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社稷是中国古代土地神和五谷神的总称。夏商周三代,帝王社稷祭祀制度建立起来,一直延续到清朝。北京现存的社稷坛是明清皇帝祭祀社稷的地方,位于中山公园内。由此可知,社稷祭祀
A.出现于周代并且兴盛于明清B.反映了古代祖先崇拜的传统
C.仅是在北京举行的祭祀仪式D.体现了农业在古代的重要性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中医药学

材料一   中医药学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历年出土的商代甲骨卜辞中有三百多片同医学有关。1973年,在河北藁城商代晚期遗址中发现了三十多粒供药用的桃仁和郁李仁。成书于战国至西汉间的《黄帝内经》,奠定了古代医学理论基础。东汉名医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华佗发明了麻沸散,东晋名医葛洪著有《肘后备急方》,唐朝名医孙思邈著有《千金方》,宋朝名医唐慎微著有《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明朝名医李时珍著有《本草纲目》。中国古代在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科、五官科、传染病以及各种疑难杂症的治疗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方法,在药物学、方剂学、针灸学以及养生保健学等方面更是特色鲜明。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发展传统医药。2017年,《中医药法》开始实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本建立以中医医院为主体的覆盖城乡的中医药服务体系。政府推进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设,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发展迅速,中医养生融入大众的日常生活。2016年,我国建立了涵盖中医药各学科领域的重点研究室和科研实验室,形成了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在中医药教育方面,我国基本形成院校——毕业后——继续教育有机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从中高职、本科、硕士到博士的中医学、中药学等多层次、多学科、多元化教育全覆盖。中药产业初步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体系,并逐渐成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具有独特优势和广阔市场前景的战略性产业。政府积极推进中医药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中医针灸”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黄帝内经》和《本草纲目》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我国通过召开国际会议、招收留学生、派遣医疗队、出口中药等形式,与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学术团体及个人开展了多渠道、多层次的友好交往,将中医中药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

——摘编自朱建平《新中国中医药发展70年》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古代中医药学成就的特点。
(2)依据材料二,简述改革开放后我国政府发展传统中医药的措施。
2022-01-20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胡夫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最大的金字塔。学者估计这座金字塔的建造需要至少8.4万名劳力,如果每年工作80天(从秋季晚期到冬季,差不多是农业生产所需劳动力最少的时候),需要20年才能完成。除了普通的劳动力,还需要几百个建筑师、工程师、工匠和画匠。胡夫金字塔的修建
A.主要在播种季进行B.反映了民众的需求
C.借鉴了其他地区的文明D.体现了法老的至上权威
2022-01-20更新 | 562次组卷 | 25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1895年,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提出创办公共藏书楼的主张;至1897年维新派共建藏书楼51所。1906年,出国考察宪政的大臣奏请清政府设立图书馆等公共文化设施;之后,东三省总督徐世昌等大臣纷纷上书奏请设立图书馆,以开民智。20世纪初,中国掀起了一股政府兴办近代图书馆的热潮。由此可知,近代图书馆的设立
①受到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推动                 ②巩固了清王朝的统治基础
③受到了清末“新政”的影响                    ④推动了清政府的政治制度改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8世纪50年代,清朝版图奠定。朝廷在漫长的内陆边境地区,屯驻大量军队,广泛设立军事哨所,把守山川隘口和交通要道,形成边防网络。政府每年还派遣官兵巡察边界,形成巡边制度。在东南海疆,也形成了水师巡防和陆军屯守相结合的防御体系。这表明清朝
A.形成了保卫边疆的机制B.采取了闭关锁国的政策
C.奠定了收复台湾的基础D.完成了国家领土的勘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初唐时,宰相薛元超认为“平生有三恨”,第一为“不以进士及第”。中唐时,礼部员外郎沈既济说:“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辰(十二日)而周闻天下。”这反映出
A.科举制度中的进士科受时人推崇B.才能是唐朝官吏选拔的唯一标准
C.魏晋以来的门第观念已消失殆尽D.唐朝士人都是通过科举考试做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中医发展

