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46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北宋仁宗至和二年,朝廷认为封孔子为“文宣王”而爵其后为“文宣公”的做法甚失事理,乃辨义正名,别定封号,诏改封孔子第四十六代孙、文宣公孔宗愿为“衍圣公”。这一举措(     
A.标志着理学思想的正式形成B.沿袭国家治理制度化的做法
C.否定了孔子后裔的政治地位D.化解了北宋中期的社会矛盾
2024-03-23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2 . 《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中的长官下属有“属官”“又属官”,前者职能非必与长官相关,后者多双重管理;而《唐书·职官志》记载中的长、属官,皆为履行机构职能所需而分工,科层井然。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行政运行机制的变革B.官修史书体例的不同
C.官僚机构的急剧膨胀D.科举制度产生的影响
2024-03-23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3 . 《尚书·尧典》把原本属于“族邦联盟”内的尧、舜、禹、共工、四岳、皋陶、伯益、夔、后稷、商契等不同族属的邦君,按照在一个朝廷里担任各种官职来描述,安排为尧、舜朝廷里的大臣。可见《尚书·尧典》(     
A.真实记录了夏商之前的远古社会B.完整保存了口耳相传的远古历史
C.受到了成书年代社会政治的影响D.完全不具有历史研究的史料价值
2024-03-23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新加坡日历上印有公历、中国农历、印历和马来历4种历法,依各种历法均有庆祝节日。在保留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新加坡政府鼓励人们向新加坡统一民族文化习俗演变。这表明新加坡(     
A.重在推进文化整合B.属于移民型的国家
C.节日庆祝丰富多彩D.民族文化习俗单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有研究者认为,契约精神不仅存于欧洲的封君封臣制、采邑制、庄园制,更在整个欧洲中世纪社会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启蒙运动时期,契约精神已经深入到社会各个方面和各个阶层,以至于以后又深入到国家与国家的外交之间。据此可知,契约精神客观上(     
A.导致欧洲自给自足意识浓厚B.维护了欧洲封建统治秩序
C.促进了欧洲商品经济的活跃D.有助于欧洲的民主化进程
2024-03-22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6 .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咸丰帝说:“俄夷与英夷虽未能遽离为二…若假以辞色,使知中国相待,与英夷迥不相同,亦可用为驯服英夷地步。如咪夷既不助恶,即用以转。大约夷人重利,英夷操五口之利权,为各夷所歆美。法夷助恶,固欲分沾其利。”由此可见,当时咸丰帝(     
A.对列强侵华本质有清醒的认识B.准备发动人民群众以抵御外辱
C.意图以夷制夷来维护国家安全D.筹划与外国建立平等外交关系
2024-03-22更新 | 105次组卷 | 2卷引用:新疆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在辽宁西部的牛河梁遗址群,发现面积达上万平方米的石块砌筑的大型平台。附近的一些山头上分布着石砌的圆形祭坛和方形的大型石砌墓葬,墓内随葬玉龙、玉鸟、玉龟、玉人、玉璧等玉器。此考古发现可以实证(     
A.原始农业的发展B.私有制产生C.公共墓葬的变化D.语言的使用
2024-03-22更新 | 69次组卷 | 2卷引用:新疆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8 . 1908年,江西赣州府龙南县县令梅兆璜奉饬编查保甲,“邀集绅董于城内设立保甲总局,附入警察局内,以节糜费,公举总绅八人,以两人一班轮流坐局办事,东南西北四门,公举街长、段长,各乡设立分局,公举保长、乡长、村长、墟长、牌长,以十家为一牌,一牌出团丁一名”。这一举措(       
A.对传统宗族观念形成冲击B.维持了基层社会秩序稳定
C.违背近代化社会发展要求D.是对中西制度的糅合应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据里耶秦简显示,洞庭郡迁陵县官府往来公文的接收与发出都有准确的时间记录,不仅记录了年、月、日,还精确到时辰。据此可推断,秦朝官署集中办公时段大致为地方时早上六七点至下午四五点;公文传递则是全天候状态。这说明秦朝(     
A.监察机构较为完善B.地方行政运行规范有序
C.基层管理事无巨细D.地方官吏重视行政效率
2024-03-21更新 | 459次组卷 | 9卷引用:2024届新疆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联合监测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9年,我国城市化水平仅10.6%,城市化进程缓慢。改革开放开启了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化进程,城乡之间的藩篱开始松动。1982年,随着农业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加之1985年国家进一步放开农民进城的限制,我国城市化进程开始加快,但仍表现为传统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集中。2011年,我国城市人口首次超越农村人口,占比达到51.27%,农业人口大量向城市转移,2018年的城市人口占比近60%。1978—2017年的40年间,我国城市经济年均增长速度在10%以上,产业结构也实现了同步升级,2012年提出的新型城镇化,在城市化发展方向上释放出转型的新信号。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1978—1995年形成以轻工业为主导的城市化,1996—2013年形成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城市化,2013年以来形成以服务业为主导的城市化。

——摘编自刘家强等《新中国70年城市化演进逻辑、基本经验与改革路径》

(1)根据材料,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演进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的演进。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