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4 道试题
1 . 唐代在中书省和门下省下设有起居舍人和起居郎,专门随侍皇帝,如实记录皇帝各种言行,皇帝不许查看,称为《起居注》。“记注制度”的成熟反映出唐代(       
A.中枢机构互相制约B.政制蕴含理性因素
C.君主专制空前强化D.宰相权力超越皇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311年,英王爱德华二世统治时期,“贵族立法团”制定法令,其中第四条规定“国王应该靠自己过活”,即国王应该像其他封建主那样依靠自己的习惯收入,维持王室的生活和国家正常的行政开支,只有在战争时期才能向全国臣民征税。这一规定表明,英国(       
A.君主立宪制正式确立B.议会成为权力中心
C.王室影响力仍然较大D.国王权力受到压缩
3 . 如表所示为唐代部分边塞诗名句摘录。这些诗句展现了(        
诗人诗句时代
杨炯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初唐
王昌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盛唐
李益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中唐
曹松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晚唐
A.强烈的入仕意愿B.对劳动者的同情
C.战争的残酷场面D.深厚的家国情怀
4 . 对于清代的乾嘉考据学,以往学者多认为它是“文字狱”导致的消极后果。后来也有学者提出通过考辨、诠释来评判前人的学术得失,发明原典大义,也是文化传承发展的基本方法。据此可知清代(       
A.考据学的产生具有学术背景B.统治者支持乾嘉学术的发展
C.乾嘉学派比较重视经世致用D.考据学研究的方法科学先进
5 . 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汉兴,改秦之败,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但到了汉武帝时期依然是“书缺简脱,礼崩乐坏”。为此,汉武帝制订了藏书的政策,设置了写书官员,于是大量书籍充实到了皇家图书馆。汉武帝的举措意在(       
A.恢复百家争鸣B.强化君主专制
C.确立儒学独尊D.推动文化发展
2023-07-12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资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墨子认为秩序混乱的根源在于人的自爱与自利,因此主张“兼相爱、交相利”以解决社会纷争。商鞅却认为“兼爱”不是人性的真实情况,实际的人性是“生则计利,死则虑名”,因此,商鞅主张以利己的人性为基础对国家进行治理。这表明当时(       
A.墨家继承发展了儒家思想B.法家对人性的把握更准确
C.研究人性以提出治理方案D.人性研究促进了社会稳定
7 . 据《太函集》记载,明清时期,新安地区的盐商们注重奢侈享受,他们“入则击钟,出则连骑,暇则招客高会,四座尽欢,夜以继日”。此外,官场消费、科场消费和购置田产也是他们消费的重要方向。这种现象(       
A.导致社会风气的全面败坏B.表明闭关锁国政策已失效
C.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成长D.有助于当地商品经济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宋明理学十五讲》指出:北宋的士大夫普遍具有很强的道德自我节制力,他们对于自己的私生活有一种近乎宗教的虔诚,并且道德自律成为了普遍风尚。这表明当时(       
A.社会政治风气较为清明B.理学成为官方统治思想
C.儒家文化影响力在提升D.民众道德水平普遍提高
2023-07-10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资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唐中央借实行两税法之机,对地方财政实行“量出以制入,定额以给资”的方法,贯彻“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基本原则。唐代的这一做法(       
A.解决了地方财政危机B.完善了财政管理体制
C.削弱了中央政府权威D.有利于地方经济发展
2023-07-10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资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据记载:南朝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大臣对清谈有着浓厚的兴趣。南朝皇帝中刘裕热衷于清谈。梁武帝亲自参加清谈,让儒、释、道三教高手辩论高低。陈朝也组织过盛大的清谈大会。这种精神风貌体现了(       
A.格物致知B.经世致用
C.知行合一D.齐物逍遥
2023-07-10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资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