材料一   中国古代中医针灸疗法的传播示意图


材料二   19世纪30年代,近代第一家西医医院眼科医局在广州创办。鸦片战争后,西医凭借医疗设备对各种疾病作出诊断,逐渐受到欢迎。西医的发展,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关注。梁启超认为发展医学是变革图强、追求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在民间大部分民众仍然就诊于中医,但在一些城市中,学习西医的民间组织和宣传西医的报刊杂志纷纷出现。1903年,清末制订的“癸卯学制”中,将医科大学作为新学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中医学仍列29门医学科目之首,但是其他28门科目皆属西医范畴。

1916年,一批留学归来的学者开始批判中医,以西方现代自然科学理论全面否定中医学理论之势兴起。1929年,国民党政府通过了取消中医的决议案。中医界发起抗争,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废止中医的决议案最终并没有真正实行。从此,中医人士纷纷创办中医学会、开办中医学校、中医院、创办期刊宣传中医理论。中医界积极探索中医发展出路,提出了“中西医汇通”、“中医科学化”等方案。但是中医学发展仍然缓慢。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推动下,制定了中西医结合的方针,新老中西医团结协作,使得中医的治疗水平取得很大进步。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中医针灸疗法传播的特点。
(2)结合材料和所学,评析近代以来中医的发展。
8 . 交通与经济发展

材料一   伊利运河示意图


材料二   1825年通航的伊利运河,是美国第一条   提供东海岸与西部内陆快速运输的通道,向东可以通往纽约以及整个东北地区,将五大湖与纽约连为一体。伊利运河的开辟,突破了阿巴拉契亚山脉的阻隔。西部的农牧产品、木材、矿石可以经过这条水路运往纽约。东部的工业品、日用品也可以源源不断地运往西部的沿河地区。1867年,纽约州的商业贸易额与进出口总额合计达56亿美元,使纽约一跃成为美国的经济和金融中心。伊利运河沿岸一些城市都发展成为经济多元化的工商业大都市,伊利运河被称为“城市之母”。五大湖区东面的阿巴拉契亚山地是美国最重要的煤田,其储量占全国的一半;西面和南面是美国重要的铁矿产区,蕴藏量约占美国的80%;采矿设备多由东部的匹兹堡等工业中心生产,经过伊利运河及其支线运往五大湖,催生了五大湖工业区的雏形。伊利运河的成功带动了美国各州建设运河的热潮,其中多数运河走向为东西向,旨在构建便于东西部区域联系的交通网络。


结合材料和所学,以伊利运河为例,论述交通运输对美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2022-01-17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白银货币

材料一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置宝源局于应天,铸“大中通宝”钱,与历代钱兼行。”洪武七年(1374年),明太祖设宝钞提举司。洪武八年(1875年),明太祖命中书省造大明宝钞,命民间通行,宝钞作为法定货币。在民间金银不能通行于交易中。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每贯宝钞只能兑换一百六十枚铜币,贬值已经超过六倍。宣德时期,政府重申并加强了对民间使用白银的禁令。正统元年(6年),“收赋有米麦折银之令,遂减诸纳钞者,而以米银钱代替宝钞,弛银之禁。朝野率皆用银,共不者乃用钱……”

——据《明史·食货志》整理

材料二 当代学者搜集了明代洪武至成化年间徽州祁门土地买卖契约将其使用通货类别情况统计如下

时间使用通货类别(买卖的结算方式)
宝钞(张)银(张)谷物(张)绢布(张)
洪武年间(13691398年)3765
建文年间(13991402年)7114
永乐年间(14031424年)841143
宣德年间(61435年)91921
正统年间(61449年)35712
成化年间(14651487年)90
(1)依据材料一概括洪武、宣德、正统三个时期白银货币地位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简析导致白银货币地位变化的原因。
(2)对比材料一,举例说明,材料二土地买卖契约统计对研究明代白银货币地位的价值。
2022-01-17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相符合的是
史实结论
A1864年,上海煤气公司成立,此后自来水、电力、公路、电话等事业在上海发展起来上海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达到世界水平
B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德等新兴工业国家兴起,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美国成为唯一的世界贸易中心
C20世纪50年代以后,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创新发展开启了电子计算机时代
D2009年,中国开始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2016年,人民币成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之一中国在国际金融领域影响力提高
A.AB.BC.CD.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