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1 道试题
1 . 1954年7月,教育部就甘肃临潭初中增设藏文课程问题批复西北教育局,民族学校必须设置民族语文课程,将来各种条件成熟时,更须逐步过渡到各学科采用本民族语言进行教学。此举旨在(     
A.改革民族地区教育制度B.统一少数民族文字
C.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D.落实素质教育要求
2 . 明代法律规定,金银等贵金属的采冶只能由官府经营,民间只能开采一些不重要的矿产,并要缴纳一定的税收。清嘉庆年间,百姓申请开采金银矿,政府不但不准许,还要按法律治罪。这些法律规定(     
A.适应了专制统治的需要B.渗透了儒家伦理道德
C.推动了冶炼技术的革新D.助推了对百姓的教化
2024-01-24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巴中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东京开封开始出现侵街现象,以后临街摆摊、坊中开铺的现象屡屡发生。因侵街现象愈演愈烈,宋真宗曾下令禁止权豪大户侵街,但因遭到反对而作罢。这反映出宋代(     
A.商业受到政府严格限制B.政府放弃了城市管理
C.富商大贾危及政府统治D.坊市分区制逐步瓦解
2024-01-24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巴中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据史书统计,唐朝近三百年历史中,宰相的人数近400人,出身士族占65.8%,非士族出身仅有34.2%;到了宋朝,科举出身的宰相达到了87%以上。这一现象反映出(     
A.士族退出了政治舞台B.宰相权力大幅度提高
C.社会流动性逐渐增强D.官员选拔日趋多样化
2024-01-24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巴中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汉初,封国领土广大,“大者或五六郡,连城数十”。据学者统计,汉初全国有57郡,其中十个诸侯共领有42郡,占比达73.7%,中央辖属的郡县之地只有15郡,占总数的26.3%。这一状况表明,汉初(     
A.中央集权面临严峻挑战B.继承了秦朝的郡县制度
C.诸侯国权力不断被削弱D.中央行政中枢权力加强
2024-01-24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巴中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商朝的诸侯多数是自行发展起来的,商王只是对既有事实进行“承认”,而西周各诸侯的权利直接来自周天子的封赐,是一种权力的“授予”。 这一转变表明分封制(     
A.消除了诸侯争霸的隐患B.密切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C.强化了君主的绝对权力D.淡化了宗法制的政治影响
2024-01-24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巴中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元朝灭亡后,明太祖招抚西藏地区政教首领,立宣慰司、布政使等机构,委用藏族上层人士任职。1571年,蒙古鞑靼部首领俺答汗与明朝订立和议,接受明朝册封,基本上维持了和平局面。清朝建立后,西藏地方宗教首领表示归顺。顺治帝正式赐予“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又赐予另一个西藏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1727年又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1757年,乾隆帝派兵平定回部叛乱,恢复了对新疆地区的统治。1762年清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整个新疆地区。康熙时期,又平定了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叛乱,稳定了西北部边疆地区。

——据龚孟川《略论古代边疆民族政策》

材料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政府结合中国实际情况采取的一项基本政策。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使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自治地方的内部事务。截止到1998年底,中国共建立了自治区5个、自治州30个、自治县(旗)120个。同时,国家根据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特殊的政策和措施,帮助、扶持民族地区发展经济。

——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少数民族政策及其实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政府处理边疆民族关系的措施,并概括其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与意义。
2024-01-22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巴中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美国一份调查报告表明,1999年全球电子邮件信箱数量已达到5.69亿个,比1998年增加了83%,而美国至少有40%的人使用电子邮件,电子信箱数量达到了3.33亿个。 这主要得益于(     
A.互联网的商业化发展B.美国研制出电子计算机
C.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D.多边贸易体制正式建立
9 . “帝”在上古时期专指神灵中的统治者。商王死后往往被迫尊为帝,如帝乙、帝辛等;到了周代,周王死后不再追尊为帝,而采用“王”这一称呼。这反映出周代(  )
A.君权与神权完全分离B.注重礼乐教化的作用
C.弱化了对宗教的依靠D.分封制导致权力分散
10 . 我国古籍文献中有“粟生而死者霸,粟生而不死者亡”“粜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贵五谷而贱金玉”等经济主张,据此可推知这些主张(     
A.促进个体小农经济形成B.深受重农抑商政策影响
C.再现当时的生产力水平D.强调粮食安全的重要性
2023-05-10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