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4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荀子是先秦时期重视粮食安全的思想家之一。他认为法律要规定好赋税的缴纳,“轻田野之税,省刀布之敛,罕举力役,无夺农时”,同时,“山林泽梁,以时禁发而不税……通流财物粟米,无有滞留”。荀子还将强国按一定的标准划分为王、霸与强三种霸者,“王者富民,霸者富士……亡国富筐筐,实府库”,只有“辟田野,实仓廪,便备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进而选贤任能才能真正成为霸者。

——摘编自王高阳《先秦诸子粮食安全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材料二 隋唐时期是中国粮食储备辉煌发展的时期,粮食储备仓库有正仓、太仓、转运仓、军仓、常平仓等六种仓库,其中太仓(含嘉仓)是专为皇室、京官提供俸米的粮仓,主要盛纳全国州县所交租米,并起着关东和关中之间漕米转运站的作用。

下图是唐代洛阳含嘉仓十九号粮窖出土的四方铭文砖及铭文。

——摘编自王高阳《先秦诸子粮食安全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1)根据材料一,概括荀子保障粮食安全的主张。
(2)根据材料二,提取含嘉仓铭文信息,并据此说明对研究唐朝社会经济的史料价值。如果要了解唐朝的粮食仓储制度,还可寻找哪些类型的史料?
(3)综上,谈谈你对古代粮食安全的认识。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福建八府一州的农村集市至清乾隆年间已增至700多个,多数成为定期集市且市期缩短。有些集市不仅满足居民“以有易无”的需要,还具有贩运商品,集散土特产品的功能,甚至还有调剂劳动力和资金余缺的功能。城镇商铺数量及行业增加迅速,新的商业城镇不断出现,原有城镇商业区不断扩大。岭南、苏松等市场在区域范围内调剂着余缺,集散着本区域内的土特产品并与其它区域性市场进行着商品交换。随着商路的增辟和长途贩运的发展,全国性市场逐渐形成,从而构建起一个比较完整的市场网络。

——整理自姜守鹏《明清时期的国内市场》

材料二   16世纪,葡荷各自设立东印度公司贩运瓷器销往西方,每年几十万件。为保证有效地组织货源,十八世纪前期, 英法荷等欧洲国家先后在广州设立了贸易机构。明代外销瓷不仅有青花瓷、釉上三彩瓷、景德镇细瓷、还有较粗的日用瓷、克拉克瓷、纹章瓷等定制新型瓷。涉足华瓷外销的国家均从中获利颇丰,这反过来又刺激了瓷器贸易规模的整体升级,逐渐表现出近代早期资本主义贸易的特征。从清中期开始,欧洲和日本等地制瓷技术业已十分成熟,瓷业生产迅速发展,国外对华瓷的市场需求降低,再加上此后清王朝外患、内乱加剧,在对外贸易上处于不平等地位,华瓷外贸总体规模下滑。

——整理自黄纪阳《明清华瓷外销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国内市场发展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华瓷外销的特点。结合上述材料中市场的变化,谈谈你对市场的认识。
2021-04-06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宋农村出现了一种新动态:在本乡德高望重的贤达人士带领下,制定乡约,实行乡里自治。最早的成文乡约是由陕西蓝田的儒生吕大均制定的《吕氏乡约》,主要内容有四项:一是德业相劝,相互勉励修身齐家;二是过失相规,如戒烟、酒、赌、斗;三是礼俗相交,乡年之间遵守长序率,拜揖之礼;四是患难相恤,如防盗、防灾、防疫,恤孤、恤贫等。以此来约束和规范乡民的行为,进而实行乡村自治。

——摘编自牛铭实《中国历代乡约》

材料二 到了明清,朝廷大力提倡和推广乡约。明洪式年间,解缁建议,“仿蓝田吕氏乡约及浦江郑氏家范,率先于世族以端轨”,以正风俗,至成祖时期,又表章家礼及《蓝田吕氏乡约》,列于性理成书,“须降天下,使诵行焉”,除了朝廷提倡,也有很多地方官推行乡约。王阳明在1518年颁布的《南乡约》影响最大.嘉请时期朝廷推广王旧明的办法,“嘉谢间,部天下,举行乡约,大抵增损王文成公之教,”

