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78 道试题
1 . 20世纪90年代,中国接收安置了来自中东地区国家的数十万难民;中国还积极参与联合国难民署活动,并于2016年正式加入国际移民组织。这些举措(     
A.解决了亚洲的难民问题B.顺应了劳动力全球流动的趋势
C.拓展了多边外交的空间D.彰显了中国政府的责任与担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下表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成就(部分)一览表。下表中的成就主要得益于(     
届别时间成就
第一届1993年签订外资项目合同46个,资金6.61亿元。
第九届2001年引进国外资金合同总金额20.3亿元,引进国内资金总金额42.4亿元。
第十八届2012年正式升格为国家级展会,共有40多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300多名境外宾客参会。
第二十一届2015年首次设置主宾国,邀请白俄罗斯共和国作为主宾国。
第二十九届2023 年举办2023跨国公司走进甘肃暨海外专场投洽会、闽商投融资大会等系列活动。
A.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国际贸易格局的深刻变化D.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
2024-04-19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甘肃省高考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希腊化时代各个王国的希腊城市仍然保持了一定的自治传统,有些城市中甚至依然存在着诸如公民大会、陪审法庭以及公民的各种公共活动场所,但作为希腊城邦本质特征的公民团体的集体自治权已不复存在.封闭和狭隘的城邦观念逐渐消失。这反映出希腊化时代(       
A.政治上出现走向统一的趋势B.基本上沿袭了城邦时代的传统
C.城邦仍保持原有的自治状态D.城邦之间的界限逐步清晰明确
2024-04-03更新 | 207次组卷 | 6卷引用: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第一次模拟考历史试卷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自先秦时期就有“诗教”“乐教”的美育传统,从属于“礼教”。20世纪初,众多思想家、教育家在引入西方理论的背景下,展开了对近现代美育思想的建构,以期实现“立人”与“新民”。1906年王国维提倡“以审美拯救人性”,他认为美育应与“智、德、体”三育并重发展,才能造就“完全之人物”。1912年蔡元培积极提倡“美育救国”,首次把美育确立为国家教育的方针;1917年针对“忠君尊孔”的封建教育宗旨和传教士鼓吹的“宗教救赎论”,他又提出“以美育代宗教”拯救国民精神。20世纪初的美育思想以鲜明的实践品格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

——摘编自刘彦顺《中国美育思想通史》(现代卷)

材料二   1986年,《关于第七个五年计划的报告》指出: “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贯彻执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方针。”这是近三十年后,美育重新回归全面发展教育方针。与此同时,艺术教育逐步走入正轨,中小学美育课时数明显增多。1999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将美育本体性功能放在不可替代的位置,激发创造活力,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2020年,教育部发布《美育教育规划细则》正式确定美育课程纳入中小学学业水平考试范围,美育课程全面开齐开足,倡导美育的全面性和终身性。

——摘编自孙刚成《历史制度主义视域下的新中国美育政策演进及启示》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初中国美育思想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学校美育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5 . 中国古代法律中的“亲亲相隐”原则,是指直系三代血亲之间和夫妻之间,除法定谋反、大逆、谋叛等重罪外,对于其他犯罪,均要相互包庇隐瞒、而不能相互告发。违者被视为“不孝”“不亲”“伤情败法”,便要治罪。这表明中国古代(     
A.法律贯彻了刑主德辅思想B.统治者忽视法律程序公正建设
C.儒家思想呈现世俗化趋势D.儒家人伦关系渗透到司法领域
6 . 从1972年到1978年12月中旬,《人民日报》中涉及美国的报道共有590多条。其中,“美帝国主义”出现的频率大大降低,与美国相关的讽刺漫画也彻底消失,对美国国内人民生活、科学技术的报道开始明显增加。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两极格局的结束B.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C.中美关系的改善D.媒体关注点的转移
2024-01-13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陇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西晋末年,中原经历八王之乱和匈奴等内迁少数民族动乱之时,前凉奠基人张轨在保境安民的同时,设立武兴郡,又分西平郡界置晋兴郡,安置了大量在战火中颠沛流离的百姓。这些举措(       
A.使西晋王朝疆土得到开拓B.加速经济重心的南移趋势
C.推动了西晋时期民族内迁D.符合当时中原流民的期望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商代重鬼神,礼制比较规范,礼器性质比较明确,礼器上有大量代表性的商代纹饰,有非常强烈的图腾内涵。而西周时期,尤其是中期以后,祭祀活动的器物显得有些随意;到了东周,贵族们甚至将原先的祭祀用器改头换面制作成生活用器。这一趋势说明(     
A.贵族政治逐渐瓦解B.社会生产持续发展
C.祖先崇拜氛围淡化D.中央集权不断削弱
2024-03-01更新 | 154次组卷 | 3卷引用: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从东汉末起,我国气候有了逐渐变冷的趋势。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气温降低更加明显,西北地区草原面积大幅度减少。史料记载,曹操在铜雀台(今河北)种植的橘子只开花不结果。这一情况带来的直接结果是(     
A.人口内迁与南迁B.政权更迭频繁C.生态环境的恶化D.民族交流交融
2024-03-01更新 | 589次组卷 | 16卷引用:甘肃省酒泉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在21世纪,传统产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有进一步向发展中国家集中的趋势,而发达国家则更加注重发展以现代高新技术为核心的产业。跨国公司将日益成为世界生产的主要组织者和主要投资者”。上述材料反映出(     
A.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得到了改变B.发展中国家丧失经济主权和国家独立
C.发展中国家面临经济发展的重大机遇D.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差距必然拉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