修建的“永宁寺碑”与“重修永宁寺碑”是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官修碑铭。清末在黑龙江中游开出的“黄金之路”是东北亚丝绸之路向近代工业文明转型的典型。

——摘编自王禹浪、张佳慧《东北亚丝绸之路研究四十年概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北亚丝绸之路”兴起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东北亚丝绸之路”研究的史学价值和现实意义。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梭伦改革后,梭伦宪法同时被寡头派和民主派引为同道。当时流行的“人的价值在于财富而不在于门第”的口号也表明梭伦更多是以有产者的“财间政治”取代了贵族的门阀政治。新兴的富裕的工商业奴隶主开始在参政议政上分一杯羹,即便是下层公民也因为债务奴隶制的废除而部分免除了后顾之忧。民主肇始于梭伦是无疑的,而且即便是从近代民主的标准来看,梭伦时代的民主程度已令后人悚愧不已了。

——摘编自毕会成《庇西特拉图:带卫队的“梭伦”--庇西特拉图的历史地位谈》

材料二 1897年,共和党候选人麦金菜在战胜民主党候选人布菜恩当选为美国总统后,给石油大亨洛克菲勒的代表韩纳写信表示感谢,他说:“感谢你慷慨的、长期的、专心致志的帮助。20多年来,你的不渝的友谊对我一直是极大的鼓舞,也是我力量的来源,我一刻也没有忘记这一点,我永远在心底怀着感激。一想到多年来这种无间断的忠诚和友爱,相互信任和感情日增,我就激动得掉泪,不能自已。”

——摘编自美国总统信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时代民主政治发展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概括麦金莱所写信函中蕴含的信息。
2023-09-19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嘉勋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