——摘编自牛铭实《从封建、郡县到自治:中国地方制度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吕氏乡约》内容的主要特点及其宗旨。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由宋至明乡约制度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指出其主要原因。
(3)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谈谈古代乡约制度对今天乡村基层治理的启示。
2021-02-20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政府在慈禧及顽固派的把持下,政治上维护腐朽的封建统治,经济上不求发展,生活上挥金如土。像为慈禧太后搞“万寿庆典”,官员们竟随意挪用海军建设的军费,大肆挥霍,导致燃料、弹药极度紧缺,北洋舰老化却无钱按原计划购新舰。在日本倾全国之力扩充军备,战争危险日益迫近的紧要关头,清政府反而放松了国防建设,以财政紧张为由,不断削减军费预算。中国就是在这样一种不清醒的状态下,迎来了一场命运攸关的战争。所以,在甲午战争中,准备严重不足的中国早已注定损失惨重。

——摘编自《论中日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

材料二   中国的抗日战争与欧洲反法西斯的战争不同,欧洲有很多国家参战,而中国作为东方大国,与日寇奋战14年之久,历时最长,又几乎是独撑东亚,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支主力军,地位显著。中国共产党领导军民对敌作战12.5万多次,消灭敌伪军170多万;连同国民党正面战场,击毙、打伤、俘获日军共250多万人,超过美、英、苏消灭的日军总和;日军总兵力的2/3被牵制在中国。

——摘编自薛红焰《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是中国和平崛起的历史前提和重要推动力》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说明中国抗日战争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两次中日战争给你带来的启示。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史料辨伪是史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史料实证的前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有不同的记载。《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

——《中外历史纲要(上)》


请从史料辨析的角度,谈谈你对史籍中“同一事件不同记载”这一历史现象的认识。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内,各民族有了大的发展,民族间的交流达到了一个新高度,但民族关系仍然紧张。整个秦汉时代,民族关系的热点和焦点在北方,特别是与匈奴的关系。秦以前,西南夷地区基本上处于缓慢发展状态之中,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才初步开始设立郡县治理西南少数民族。平城之战后,汉朝对内采取休养生息之策,对外采取了缓和的政策,于是有了和亲。即便匈奴出兵犯边,汉也尽量维护和亲的局面,没有发生大的战争,使汉朝有了几十年休养生息的客观外部环境。汉武帝为了断匈奴臂,派张骞出使西域,加深了汉武帝对西南少数民族的认识,最终设立益州等郡进行管理。两汉时期的西北民族关系十分复杂。汉明帝死后,西域各民族的势力壮大,汉章帝调整了对待西域的民族政策,一度有所收缩。但是,到了汉和帝时,开始打击匈奴,治理西域。

——摘编自 王文光《秦汉时期民族关系互动述论》

材料二   1949年新中国成立,翻开了中国民族政策发展历史的新篇章。新中国将历史遗留下来的歧视或侮辱民族的称谓、地名等分别予以禁止、更改、封存和收管。通过派慰问团,组织参观团和访问团,团结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等形式消除历史遗留下来的民族隔阂。1952 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纲要》,对民族自治地方的组成、类型、区域界线、行政地名、名称等问题作了具体规定,从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我国全面推行改革开放后,全国人大颁布有关法律,增加一些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内容。1990 年新设少数民族教育补助专款,主要用于少数民族基础教育。1992 年我国实行沿边开放战略,国务院将内蒙古、广西、云南、新疆等省的部分地区列为沿边开放城市。

——摘编自王铁志《新中国民族政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时代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汉时期民族关系的特点及民族互动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重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表现。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对民族关系的认识。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顺治元年七月,官员上疏,建议按照明制赈济贫困学子,得到清廷的认可。顺治九年“发米九百石,银四百余两”,赈济京畿附近贫民。顺治十六年五月清世祖谕户、兵二部,对云、贵两省战乱灾民“以十五万两,赈济两省真正穷民”。顺治十八年,清廷批准了户部“将顺治十七年本省秋粮借贷为春种之需”的请求,正式拉开了清代灾荒赈贷的帷幕。从康熙中叶开始,清廷对陕西、山西、直隶以及山东地区的赈灾力度大为增强。至康熙后期,江南地区的朝廷赈灾事业也蓬勃展开。清朝初期的赈贷实施主体是以朝廷为主导的,无论是“恩出于上”的最高统治者下令赈济,还是地方封疆大吏主动奏请进行赈济,均体现出显著的国家意志。

