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中华传统文化的范围广泛,文字、语言、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都属于传统文化的范畴。传统文化是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融入我们生活的,我们享受它而不自知的东西。”下列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佛教传入中国后逐渐发展成中华传统文化的最大特色
B.先秦时期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已经形成并扩展
C.汉字混乱削弱交流功能,为此秦用隶书统一全国文字
D.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培育了市民阶层独特的文化品位
2 . 历史图表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从下列历史图表中你能获取的主要历史信息是
时间人物主要活动
约公元前2070年建立夏朝
给公元前1600年建立商朝
公元前651年齐桓公首先称霸
公元前356年商鞅进行变法
A.早期人类与文明起源B.早期文明的多样性
C.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D.开放与繁荣的时代
3 . 从20世纪初,人类进入了它的现代史阶段。下列属于20世纪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变化和人类历史巨大进步的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B.第二次世界大战
C.世界经济危机D.世界殖民体系崩溃
5 . 1660年,英国皇家学会成立,该学会不仅标榜学术自由传统,而且注重实验、发明和实效性研究。该学会的成立
A.满足了殖民争霸的需要B.是启蒙运动进入高潮的体现
C.有利于近代科学的发展D.推动了英国代议制走向完善
2021-06-06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揭阳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西班牙政府禁止美洲殖民地种植葡萄、橄榄、亚麻等农作物,同时强迫殖民地种植蔗糖、棉花、可可等在西班牙和国际市场非常需要且可以让经营者和殖民地牟取暴利的作物。这些措施
A.客观上有利于殖民地经济健康发展B.损害了宗主国地主商人的利益
C.旨在促进农业产品商品化和国际化D.造成了殖民地经济结构的畸形
7 .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的改革运动既有中东地域型的凯末尔改革,也有东非地域型的埃塞俄比亚改革,拉丁美洲的墨西哥则掀起了卡德纳斯改革,但改革成效大不相同。由此可知,亚非拉改革运动
A.深受世界大环境影响B.成效取决于领导阶层
C.带有明显地域性特征D.没有革命运动成效大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漫画可以拓宽学习历史的途径,达到“以图证史”的目的,能够更直接鲜明地感受历史。如图所示漫画揭示了
A.萨拉热窝事件引爆第一次世界大战B.巴尔干地区成为欧洲的“火药桶”
C.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的勾结与争夺D.绥靖政策助长法西斯的扩张野心
9 . 文明与战争

材料一     约公元前4500年,苏美尔人迁移到两河流域南部。他们从事农业生产,具有灌溉知识,使用金属工具,用削成尖头的芦秆或木棒做笔,在未干的软泥版上压刻出符号。从此时到约公元前2900年,以城市为中心的聚落逐步扩大,城市的功能不断完善。该时期的一块石碑上雕刻有一个统治者,他戴头冠,穿长褶裙,孔武有力。同时期的一枚印章上,有一个人正主持宗教仪式,手刃敌人,表明他拥有宗教和军事权力,在同时期的雕刻中还出现了奉献产品的民众。这些情况表明苏美尔地区进入了文明时代。



苏美尔楔形文字
(1)依据材料一,概括西亚地区进入文明时代的表现。

材料二     公元前4世纪晚期,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入侵并灭亡了波斯帝国,随后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亚历山大远征期问,在野蛮部落建立了70多个城市,定都巴比伦城,保留波斯帝国的行政制度,鼓励东西方种族通婚,以马其顿人和希腊人作为骨干力量,保证征服者的统治地位;袭用东方的专制政体,并利用宗教进行统治,宣扬君权神授,从而使帝国的统治呈现出东方、马其顿、希腊城邦三种因素的混合现象。

——摘编自齐涛《世界通史教程(古代卷)》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请简要评析亚历山大远征。
10 . 17世纪60年代,英国贵族请客,会给客人几片茶叶,泡水喝完,客人把茶叶夹在汉堡里吃掉。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最有可能是
A.英国人很节约茶叶B.东西方贸易规模小
C.英国人的风俗受中国人影响D.茶叶有药用价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