——摘自陈建宇《回归与因循:清初灾荒赈济的探索与实践》

材料二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五月,北京率先“收养游民,创立工艺局”,下设诸多当时农业、工业发展所需之工艺科目,向贫民教授其技艺。民间,由各地士绅主导,以教助贫困为主要内容的慈善活动日益活跃。民间慈善救济的范围颇为广泛,涉及育婴、赡老、救生、义学、舍药、赠医、施棺、掩埋路毙等多方面。在晚清,工商业行会组织的救助功能也日益彰显。敬祖联谊,协调工商业行为,互助互救,这是会馆、公所等工商业行会组织的三项主要功能。

——摘自陈桦《中国社会救助活动的近代转型》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社会救助工作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部分,大致经过了先治乱、再治贫的过程。治乱主要是针对国民党的散兵游勇、旧社会的娼妓改造、城市流民的收容遗送。随着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逐步确立,开始由“治乱”走向“治贫”。为了不让一个“阶级弟兄”掉队,很多在旧社会没人管的.人,在新社会得到了起码的生活保障。农村人民公社体制建立后,贫困以及丧失劳动能力的农户,其生老病死都由生产队负责。自此,新中国形成了国家保障体系下的城市单位救济与农村集体救济相结合的社会救助制度。

——摘自韩克庆《中国社会救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朝初期社会救济的主要特征。
(2)根据材料一、二,归纳晚清时期社会救助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10)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救助的认识。
2020-12-06更新 | 24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朝鲜为我大清藩属,二百余年,岁修职贡,为中外所共知。各国公论,皆以日本师出无名,不合情理,劝令撤兵,和平商办。乃竟悍然不顾,迄无成说,反更陆续添兵,朝鲜百姓及中国商民,日加惊扰,是以添兵前往保护。

——摘自《光绪皇帝宣战上谕的咨文》

朝鲜乃帝国首先启发使就与列国为伍之独立国家,而清国每称朝鲜为属帮,干涉其内政。使东洋平和永无保障。事既至此,朕亦不得不公然宣战,赖汝有众之忠实勇武.而期速克平和于永远,以全帝国之光荣。

——摘自《明治天皇的宣战诏书》

材料二 美国当时集中力量扩充在太平洋的势力,难以顾及远东,故对日本采取了扶持的做法,希望能够“利用日本在远东与英法抗争”。德、法两国也希望日本发动战争,以便趁火打劫。英国在侵略东亚的过程中,经常同俄国发生争夺。为了对抗俄国,便采取了接近日本的态度。光绪二十年六月十四日(1894年7月16日),英国和日本签订了《日英通商航海条约》,废除了在日本的租界和领事裁判权……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三 甲午战争,成为两国历史命运的分水岭。梁启超对此曾有过入木三分的评论:“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中日双方宣战出兵的理由。
(2)根据材料二.柑出美国对待甲午中日战争的态度。并分析甲午战争中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析学知识,谈谈你对梁启超观点的理解并加以史实说明。
9 . 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在更替与演交中不断进步,对中国政治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谏伐.周天予弗能禁止.今海内杖陛下神灵一统.窗为郡县,诸予功巨以公从脱重贯踢之,甚几易制。天下无异意,到安宁之术也.

一一《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巨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国大者,跨州兼那,连城数十。然诸侯原本以大,末流道以致溢.小者淫羌越法,大者睽孤落横逆,以害身丧国.

一一《汉书诸侯王表第二》

材料三 北宋王朝建立以后,吸取汉唐的历史经验,为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防止地方割据:采取了一系列以分权和制衡为中心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改革措施.

一一屈超立《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11期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秦朝是如何避免“诸侯更相诛伐”现象的。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初在地方实行何种制度,其原因是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才能处理好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关系。
2020-09-16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10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伏尔泰对古代中国政府的行政机制大加赞扬,认为比之印度、波斯和土耳其的政治统治形式。中国要幸运得多。在这里,“一切都由一级从属一级的衙门来裁决,官员必烦经过好几次严格的考试才被录用。在中国,这些衙门就是治理一切的机构。六部属于帝国各官府之首,六部之下有44个常设在北京的下属机构,每个省每个城市的官员都有一个辅佐的衙门”。因此,在伏尔泰看来,人类肯定想象不出比中国古代的政治形式更好的政府。


对于伏尔泰的观点,请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谈谈你对中国古代行政运行机制的认识。(要求:论述角度多重,层次分明;史论结合,行文流畅)
2020-09-16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